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晚清重臣告誡侵略者:如果割佔中國這一地區,兩國必將成世仇

這位晚清重臣告誡侵略者:如果割佔中國這一地區,兩國必將成世仇

原標題:這位晚清重臣告誡侵略者:如果割佔中國這一地區,兩國必將成世仇


提到晚清時期的中國,總是不免讓人心情變得沉重,由於滿清政府的昏庸無能導致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而國力衰弱不僅僅是閉關鎖國所導致,主要還是晚清沒有正視自己存在的差距。落後就要挨打,隨之而來的就是帝國主義強迫中國簽訂了一個又一個屈辱條約。


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中國又一次慘敗。如果說前面兩次鴉片戰爭失利於西方洋人有情可原,這次,原本一向沒入大清君臣法眼的日本居然也打敗了大清國,這讓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政府顏面掃地。而此時恰逢慈禧太后60大壽,懦弱的清王朝不打算使戰爭繼續下去,再一次委派晚清重臣李鴻章遠赴日本議和罷戰。


此次甲午之戰,作為中日兩國之間的對決,直接導致了整個亞洲格局的改變,決定了近代兩個國家不同的命運。當時的日本早已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日本明治天皇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而此時清政府的雖處在"洋務運動"自強中,但派系鬥爭仍舊激烈,內部腐敗,百姓生活水生火熱。


就是這樣的背景下,1894年7月,日本悍然發動了蓄謀已久的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3月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隨後在談判中,日本不僅向中國索賠巨額賠款,並且還要求割地賠償,當時負責中日談判的晚清重臣李鴻章一直咬緊牙關不願割地,據說當時日本天皇提到要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時,李鴻章則對侵略者說了一句極其硬氣的話,意思是如果割佔中國台灣這一地區,兩國必將成世仇!


當時的李鴻章雖然被慈禧太后任命為議和全權大臣,臨行前清廷也已授予李鴻章割地賠款的全權,但他仍期望「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與日方代表反覆辯論。在第三次談判後,李鴻章於會住處的路上遇刺,世界輿論嘩然,日方因此在和談條件上稍有所收斂。


三月十六日,李鴻章傷稍愈,雙方第四次談判,日方對中國賠款2億兩白銀(原本是3億兩),割讓遼東半島及台灣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讓步,日方和談代表伊藤博文謂,李鴻章面前「但有允與不允兩句話而已」。 據說李鴻章在簽字前的最後關頭老淚縱橫地說:「萬一談判不成,只有遷都陝西了!」事後日方繼以增兵再戰進行恫嚇,李鴻章等連發電報請示,光緒皇帝同意簽約,命令「即遵前旨與之定約」。



據後來的資料解密,當年日方通過間諜成功破譯了清政府與李鴻章之間的往來電文,得知光緒皇帝給李鴻章設定的賠款底線就是兩億,所以日本在談判桌上就盯住2億兩白銀的要價不放,最終李鴻章只能答應了。至於割地,實際上李鴻章本身的底線是寸土不讓的,但由於日本在戰場上連戰連捷,清政府怕再起戰端染指京師,所以沒辦法,只好維持日方的要求,把遼東和台灣給日本。


只不過遼東地區太過險要,一旦真要給日本,那北京城就會隨時暴露在日本人的槍炮口之下,故而李鴻章表面上同意,背地裡卻頻繁聯絡西洋各國,力陳種種利害,希望能借他們的手來改變這一要命的既定事實,唱一出以夷制夷。最後在幾個列強的干涉下,大清出價三千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但台灣對於日本來言則是志在必得。


自古以來的法則就是弱國無外交,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豈能得到。然而當李鴻章知道日本想要台灣後,先是斷然拒絕,表示大清已經在台灣行政立省了,不可能割讓給你,但後來伊藤博文逼得緊,你不想割也沒辦法,那隻能戰場見分曉了。李鴻章自知戰場上不是日本的對手,那一刻李鴻章想了想說:「伊藤大人,您當真想要台灣?」

伊藤博文點點頭,李鴻章接著告誡侵略者說:「如今你為刀俎,我為魚肉,你若是執意想要台灣,我也沒辦法,可你得記住,你割了台灣,非但不能得到你想要的,反而會造成兩國子子孫孫必將永成世仇,傳至無窮矣,伊藤大人可要想清楚。李鴻章的這句話雖然沒有阻止日本人的貪慾,但卻讓日本談判團沉默了許久。今天來看,這位晚清重臣的話算是一語成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古觀今 的精彩文章:

張作霖真實的十張照片,他的氣場非常強大,眉清目秀,不怒自威
二戰中德軍近乎瘋狂的戰績,但不可否認是二戰中最牛的軍隊!

TAG:博古觀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