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十八陵之七】建陵--陵前石刻的遙想

【唐十八陵之七】建陵--陵前石刻的遙想

原標題:【唐十八陵之七】建陵--陵前石刻的遙想



建陵是唐肅宗李亨的陵墓,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咸陽城西北50公里處、禮泉縣城東北15公里、海拔783米的武將山南麓,因山為陵。東與九嵕山昭陵遙相對峙,西與梁山之乾陵隔川遙望,北面群山疊嶂,南面是層層梯田和廣闊的沃野。


建陵依山為陵。陵園東牆長1524米,北牆長879米,西牆長1373米,南牆長10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陵墓現存唐關中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鑿最細膩石刻。有汾陽王郭子儀、開國公李懷讓等陪葬墓。


從建陵的石刻風格來看,普遍較以前唐諸陵體型略小,製造也稍粗疏,與陵墓的比例也不相稱,反映了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經濟由盛而衰的狀況。總的來說,建陵是中唐時期帝陵的代表,文物不僅嘆為觀止,保存也最完好唐代石刻藝術登峰造極之作,建陵石刻當之無愧。


禮泉縣境內兩座帝王陵寢為世人所知的方式不盡相同。昭陵是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的豐功偉績而聞名後世,流傳千古,而作為他子孫後代的唐肅宗李亨則是依靠陵前的石刻藝術享譽四海。


事實上,建陵石刻藝術也的確是現存唐關中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鑿最細膩的藝術瑰寶,這都是有據可考的。



站在建陵石刻前,望著被風雨侵蝕、寫滿歲月印記的華表、翼馬、鴕鳥、石獅、翁仲等石刻造像,我此時浮想聯翩 。這些石刻雖經風雨侵蝕不負當年光彩,但它們身上應有的神韻卻依然能感受得到。特別是翁仲的面部表情、儀態姿容都清晰可見,多瞧幾遍彷彿能讀懂它們的內心活動。


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就決定了建陵石刻的藝術水準和文化價值。我猜想:建陵石刻所用的原材料必定是舉全國之力,於四海之內千挑萬選而得來的,能工巧匠也一定是經過層層篩選勝出的佼佼者。



材料有了,工匠有了,剩下的問題就是這些石刻所要承載的東西。如何在這些有限的石刻身上體現儘可能多的內容呢?這是擺在大唐君臣和工匠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一個成功的石刻作品應該是形神兼備的。


對一個於千萬萬人中脫穎而出的國手們來說,在形的方面,雕刻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自然不在話下,而難就難在如何刻畫這些石刻的神韻。僅憑工匠個人的理解那是不行的或者說是有局限性的 。當然,這也是大唐王朝所不允許的。


我猜想大唐王朝的君臣肯定是多次召開高層會議,在經過多場激烈研討後,才艱難達成共識。然後,這些國手們把權貴們的意圖和自己對藝術的理解融入到石刻中,完成「神」的塑造。


這些工匠雖於千萬萬人中挑選而出,雖一生刻石無數,但在完成皇家交辦的這項事情上,肯定是慎之又慎的。干好了,既是家族的榮耀,也是個人至高無上的榮光;干不好,這可是要砍頭甚至是株連九族的。


他們必然是不敢有絲毫懈怠的,肯定是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把自己逼到一個絕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甚至是超水平的發揮,在這些有限的石刻上承載更多的文化價值、反映時代的全貌、體現最高的藝術水準。



無論怎樣,工匠們不敢也不可能自信到只做一個就拿出來交差,他們必定是做了好多個,然後才在其中選擇了一個最滿意的作品呈上。當然,這還要經過層層嚴格考核,最後才能呈現在帝王的陵寢前。



工匠是時代的產物,他們的藝術觀和技藝水平,既是當時文化思潮的反映,又受時代所局限。所以,我們在欣賞這些石刻時儘可能進行橫向的審美,少一點縱向的比較。雖然有些藝術作品縱向看來也是很棒的。


唐肅宗李亨長眠於武將山,帶給親人的是短暫的痛苦和無盡的哀思,但留給後世的卻是一座珍貴的藝術寶庫。建陵石刻雖歷經千年風雨洗禮,卻依然巋立在禮泉大地上,為後世唐文化研究提供了實物參考。



延伸閱讀:

唐肅宗李亨(711年-762年5月19日),是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除武則天和殤帝外,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19日在位)。睿宗景雲二年(711年)九月三日出生在東宮之別殿,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為太子。安史之亂爆發後,與玄宗、楊貴妃倉皇逃往成都,行經馬嵬驛,軍士嘩變殺楊國忠,並逼迫玄宗賜死楊貴妃。馬嵬民眾攔阻玄宗請留,玄宗不從,李亨留下,同年農曆七月十二日即位,尊玄宗為太上皇。





唐肅宗在位僅六年,762年,宦官李輔國、程元振殺張後等,擁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李亨憂驚而死,享年五十二歲。廟號肅宗,謚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葬建陵。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即位,史稱肅宗。先後於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復京城長安、東都洛陽。唐肅宗曾與回紇兵約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致使西安、洛陽遭受很大的破壞。




無論怎麼說,肅宗靈武即位,畢竟打出了平叛靖亂的大旗。消息傳到叛軍佔領區,極大地鼓舞了當地的抵抗運動,從政治上扭轉了玄宗出逃後全國平叛戰爭的被動局面。肅宗在四海近乎分崩離析的嚴峻時刻,在靈武舉起平叛的大旗,給全國臣民的復興帶來了希望,各地又重新點燃了報國抗敵、誓死與叛軍決戰的熊熊火焰。這是肅宗靈武自立朝廷的理由,也是他賴以發展的惟一前提。




真實的馬嵬驛兵變


太子李亨同親信密定之後,派李輔國去拉攏陳玄禮,密謀策劃以非常手段對付楊國忠,這一行動或許在長安城內就已開始。玄宗避亂出逃,離開京師時的全部隊伍約有3000餘人,殿後的太子李亨的後隊人馬就有2000人,其中包括禁軍中的精銳部隊—飛龍禁軍。他的兒子廣平王和建寧王在出逃的隊伍中「典親兵扈從」,這給李亨發動政變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說唐前期歷次宮廷政變都要煞費苦心地攻佔玄武門才能取得成功的話,此番君臣已離宮禁,僻處野外荒郊,利用手中掌握的禁軍發動一場政變,已可穩操勝券。



六月十四日,逃亡隊伍到達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西北23里)。禁軍將士因飢疲勞頓,已有不遜怨言。隊伍的騷動給暗中操縱與策劃兵變的太子李亨提供了絕好時機。


偏又湊巧,楊國忠騎馬從驛中出來,被二十幾位吐蕃使者攔住,向他陳訴無食,並請示歸途。正在這個時候,禁軍中有人大聲喊叫:「楊國忠與胡虜謀反。」喊聲驚動了楊國忠,他見事不妙,撥馬想走。有位叫張小敬的騎兵飛射一箭,將他射落馬下,布置周密的禁軍追到馬嵬驛的西門內,把他亂刀砍死,割下首級,掛在驛門之外示眾。他的兒子楊暄及韓國夫人也被亂軍殺死。


宰相魏方進出面斥責眾人,也被一刀砍死。同時聞訊而出的另一位宰相韋見素,被擊傷頭部,軍中有人大叫「勿傷韋相公」,韋見素才僥倖免於禍患。張小敬的飛箭和軍中的高喊,提示人們明白,這次兵變事前已做了周密謀劃,並確定了明確的攻擊目標。不過,殺死楊國忠父子,事變才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玄宗親自告諭軍士,令各歸本隊,並加以慰勞。嘈雜的禁軍隊伍集於驛站之外,仍不散去,不時傳來刀槍的撞擊聲。玄宗發現自己的話失去了威力。這時,陳玄禮出面奏道:「楊國忠謀反,眾將已把他處決,貴妃尚在左右供奉,請陛下割恩正法。」玄宗見禁軍要挾自己殺死楊貴妃,感到了事態嚴重,便倚仗回身轉入驛內,傾首而立,很久未發一言,神情有些悲愴。他認為:「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的反謀?朕若殺她豈不是累及無辜!」高力士見狀,忙上前跪稟:「貴妃確實無罪,但將士們已殺了宰相,貴妃仍在左右,將士豈能自安?請陛下審時度勢,將士心安才能確保陛下平安呀!」玄宗見已無法挽回,無奈之中命高力士傳諭,賜貴妃死,同時與她訣別,願她「善處轉生」,貴妃也揮淚揖別,並叮囑皇上前路保重。就這樣,年僅38歲的楊貴妃被縊殺於驛中之佛堂。死後,尚陳屍於天井之中,請禁軍將士驗明正身。



逼殺楊貴妃,是太子發動馬嵬兵變的又一步驟。但令李亨始料不及的是,陳玄禮身為禁軍首領,在處死貴妃後,帶頭向玄宗表示效忠。在誅楊一事上陳玄禮與李亨意見一致,但是他仍然忠於玄宗。這確保了玄宗的人身安全。


因此,太子策劃政變雖然意在奪權,但並沒有像歷史上很多政變一樣危及皇帝,應當說,陳玄禮的政治立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馬嵬之變的結局。這也正是陳玄禮日後追隨玄宗入蜀,玄宗不予怪罪,而返長安後卻被李亨勒令致仕的真實原因。



李亨一手策劃馬嵬兵變,誅殺楊氏,矛頭已指向了玄宗。玄宗入蜀不可逆轉,父子分道揚鑣也已勢在必行。李亨不可能再隨父皇一路西行,只有分兵,另謀發展。所以說:「馬嵬塗地,太子不敢西行。」這一點,他們父子心中都很清楚。


玄宗一路艱阻,到達成都時,扈從官吏軍士總共1300人,宮女僅24人而已。

與玄宗情況毫無二致,李亨分兵後的境況也極其窘促。舊史中說「太子既北上渡渭,一日百戰」,未必真實,但一路之上,草動風吹,倉皇顛沛,驚魂難定,「太子或過時不得食」,當不是誇張。直到順利抵達朔方軍治所靈武,狼狽不堪的太子李亨一行才得以喘息。



建陵陪葬墓之一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758年,進位中書令。759年,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於閑官。公元762年,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權。


公元763年,僕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失陷。郭子儀被再度啟用,任關內副元帥,再次收復長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紇再度聯兵內侵,郭子儀在涇陽單騎說退回紇,並擊潰吐蕃,穩住關中。


公元779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781年,郭子儀去世,追贈太師,謚號忠武。


【關中拍客】航拍郭子儀墓:五朝元老,再造大唐

【咸陽】金秋旅遊季:尋訪唐建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安深度游 的精彩文章:

它是可與長城兵馬俑相媲美的歷史奇蹟!造就秦帝國,鞏固漢王朝……

TAG:西安深度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