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典故|宋詞鑒賞-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典故|宋詞鑒賞-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原標題:典故|宋詞鑒賞-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辛棄疾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


匆匆未識,桃李無言。


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

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


誰向桑麻杜曲,


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


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


漢開邊、功名萬里,

甚當時、健者也曾閑?


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賞 析


漢「飛將軍」李廣的故事廣為人知,在古代詩文中也多所詠及。辛棄疾的這首《八聲甘州》,便是其中的名篇。我們知道,辛棄疾二十三歲即起兵抗金,南歸以後亦所至多有建樹。但因為人剛正不阿,敢於抨擊邪惡勢力,遭到朝中奸臣的忌恨,不僅未能實現恢復中原的理想,且被誣以種種罪名,在壯盛之年削除了官職。他的這種遭遇,極似漢時名將李廣。這首詞即借李廣功高反黜的不平遭遇,抒發作者遭讒被廢的悲憤心情。辛棄疾在題語說「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可見他當時的情緒是非常激動的。後邊說「戲用李廣事」,則不過是寓庄於諧的說法罷了。

本詞上闋聊聊數語,約略敘述了李廣的事迹。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載李廣罷官閑居時,「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開篇至「無言」數句即寫此事。這裡特別突出「故將軍」一語,以之居篇首,表現了作者對霸陵尉勢利人的憤慨。同時,詞中直接把司馬遷對李廣的讚辭「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當作李廣的代稱,表示對李廣樸實性格的讚賞。一褒一貶,愛憎分明。傳文又載:「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射虎」二句即寫此事。單人獨騎橫山射虎,可見膽氣之豪;弓弦驚響而矢發裂石,可見筋力之健。李廣如此健者而被廢棄,又可見當時朝政之昏暗。傳文又載李廣語云:「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辛詞中「落魄」二句即指此事。勞苦而不得功勛,英勇而反遭罷黜,進一步說明朝政之黑暗。一篇《史記·李將軍列傳》長達數千字,但作者只用數十字便勾畫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生平主要事迹,且寫得有聲有色,生動傳神,可見作者不愧為一代文豪。


與上闋不同,詞的下片專寫作者自己的感慨。唐代詩人杜甫《曲江三章》第三首「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詩句。作者在題語云「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此處即以杜甫思慕李廣之心,隱喻晁、楊親愛自己之意,盛讚晁、楊不以窮達異交的高風,與開頭所寫霸陵呵夜事形成鮮明的對照。其中「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一語,上應「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句,表現了作者寵辱不驚、無所悔恨的堅強自信。「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一句,借漢言宋,感慨極深沉,諷刺極強烈。


具體說來,它大致有以下幾層含義:一是漢時開邊拓境,號召立功絕域,健如李廣者本不當投閑,然竟亦投閑,可見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乃古今之通病,正不必為之悵恨;二是漢時征戰不休,健如李廣者尚且棄而不用,今日求和諱戰,固當斥退一切勇夫,更不必為之嗟嘆。以上皆反面意,實則是痛恨朝政腐敗,進奸佞而逐賢良,深恐國勢更趨衰弱。作者遭到罷黜,乃因群小讒毀所致,故用「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之景作結,隱喻此輩之陰險和卑劣,並以點明題語所云「夜讀」情事。此語蓋用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詩意,但換「驚風」為「斜風」,以示其讒毀之邪惡;改「密雨」為「細雨」,以示其讒毀之瑣屑;又益以「輕寒」一事,以示其讒毀之虛弱。這樣一來,使其更具有表達力。


辛棄疾的這首詞,其句子隱括了不少前人的詩文。但是,他決不是簡單地照搬古人語句,而是在隱括前人辭句時加進了生動的想像,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如上闋寫霸陵呵夜事,加進「長亭解雕鞍」的想像,便覺情景逼真;寫出獵射虎事,加進「裂石響驚弦」的想像,更覺形神飛動。下闋「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一問,氣勁辭婉,幾經頓挫才把意思說完,情真意切,充滿了無限悲憤。總之,這首詞不僅抒情真切感人,而且語言上也多所創新,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合肥 的精彩文章:

典故|宋詞鑒賞-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

TAG:文藝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