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桂林喜迎解放,廣西大學師生上街遊行,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桂林喜迎解放,廣西大學師生上街遊行,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原標題:桂林喜迎解放,廣西大學師生上街遊行,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慶祝廣西大學建校90周年


《廣西大學史話》連載,前情點擊下面標題


反對內戰,廣西大學罷課三天,有學生被捕囚禁9個多月

26


面對「借住」,眾師生挺身護校


喜迎親人,新西大再踏征程


校長陳劍修自學生到銀行遊行後,大罵學生包圍銀行,引起學生罷課, 要求撤換校長。加上桂系之間也有內部矛盾,更重要的由於解放軍的節節勝利,廣西學潮迭起,他深感國民黨日薄西山,他在學校難以繼任,已有離心,便於國民政府調任他為國家考試委員之機,於1949年4月辭職離校,寓居香港。新中國成立後,他打電報給毛主席,表示祝賀,後被任命為華東政府教育部副部長。



▲盤珠祁副校長


陳劍修辭職後,由校務委員會決定, 選出何杰、張映南、鄭建宣、孫仲逸、張先辰、駱介子、黃現璠、李鳳蓀、鄭顯通等9人,組成校務維護委員會,並以何杰為主任,主持校務。(黃現璠回憶是 :會上一致推舉張映南任主任委員,選舉張先辰、黃現璠、趙佩瑩、馮介、孫仲逸、張人價、鄭健宣、陳泰楷、蘇康甲等人為委員—— 筆者注)。1949年春夏,廣西大學進步學生鬧學潮,廣西當局派特務到校迫害進步學生, 逮捕「共黨分子」。因此,師生紛紛要求在容縣老家賦閑的盤珠祁回校主持工作,學界代表和當局再三到容縣鄉下懇請,他才答應就任校長(1949年5 月—1949年10月)。


盤珠祁先生是一位老學者,早先熱衷於民主革命,與李濟深、李宗仁、馬君武、馮玉祥、劉斐等人結下很深的情誼。但在廣西桂系的反蔣階段, 他與李濟深曾遭到蔣介石的通緝,兩人同時逃難到一條船上。他看到蔣介石已背叛了孫中山民主革命的初衷,對政治心灰意冷,毅然將自己的國民黨黨證燒毀,從此不再加入任何黨派。後來,李濟深等創建民革, 邀他參加,他婉言謝絕李濟深的邀請,決心專註於專業研究。



▲盤珠祁副校長題詞

這位素來不甚過問政治、熱衷於教書育人的教授,雖然在廣西大學只做了 5 個月的校長,但當學生危難之際,卻能挺身而出,和當局說理,要求保障廣西大學的正常教學環境,不允許軍警特務在學校抓捕學生。


新中國成立後,盤一直在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後改為中國農業科學院)。1958 年,他退休後,又被周恩來總理聘任為國務院文史館館員,受到國家的優厚待遇。1984 年 10 月 15 日,他在北京逝世,終年100 歲。


文史館的悼詞中,稱他「廉潔奉公,為人正直,一生清白,平易近人」。這是後話。廣西大學陳劍修校長辭職後匆匆離校,而新任校長盤珠祁尚在家鄉容縣休養,沒能馬上赴任,廣西大學不能一日無主,於是,教授會商定先成立一個「西大臨時校務維持委員會」,以維持校務。會上一致推舉張映南任主任委員,考慮到社會動蕩不安,學校師生人命和財產的保護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還成立了一個由 11 人組成的「西大防護委員會」。


1949 年 6 月2 日,盤珠祁到校上任後,「西大臨時校務維持委員會」相應撤銷。黃現璠教授曾撰文回憶 :……1949年寒假過後,西大逐步進入多事之秋。同年3月27日, 西大教授因生活所迫宣布全體無限期罷教 ;28日,西大學生為支援教授罷教又宣布無限期罷課 ;30日,爆發了西大師生包圍桂林中央銀行進行索取欠款的一場大規模生存鬥爭,結果大獲全勝,西大教職工的薪餉和學生公費欠款 3500萬元全部索回 ;4月,又爆發了西大師生抗議國民黨南京政府對請願學生大屠殺的遊行示威活動 ;4月底,西大師生參加向李宗仁代總統請願借糧的活動接踵而至 ;6月,又有大批白崇禧突擊總隊進佔西大校區之舉,使得學校無法如期開學。為此,我這個訓導長走馬上任伊始,幾乎沒有什麼訓導學生的工作可做, 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花費在護校事宜上。最初的護校工作還屬隱蔽性,即夜晚派出學生輪值守護,到了10月下旬,護校活動開始公開化。


10月20日,盤校長主持召開校務會議,會上通過成立「臨時校務輔助委員會」,它的職權是「輔助校長處理本校一切重要事務」,同時選舉了張映南、張先辰、黃現璠、趙佩瑩、馮介、孫仲逸、張人價、鄭健宣、陳泰楷、袁煜、蘇康甲等 11 人為委員。10月23日,盤校長主持召開「臨時校務輔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會上決定成立「廣西大學護校安全委員會」,推舉黃現璠、鄭健宣、陳泰楷、鄭顯通、湯會盛、王子平、唐肇華等7人為委員,選舉為主任委員,全權負責「辦理本校部防護事宜」。第二天,盤校長以「時局變化」為由,離校他往。離行前,我與張映南、孫仲逸、張先辰等人去送他,他再三囑咐一定要管好護校工作。盤校長走後,學校行政領導歸「臨時校務輔助委員會」主持,委員們公推法商學院院長張映南、農學院院長孫仲逸、理工學院院長鄭健宣輪流擔任「臨時校務輔助委員會」主持人10月27 日,「廣西大學護校安全委員會」正式宣布成立,除原來的 7 人委員外,西大教授會和學生自治會推選 3 名代表,講師會、助教會、職員會、工警會、福利會各選 2 名代表參加,推舉黃現璠、陳泰楷輪流主持「廣西大學護校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護校會)日常工作。護校會成立後,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


一、增強武裝防衛力量。經我們申請,校方撥給護校會一筆護校經費。我們將這筆經費下撥了一部分給校警班,用於增加武裝保衛人員和購買槍支。校警班原有 10 餘人和 10 余條破舊步槍,這次買來一批新步槍、子彈和手榴彈以及 3 只手槍,將校警班人員增加到約20餘人,分成6個班,每班3人,輪流巡守校內機房、重要器材設備。由於當時校內形勢複雜,我擔心學生中的國民黨和三青團頑固分子對我這位一貫思想「左傾」的訓導長暗下毒手,特從校警班借來支手槍護身,至 12 月桂林市軍管會進校後我才將槍上繳。


二、構築護校鐵絲網。1949年9月開始,桂系白崇禧的部隊陸續進駐西大的士兵越來越多,相繼佔據了校本部大禮堂、體育場、第一食堂、女生宿舍、土木館、法商學院大部分教室。這些士兵在校內四處亂竄,粗口調戲女生,不時與學生發生口角。為此,為了避免學生與士兵發生糾紛,護校會以兵荒馬亂嚴防盜竊、歹徒乘虛而入之名, 號召全校師生行動起來,共同參與構築護校鐵絲網工程。我親自出面, 領著校警班班長徐本善和福利會主席劉志明外出購來大批鐵絲網,原定計劃5天完成,結果自動來參加構築護校鐵絲網工程的師生員工近300人,使得工程提前兩天完成。同時,原來校區四周的鐵絲網也得到了加固,重點地段外層網還安裝成了電網,網前挖有戰壕。外、中、內三道防線,雖不能說是固若金湯,但即便是正規軍的散兵游勇從這些重點防衛地帶,在不藉助於炮火炸彈的情況企圖越池一步,也只能望洋興嘆,寸步難進。學生們還自主地架設了電話,對學校的7個出入大門和進出通道架設了聯絡通訊電話,以便隨時通報情況。


三、發動全校師生積极參与護校運動。由於護校工作涉及西大廣大師生的自身利益,因而護校會發出號召後,大多數在校師生員工踴躍報名,積極投入到了護校活動中,參加護校值班巡邏。我們安排部分老教授、老職工白天在中區值班巡邏,青年教師和員工則被安排在晚上以及學校周邊地帶值班巡邏,我和陳泰楷則坐陣護校會辦公室,整天輪流值守,聽取情況彙報,到各區巡視檢查。這種全校師生 參與的護校活動開始於 11 月初桂林臨近解放前夕,至月底解放軍進校。這段時間我幾乎每天工作到深夜才能回家,晚上還要經常在護校會辦 公室,與陳泰楷輪換值夜,萬分辛苦自不待言。但是,經常能聽到同事和學生的誇讚,心裡感到很甜。廣西大學地下黨組織師生成立了「校務維持委員會」,並動員鄭建宣做主任委員。當時,國民黨教育部發電報,要廣西大學依照華中長官部「應變處理辦法」,暫行停辦。


盤珠祁校長同各院院長一道赴長官部,說明已屆開學之際,請求准許暫行開課,遭到無理拒絕。隨著在戰場上國共兩軍的勢力消長,桂系擬撤離桂林,並有內部消息說把廣西大學列為將要破壞的四大重點目標之一。桂系集中4000 多名退伍軍人,在西大進行短期培訓,以對付未來的局勢,已先後進駐禮堂、法商學院教室、第一餐廳、女生宿舍、土木館等校區,名曰「借住」,給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干擾和威脅。本來學校因為戰爭,已將新生註冊推遲到10月22日,可是,10月20日,白崇禧致函,以「軍事告急」 為由,「請西大暫緩開學,員工集中指定區域住宿,其餘房舍撥借給長官部應用」。到1949年10月26日,廣西省軍政機關已遷到南寧,桂林只設通訊處。11月,教育部又下令把西大撥入某幹部學校,職員也要到該校工作,不願參加的則要疏散到南寧去。校方則以「交通困難、無法遷移」 為由,複電教育部,一面組織師生,立即動員起來,將所有的重要圖書、檔案、儀器和公物,搬至安全地帶,然後在周圍裝上鐵絲網, 安置通電設備,等待解放軍的到來。師生員工並遷到鐵絲網內居住,日夜巡邏。


▲接管廣西大學的軍代表梁唐晉在全校師生大會上講話。


到了11月初,形勢越來越緊張。夜間秘密巡邏隊逐步公開化,與原校「防護隊」合併,擴大為校防護團,由學生、中共地下黨員任負責人,實行日夜值班巡邏,護校氣氛十分濃厚,不但大批青年教職工積極報名參加,連一部分老教授也報名參加了值班巡邏的行列。


這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兵團之第四十一、四十五、四十軍,由湘桂邊直指桂林、梧州。11月20日,前方兵臨桂林城。同日,紐約廣播:「香港電稱……目前,中共軍已逼近桂林僅十三英里(21 公里——引者注) 以內地區,國軍為避免衝突,已全部撤出桂林……」黃現璠教授回憶文章中,也寫到自己的親身身歷。他回憶道 :1949年11月21日夜晚 9 點左右,校警班班長徐本善派人來護校會報告說,下屬第三武裝巡邏組在校本部東門攔阻了一輛裝有炸藥的車輛,疑為企圖從事破壞。我得知情況後立即聯絡陳泰楷商談,我們倆人都一致認為應予以扣押,便命徐本善趕到現場,將車輛和車上一名汽車司機、一名押車軍官押進校區扣留。同時迅速下令:對校區周邊外層電網全部送電,校警進入戰鬥準備,以防散兵游勇竄入校內。當夜,我與陳泰楷一同睡在護校會辦公室,以便及時處理緊急情況。


22 日上午 10 點起,桂林市區傳來陣陣槍炮聲,我們斷定解放軍開始攻打市區,便命令武裝校警全員出動,把守校區各出入口和邊緣重點地段,以防被打散的(國民黨)官兵逃竄進入校區。我們堅信:當時依憑學校的電網、戰壕和武裝力量,對付小股散兵敗將還是能應付的。22 日14時30分,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桂林。


對於這一情況,我們當時一無所知。下午槍聲逐漸稀疏後,我原來準備派一名學生到市區探聽情況,陳泰楷提醒說,市區正在激戰,現在雖然停止了槍聲,但外面情況不明,還是靜待為好。當日夜幕降臨後,護校會派出數名武裝校警到校外線東大門警戒,我和陳泰楷以及數名護校會代表,鎮守在通往東大門的第二道鐵絲網出口通道旁。約在晚上10 點,東大門警衛校警鄭龍匆忙趕來傳訊說,人民解放軍來了,同時遞給我一封上面寫有 376 團政治處的介紹信,我記得內容大意是:「人民解放軍已經解放桂林,現派 376 團 2 營 3 連前來聯繫,接管廣西大學,云云。」


看完信後我便與陳泰楷商談,一旁的護校會代表藍建超與陳泰楷比較熟,他急不可待地邀請陳泰楷一道前往,我一聽未加考慮地脫口而出:「我也去,我有槍,有事不怕。」事實上,我當時身上的確帶著一把手槍,而且當夜已將子彈推上了膛。於是,我、陳泰楷、藍建超以及數名武裝校警,一同前往東大門探聽虛實。臨行前,我特意交代留守在二道鐵絲網出口的校警林樹仁等三人說 :「馬上調集武裝校警增加二道鐵絲網出口通道,以防不測,聽到槍聲後立即嚴陣以待,做好戰鬥準備,一定要守住道口,以為校內師生轉移和撤離爭取時間。」隨後,我們一行近 10 人向東大門快步走去,我與陳泰楷、藍建超三人走在最前面。臨近東大門崗哨亭時,由於大門緊閉,燈光十分昏暗,我們都從未見過解放軍是啥模樣,大家心情十分緊張。我右手緊握藏在口袋裡的手槍,警惕地望著大門外黑壓壓的一片人群,心想萬一發生情況,我便馬上開槍射擊,發出信號。這時,藍建超大膽地搶先靠近校門,準備與門外的對方對話,只見對方一位聯絡員上前幾步開口先說:「同志,我們是人民解放軍,奉命前來進駐學校……」藍建超回問道:「為何深夜開進學校?」對方答道:「我們深夜趕來,為的是防止國民黨散兵趁夜竄入學校,危害學生安全。」我邊聽邊和陳泰楷商量,從對方說話口氣上判斷 :對方不是壞人,便叫隨行人員上前開門。東大門打開後,眼見部分解放軍列隊整齊地進入校園,部分解放軍留在校門外警戒。


看見這樣的軍容軍紀,我們初步斷定 :這一隊伍絕非國民黨殘兵敗將,陳泰楷便主動上前將解放軍領入到土木館休息。我和藍建超仍守在東大門內,一邊與解放軍交談,一邊靜待事態發展。至約 11 點, 校區內傳來「熱烈歡迎人民解放軍進校」的廣播聲,我們原來懸著的半信半疑的一顆心終於定下來,認定這支進校部隊是千真萬確的解放軍,我便返回校內安排接待解放軍的事宜。當晚一夜未睡,一直忙到天明……。



▲臨時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映南教授。


▲楊東蒓校長


解放軍 11 月 21 日晚上 11 時許進駐西大校園,師生們含著熱淚歡迎人民子弟兵,並連夜趕寫標語,出版專刊,歡呼解放。第二天上午,雖然學校沒有開學,但留校護校的師生們列隊步行到桂林市區遊行,並高呼口號,熱情主動地唱起新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即《義勇軍進行曲》),又唱一首先已唱熟了的解放區的歌 :「窮人家要翻身呀,世道才像話……」12 月 15 日,桂林市軍管會文教部派軍代表梁唐晉奉命接管廣西大學,月底,改為成立校務委員會。校務工作由臨時校務委員會主持,張映南任校務委員會主任,張先辰任副主任,何杰、鄭建宣、白玉衡、陳泰楷、孫仲逸、唐肇華、宋光詡任常務委員。(黃現璠教授的回憶文章中說 :12月5日,決定將「臨時校務輔助委員會」改組為「廣西大學臨時校務委員會」,張映南任主任委員,張先辰為副主任委員,黃現璠、孫仲逸、鄭健宣等 10 餘人為委員——筆者注)。廣西大學從此走向新的前程。


下篇明日刊發,全書將連載完畢,敬請期待——


後記


附:《廣西大學史話》作者簡介


蔣欽揮,廣西全州人,1978年考入廣西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畢生從事新聞工作,曾任廣西日報編委兼南國早報總編輯、自治區政府參事,高級記者(教授二級),先後獲廣西、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全國晚報都市報優秀總編輯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著有《此公至今原不死》《另類皇帝》《廣西大學史話(1928—1949)》《歷史的碎片》《 甘苦集》《新聞角度與選擇》《新聞生涯三十年》;主編有《解讀廣西叢書》《全州歷史文化叢書》《我們沒有忘記——辛亥革命廣西百年祭》《從廣西走出去的中國遠征軍》《「申報」辛亥革命廣西資料選編》(上下冊)、《歷史名人在西大》等。


-end-

|內容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廣西大學史話(1928—1949)》,作者:蔣欽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嗨南寧 的精彩文章:

廣西大學遷校備嘗艱辛,師生節衣縮食,榕樹腳下也是教堂……
日寇侵華,廣西大學學生「拿書本,拿鋤頭,拿槍炮「去救國

TAG:嗨南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