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脫口的一句「髒話」,流傳了數千年,成了老師的口頭禪

孔子脫口的一句「髒話」,流傳了數千年,成了老師的口頭禪

如果要數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與教育家的話,很多人會首推孔子,孔子的價值越來越受到關注,孔子真正價值逐漸被挖掘。首先,我們在肯定孔子偉大成就的前提下,說一個關於孔子與學生的故事,話說孔子脫口的一句「髒話」,流傳了數千年,成了老師的口頭禪。

為什麼說孔子真正的價值逐漸被挖掘?這是因為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帝王將相們對孔子的解釋與利用都是扭曲的。孔子的學說真正的含義不是帝王將相們統治子民的手段,甚至現在有很多所謂論語研究者,利用扭曲了的,誤解的孔子的學說來進行演講或者管理企業。

所以我們在看待孔子的時候,一定要客觀,一定要公正。孔子的偉大是不容置疑的,很多人都稱孔子為聖賢,認為孔子沒有錯過,因為有一句話叫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意思就是說身為聖賢的孔子是沒有過錯的,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客觀的。就現在的眼光去研究,孔子的教育其實也大大小小存在著問題。

當然這不是指的他的學說,而是他教育學生的方式,比如我們接下來要重點說的這個故事。話說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宰予。這個學生雖然沒有孔子其他幾個比較有名的學生有名。但是,在孔子的學生中,宰予是現代最值得研究的一個學生,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個學生與眾不同。

如果用孔子的眼光看待宰予,是一個壞學生,調皮學生。用現代教育的眼光。這種學生卻是十分難得的,是值得培養的。宰予這個學生是一個極其善於提出疑問,對知識有極大好奇心的人。比如說他經常問孔子一些讓孔子「無語」的問題。他對孔子說三年之喪的制度與三年不為禮的說法相矛盾,建議改成一年之喪。

還比如他給孔子提出了一個問題,是一個仁者掉入了井中,那麼當另一個仁者得知後,是救還是不救呢?如果救,就跳進去,如果不救,就不跳,但是跳進去兩個都死,不跳就是見死不救。孔子覺得他提的問題毫無意義,並且有捉弄人的嫌疑,對這個學生很不看重。

可能是由於宰予心裡比較鬱悶,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他在上課的時候經常瞌睡,孔子又脫口對他說了一句「髒話」,既「朽木不可雕也」。這句「髒話」竟然流傳了數千年,如今也成了很多老師的口頭禪。讓我們冷靜思考一下,從這個故事中,會發現孔子的教育落後了。

中國著名的老師石國鵬曾經說過,好奇心是孩子們最應該受到呵護的東西。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學習重要的是要不斷提出疑問。比如說,孔子眼中的壞學生宰予,其實用現代的教育目光去看,是一個值得去培養的學生。作為看官的您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康熙祭拜孔子墓卻不行禮,臣子一個動作,康熙看到後馬上屈膝行禮
李鴻章後輩現狀,出三位巨富,孫子被暗殺,曾外孫女成著名大作家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