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信行菩薩,信解菩薩,信地菩薩

信行菩薩,信解菩薩,信地菩薩

信行菩薩,信解菩薩,信地菩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信解菩薩住故。世界海成染凈劫轉變。」這個也是染凈劫差別,前面也是染凈劫差別,前面染凈劫是指修廣大福的眾生,這個地方是講信解菩薩。信解菩薩我們要跟各位談一下。

我們通常有三個信:一個叫信行菩薩,一個叫信解菩薩,一個信地菩薩。

信行菩薩,就是我們一般民間信仰的狀況。你說拜佛很好,他就去拜佛;人家說打七很好,他就去打七;打齋很好,他就打齋。打什麼也不知道,反正人家說我們就打,人家都說好,沒有人說不好。所以拜懺也好,法會也好,人家說什麼好他就跟著去,什麼都好,人家說皈依,他也皈依,受戒也好,他也受戒,然後回到家,說我受了菩薩戒不能吃肉,家裡要我煮肉,怎麼辦,師父。有沒有?這種情況都屬於信行菩薩,他聽人家講他就去相信,相信了他就去做了,他沒有求證。

信解菩薩就不是了,經過這個階段以後,他發覺好像不是這個樣子,學佛說很好,不過學了幾年下來好像不太好。統計了一下,花了幾百萬,好像煩惱也一樣,除了敲敲鐘以外,好像沒有得到什麼,這個時候他就開始回過來,會去求證。為什麼?一直問為什麼,一直求證,這個叫信解菩薩。求證以後認為沒錯,這樣做應該,他就會去做,這個時候他就不會有目的要求。

信行菩薩有目的,但她不會說。因為人家都說很好,她就跟著去了;到最後並沒有好,她就落空了。信解菩薩就不一定了,因為他會了解到我這是應該要做的,我就去做,不只是我們佛弟子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應該這樣做,這個標準很好,我願意依照這個標準去做,這個就是信解菩薩。

當這個解我們具足了,學佛人的一個基本信心、願心、戒心(依循軌範的心)、護法心、精進心…等等有十個條件,都具足了,這個時候叫信地菩薩,信地菩薩就十信滿心的意思,十信滿心就已經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到這個時候你才叫真正菩薩。

那麼信解菩薩還不算,信行菩薩只能算凡夫,信解菩薩還是叫假名菩薩。因為他只是,第一個覺悟的那種契機有了,他開始在求證佛法中的種種實相,但是他還沒有具足條件。但是信行菩薩我們剛才講的,這三個當中,信行菩薩是染凈。什麼叫染凈雙修,一面修福,一面造業。既要到道場來發心供養,又是專門來看是非的。兩個眼睛就是要看東西,別的不看就是專門看是非,這個就是信行菩薩。

信解菩薩就不會了,信解菩薩他就修廣大福的眾生,第一個他知道不要講是非,要想不講是非,最好就是不看是非,所以信解菩薩他有很多做人的原則跟標準,譬如說我們在一起閑談,不論人非,人家的是非我們都不談。他不看的,即使看了,他也會覺得,啊很慚愧,我為什麼看到這個不好的,這個就是信解菩薩的部分。所以他會累積很大的福報,那麼這個大福報往往會使我們超越過欲界天的福報,而到達色界天,這個福報相當大。所以信解菩薩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很容易成就。信行菩薩要修慈悲喜舍,那是小悲、小舍,他沒有辦法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他沒辦法。也因為如此,所以修「廣大福眾生」所在的世界,跟信解菩薩所在的世界是一樣的,「染凈劫轉變」差別。

擷自《世界成就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即使菩薩示現來教導我們,我們也不見得會接受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