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火燒赤壁時,曹操手下的謀士,除了徐庶,真的沒人看出點貓膩嗎?

火燒赤壁時,曹操手下的謀士,除了徐庶,真的沒人看出點貓膩嗎?

原標題:火燒赤壁時,曹操手下的謀士,除了徐庶,真的沒人看出點貓膩嗎?


赤壁之戰發生的背景是很敏感特殊的。話說曹操在官渡之戰成功消滅袁紹袁術兄弟後,實力大增,勢力大增,同時、信心和野心也大增。他平定北方之後,開始部署南征的軍事戰略,具體來說分三管齊下。


一是在鄴鑿玄武池以練水軍,並派遣張遼、于禁、樂進等超級武將派兵駐紮在許都以南,隨時隨地準備南征;二是令投降的馬騰及其家屬遷至鄴,名義上是安享天年,實際上是當人質,以確保西北後方無後顧之憂;三是自任丞相,並以罪名殺了數次戲侮及反對自己的孔融,樹立了權威。



之後曹操乘荊州劉表病死揮師南下,蔡瑁、張允等就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吞併荊州,繼續追擊南逃的劉備。直到赤壁,一路順風順水,暢通無阻。


而這些平坦和順利給曹操帶去的除了信心暴棚,便是驕傲自滿,他認為自己的百萬雄獅打敗孫劉聯軍是舉手之勞,是指日可待之事。


主帥如此,其部眾當然也如此,都飄飄然起來。而周瑜卻制定了連環計,最終發動了火攻。其間,曹操手下眾謀士中當你然有很多人看出曹軍用鐵鏈拴在一起的弊端,畢竟曹操麾下名謀多如牛毛,可謂集天下之精英,以他們的智慧當然知道潛在的危險,為什麼卻沒有人及時向曹操勸諫呢?



主要原因只有四個字。群謀無首。


大家都知道,曹營麾下第一謀士是郭嘉,曹操靠他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戰勝袁紹。曹操凡有決策都要徵詢他的意見,而郭嘉每一次決策都"智無遺漏",後人因稱其比諸葛亮還厲害,是三國第一名謀。然而,官渡之戰後,郭嘉病死於征伐西北的途中,使曹操失去了決策的定海神針。而能和郭嘉相比的徐庶又因為惱怒曹操對他的"欺騙罪"而"不獻一計"。據悉,赤壁之戰徐庶也去了前線,他看出了東吳定會使用火攻計,曹軍必敗,為此他選擇了明哲保身:偷偷開溜到安全地帶,以避禍端。



除了郭嘉和徐庶,曹操麾下還有一奇謀荀彧,但荀彧一心只有輔佐曹操光復漢室,但曹操在官渡之戰暴露篡奪漢位的野心,引來荀彧的反抗和勸諫。因為政主張不合,他和曹操決裂,最終被迫自殺身亡。



當然,除了這三牛人,曹操手下的智囊團當然有看出端倪的,但都選擇了"沉默是金",為什麼呢?一方面,曹操平常只對郭嘉言聽計從,眾謀只能旁觀。現在郭嘉不在了,眾謀還是習慣性的旁觀。另一方面,眾謀和郭嘉相比,或多或少有差距,赤壁之戰中雖然看到潛在危險,但眾謀一來對自己信不足,怕言多必失,進而失寵,甚至引來不良後果。二來曹操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們不敢給曹操潑冷水,徒增麻煩和禍端。


總之,曹操在赤壁之敗,是人為也是天意,令後人感嘆和唏噓。


知歷史工作室歡迎您來稿,來稿需是原創首發


謝謝參與支持,讚賞是動力,轉發是鼓勵,原創不容易,請多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知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是一異國的貢女,卻逆襲成此國皇后,後把皇帝折騰成亡國君
慈禧的2隻翡翠西瓜價值6億,孫殿英盜墓去向成謎,一隻現身博物館

TAG:新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