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第一核戰艦終於出海,排水量接近日本准航母,戰鬥民族的腰板硬了

第一核戰艦終於出海,排水量接近日本准航母,戰鬥民族的腰板硬了

眾所周知,近年來俄羅斯雖然大力發展核武器,但是那畢竟是國之根本,不能動搖,在常規力量上依然是一片破敗。以其海軍為例,基本上還是依靠蘇聯遺留下來的光榮級巡洋艦、現代級驅逐艦、無畏級驅逐艦來撐門面。就連蘇聯繼承下來的唯一一艘航母也是問題不斷,好不容易政府下定決心投入資金大修升級,結果剛換完鍋爐船塢就沉了。順帶還把航母砸出一個大窟窿,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修復了。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都沒有補充過大型主力戰艦,最大的也就是22350型護衛艦,排水量4000餘噸,此前還不得不依賴烏克蘭的技術支持。如果不出意外,俄羅斯海軍將很快進入二流海軍的行列。然而就在最近,俄羅斯一艘巨艦經過升級翻新後又重新加入了俄羅斯海軍序列,這就是俄羅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基洛夫級同樣是蘇聯遺留下來的財產,很多人認為基洛夫級已經過時了,其實不然。首先基洛夫級的排水量夠大,其滿載排水量達到了2.6萬噸,已經接近日本航母的排水量了(出雲級滿載排水量2.7萬噸),是目前世界上服役的最大的巡洋艦,而美國的提康德羅加巡洋艦後期型號滿載排水量才9000餘噸,兩者對比一下就知道基洛夫級有多大了。更大的船體就意味著更大的改裝空間,可以進行大規模升級。看看海灣戰爭,美國給衣阿華級戰列艦安裝的戰斧巡航導彈,壓根就沒占艦體多少空間,這就是體積大的好處。

基洛夫級最大的優點是其採用了核動力系統,也是目前唯一採用核動力系統的作戰艦艇(航母除外),理論上擁有無限航程,相比傳統動力艦艇優勢巨大,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一直努力維持著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運轉的原因。經過升級後,彼得大帝號原本堪稱變態的反艦火力進一步增強,將原來的P-700反艦導彈更換為P-1000反艦導彈(理論上射程可以達到1000公里),彼得大帝號還有第二次升級計劃,不過這要排到2020年以後。

基洛夫級一共生產了四艘,其中兩艘一直處在封存狀態,其餘兩艘中的一艘就是平時經常露臉的彼得大帝號,另一艘是還在船塢中接受深度現代化改裝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其改動幅度非常大,將原有體積巨大的P-700反艦導彈完全拆除,換上80單元的通用垂直導彈發射器,可以發射「口徑」系列巡航導彈。整個改裝將持續到2020年,隨後將會輪到彼得大帝號接受改裝。

隨著彼得大帝號的重新服役,北方艦隊暫時緩解了主力艦不足的尷尬。俄羅斯海軍也逐漸開始有了底氣。據俄羅斯媒體報道,隨著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即將完成改裝,俄羅斯計劃對剩下的基洛夫級巡洋艦進行同樣的改裝,利用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的改裝經驗可以使得這些基洛夫級巡洋艦更快的形成戰鬥力。

作者:工程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血戰士 的精彩文章:

情況危急!蘇霍伊員工貪財出賣戰機數據,中國蘇35性能可能被曝
第二次了!美軍現役戰機又被完整俘獲,伊朗這次賺大了

TAG:熱血戰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