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唯一一次中興,只因皇帝重用了此人

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唯一一次中興,只因皇帝重用了此人

原標題: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唯一一次中興,只因皇帝重用了此人


安史之亂一向被看作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年老昏聵的唐玄宗不僅在這一場大動亂中失去了愛人和皇位,更葬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盛唐從此不再強盛,而是被拖入到四方動亂的泥潭中。


雖然安史之亂僅僅持續到第8年,安祿山、史思明兩股勢力就被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唐名將平定,但是他們曾經統治過的河朔三鎮,由於在戰後朝廷繼續委任反叛勢力中的降將繼任節度使,漸漸對朝廷的政策法令陽奉陰違,到最後乾脆各自割據,賦稅自享。關於節度使一職,更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河朔三鎮,即范陽、成德、魏博三鎮節度使表面上聽從皇帝的號召,背地裡卻各自割據,讓朝廷無論是經濟還是顏面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這顯然是當皇帝的所不能容忍的。到了唐德宗當皇帝的時候,他曾下定決心討伐河朔三鎮,一舉擊破這些不聽話的節度使,結果卻是勞民傷財,把國庫都打空了,依然沒有擺平這三個不聽話的節度使。



德宗死後不久,他的孫子憲宗就上台了,憲宗初期亦無力征服河朔三鎮。在元和十年的時候,憲宗更是被迫在淮西和河朔兩個戰場同時開戰——淮西節度使也自說自話想要父死子繼,朝廷軍陷入到苦戰之中。

自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的皇帝就越來越信任宦官,大軍出征,宦官不是作為主帥,就是作為隨行監軍干涉主帥的行動。一有戰功,立馬飛報朝廷,歸為自己的功勞,遇到戰敗,就亂扣帽子給各級將帥。就是在這樣「惡劣」的作戰環境下,朝廷派出的各路兵馬,陸續遷延觀望,消極作戰。


朝廷軍駐足不前,每日的糧草卻仍舊需要供應不斷,這種與「燒錢」無異的現實問題,讓憲宗頗為頭疼。但與此同時,他也作出了一個正確的舉動,派遣宰相裴度前往前線。



裴度一到前線,立刻遣散了所有宦官,採用了李愬雪夜入蔡州的奇襲計策,大破淮西軍的老巢蔡州,生擒自立為代理節度使的吳元濟,淮西之亂至此宣告平定。


淮西之亂平定後,河朔剩下兩個不服輸的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以及成德節度使王承宗也同時歸順朝廷,其中李世道沒過多久反叛了朝廷,被朝廷再次派兵剿滅。

大唐至此終於在憲宗時期統一了全境,實現了難得的「元和中興」,也是唐朝自安史之亂後的唯一一次中興。這一次中興的最大意義就是擺平了內亂,給國家的繁榮富強提供了和平的基礎,然而憲宗隨後出現了享樂主義,不就被宦官所殺,繼任者又缺乏鎮守四方的能力,那些臣服的藩鎮又陸續反叛,大唐才走了幾步上坡路,剛走到一個平穩的平台上,又再次陷入到止不住下滑的泥淖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起靈說書 的精彩文章:

李白以詩歌聞名天下,晚年卻遇事被判死刑,多虧一人相救方才逃脫
楊貴妃死後,唐玄宗選擇活下去,另一個女人離開後,他卻選擇死亡

TAG:起靈說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