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瓦罕走廊是如何形成的?英國和沙俄瓜分帕米爾高原的直接結果

瓦罕走廊是如何形成的?英國和沙俄瓜分帕米爾高原的直接結果

瓦罕走廊東西長約三百公里,南北最窄處僅十餘公里,它就像一條伸出的手臂與中國緊緊相握。那麼這條屬於阿富汗的狹長型走廊是如何形成的呢?可以說其是英國和沙俄爭奪帕米爾高原的直接結果。

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由數個巍峨的山脈和山脈間相對寬闊的谷地和盆地構成,其乃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西漢時期,絲綢之路從現今中國新疆的喀什越過蔥嶺以後,向西南先後可達伊朗高原的帕提亞帝國和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向西北則可至費爾干納盆地和錫爾河。1759年,清軍在現今塔吉克的葉什勒池附近擊潰了西逃至此的大小和卓,這使得我國的中原王朝重新確立了對帕米爾高原的統治地位。然而鴉片戰爭後,腐朽衰落的清王朝成為了外國侵略者覬覦的對象。其中熱衷擴張的沙俄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佔了我國西北數十萬平方公里疆土,而在這些不平等條約中,與瓦罕走廊的形成有莫大關係的是《續勘喀什噶爾界約》。

瓦罕走廊是如何形成的?英國和沙俄瓜分帕米爾高原的直接結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續勘喀什噶爾界約》簽訂於光緒十年五月初五日(1884年6月),通過此不平等條約,沙俄將其在帕米爾的勢力拓展到了烏孜別里山口。從烏孜別里山口開始,俄國界線轉向西南,中國界線一直往南,而中間形成的頂角為45度的三角區域則為待議區,暫由中方負責管轄。

但是沙俄的擴張野心遠不止此,其還要謀奪整個帕米爾高原。因為帕米爾地處交通要衝,沙俄控制此地後不僅可以進一步擴大對我國新疆地區的侵略,而且更加便於直叩英屬印度的大門,所以沙俄在強迫清廷簽訂《續勘喀什噶爾界約》後,很快就否定了他自己劃定的界線。沙俄通過考察隊先行進入,而後武裝部隊跟進的方式屢次進犯烏茲別里山口轉向西南一線以東的帕米爾地區。1891年,一支由一百多人組成的沙俄侵略軍流竄到待議區內的葉什勒池,並劫奪了豎立在那裡的乾隆紀功碑,妄圖以此毀滅帕米爾屬中國的鐵證。次年沙俄捲土重來,侵佔了薩雷闊勒嶺以西兩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面對沙俄違約之舉,清廷雖然嚴厲譴責,但是因東部沿海局勢緊張,只得同意維持現狀,也就是中俄雙方不得越過各自所佔據的位置,直到帕米爾劃界問題得到最終解決為止。至此,沙俄完全控制了瓦罕走廊以北的帕米爾地區。

瓦罕走廊是如何形成的?英國和沙俄瓜分帕米爾高原的直接結果

與此同時,英國侵略勢力亦深入到帕米爾高原。1846年,錫克帝國的查謨大公古拉伯·辛格自立,成為了英屬印度的一個半殖民地土邦和英國殖民主義者的馬前卒。在英國的支持下,古拉伯不僅由查謨大公升級為查謨?克什米爾國王,而且實現了對瓦罕走廊以南地區的兼并。這樣,英俄兩國勢力開始在帕米爾發生碰撞。後來為了避免局勢升級,英俄展開了數輪磋商。1873年,沙俄承認東自薩雷庫里湖(瓦罕河的源頭),西至科克恰河與噴赤河(阿姆河上游)的交匯處為阿富汗東北邊界。1895年3月,英俄兩國又趁著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的契機,達成了瓜分帕米爾地區的最後協議,確立了薩雷庫里湖東端至中國邊境一線的分界線。其中,英國承諾屬於英國勢力範圍內的,位於興都庫什山脈和新界線之間的部分將成為阿富汗埃米爾的領土,英方不會在該地區修建軍事哨所和堡壘。隨著英俄瓜分帕米爾,瓦罕走廊形成了。

現今瓦罕走廊內的居民主要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吉爾吉斯人和塔吉克人,他們在阿富汗動蕩不安的局勢中過著相對安靜祥和的生活。現今的瓦罕走廊已經失去了古代交通大動脈的風采,只是憑藉巍峨的風光和新奇的地理特點吸引著世人的關注。

瓦罕走廊是如何形成的?英國和沙俄瓜分帕米爾高原的直接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圖說蘇聯對中亞的分而治之政策,將谷底和谷口分別劃給不同國家
哈薩克為什麼要遷都?加強對俄羅斯人聚居區的控制是主因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