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2018年福鼎白茶抽檢合格率99.26% ▏有3家農殘超標茶企負刑責,永禁福鼎白茶生產資質

2018年福鼎白茶抽檢合格率99.26% ▏有3家農殘超標茶企負刑責,永禁福鼎白茶生產資質

福鼎市茶葉質量安全管理紀實

2018年,國家、省等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共對福鼎市茶葉質量開展監督抽檢673批次,涉及287家茶葉生產企業。

檢測結果顯示,

由福建省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出5家企業,5個批次的「草甘膦」超標,佔總抽檢數的0.74%,茶葉產品合格率為99.26%

目前,3家超標1倍以上的茶企已完成相關筆錄等工作,均辦理取保候審程序

,等待下一步的處置。

市檢察院也在第一時間介入,引導公安部門收據證據,進行法律層面的指導。

市農業局、茶業局、茶業協會也採取跟進措施,

對涉案茶企採取了「五取消一拉黑」:即取消龍頭企業資格、授權茶企資格、行業的相關職務、參展資格以及相關補助,並將違法茶企列入黑名單,永不授權其生產福鼎白茶企業資質。

福鼎是產茶大市,茶產業一直就是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也是農民主要的創收產業,

在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脫貧致富工作方面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是真正的民生工程。福鼎白茶是福鼎的城市名片,品牌打造來之不易,在茶葉市場整體下滑的情況下,福鼎白茶卻能逆勢發展,茶葉質量安全顯得更加重要。

一直以來,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認識到茶葉質量安全是茶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的生命線,非常重視茶葉質量安全工作,有效採取多項農殘抑控措施強化質量安全持續。

一是簽訂質量安全責任書。

市委、市政府把茶產業工作擺在全市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每年召開的茶業工作會議上,通過簽訂目標責任書,強化監督管理,嚴格考核。

二是推進屬地管理。

2017年,市政府制定了《福鼎市茶葉質量安全鄉鎮屬地監管主體責任年度考核考評辦法》,將茶葉質量安全工作納入鄉鎮年度績效考核考評內容,全面落實茶葉質量安全責任制,切實履行茶葉質量安全屬地監管職責,建立監管機制,進一步提高屬地管理水平。

三是完善茶園投入品監管機制。

加大對違禁投入品的查處力度,杜絕違禁投入品的銷售、使用,每年多次組織技術人員對示範基地茶園的病蟲害情況、土壤情況等進行監測,實行茶園農藥經銷台帳制度,嚴禁高毒、高殘留茶園農藥進入茶園。

四是開展執法監督檢查。

組織涉茶部門組成茶葉質量安全聯合檢查組,不定期對茶葉重點領域開展執法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茶葉不落地生產、茶園農藥使用、茶葉外包裝物標識等,現場提出整改意見,並跟蹤督促落實。

五是加大宣傳力度。

近兩三年來,在茶葉生產旺季,相繼發布了《關於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管理的通告》(鼎政〔2017〕39號)、《福鼎白茶生產經營企業質量安全、誠信自律承諾書》、《福鼎市茶葉質量安全倡議書》、《禁止任何化肥農資經營點向茶農出售植物催芽素、除草劑售和農藥的通知》《禁止在茶園及茶園周邊使用除草劑的通告》,組織科技人員走村入戶宣傳茶葉質量安全,編製並發放了《福鼎白茶質量安全手冊》等科普資料,提高茶農、茶企質量安全意識。

六是擴大質量安全培訓規模。

2016年以來,福鼎市啟動白茶質量安全專題培訓,尤其是2017年8月4日至5日,舉辦了歷年來規模最大的「茶葉質量安全控制與標準化生產及品牌打造培訓班」,全市鄉鎮政府主官、分管領導、茶技人員、茶企負責人近500多人參加了業務培訓和現場觀摩活動;8月9日至10日,舉辦了「福鼎市村主幹茶葉質量安全培訓班」,來自全市各村(社區)書記、主任共580多人參加了培訓,這是全省首次。2018年來,又分別召開了全市強化茶葉質量安全會議、全市茶園科學管理與茶葉質量安全培訓動員會議和每兩個月一次的茶企雙月分析會,多次對茶葉質

量安全進行培訓和部署。

七是引導企業開展標準化、清潔化生產。

以sc(QS)認證為突破口,引導茶葉加工企業按照茶葉標準化、清潔化生產要求進行全程衛生質量管理,進一步規範全市茶葉加工企業的生產加工行為,提高生產者的標準化意識、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保障茶葉食品安全。

八是開展可追溯制度建設。

依託農業部和省農業廳可追溯建設平台,開展茶葉產品「一品一碼」等可追溯制度建設工作。目前,全市有7家茶業龍頭企業開展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設試點工作,359家茶企加入福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信息平台。

九是建設「福鼎白茶信息查詢系統」。

便捷客戶、供應商及消費者快速了解福鼎白茶茶企及行業相關信息,並在系統中設立舉報箱,方便群眾對福鼎白茶生產及銷售進行監督。

經過多年的努力,

從2010年起至2017年,福鼎白茶累計有300多家企業2000多批次的茶葉產品經國抽、省抽,抽檢項目為色素、重金屬、農藥殘留等,僅2017年1批次不合格,抽檢合格率接近100%。

隨著福鼎白茶的市場升溫,小茶企的增多致使茶青供不應求,加上有些茶農的短視觀念,造成盲目擴大採摘,偷偷使用農藥,造成一些本不該出現的農殘超標而出現了。

2018年,國家、省等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共對福鼎市茶葉質量開展監督抽檢673批次,涉及287家茶葉生產企業。其中,國抽152批次,52家企業;省抽387批次,涉及280家企業;福鼎市本級(不含快速檢測)抽檢124批次,涉及55家企業。

截止目前,從收到的檢測結果看,

由福建省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出5家企業,5個批次的「草甘膦」超標,佔總抽檢數的0.74%,茶葉產品合格率為99.26%

收到反饋後,福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及時向上一級有關領導及部門報告的相關情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相繼做出了批示,要求

從嚴從重對相關企業和個人要進行依法查處

。市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也相繼召開多次各部門的協調會,進行了部署。

監管局馬上做出封存與責令召回超標產品的處理

,並根據國家食品管理相關規定和《福鼎市人民法院、福鼎市人民檢察院、福鼎市公安局、福鼎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相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的通知》(鼎法[2017]68號)的要求,進行相關調查,

將相關農藥殘留超標案件移交公安部門進一步調查,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殘留在限定範圍內的將做行政處罰。

市公安局對市場監管局移交的案件立即辦理,進行立案調查,依法傳喚了相關責任人,

目前三家超標一倍以上的茶企已完成相關筆錄等工作,均辦理取保候審程序

,等待下一步的處置。市檢察院也在第一時間介入,引導公安部門收據證據,進行法律層面的指導。市農業局、茶業局、茶業協會也採取跟進措施,

對涉案茶企採取了五取消:即取消龍頭企業資格、授權茶企資格、行業的相關職務、參展資格以及相關補助。並將違法茶企列入黑名單,永不授權其生產福鼎白茶企業資質。

食品安全已進入史上最嚴的時代,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執行「四個最嚴」要求,即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督、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福鼎將採取以下措施:

全市各鄉鎮、市直有關部門將加強上下聯動、橫向互動,

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98號)和《福建省關於建立實施食用農產品產地准出和市場准入銜接制度的通知》(閩食葯監食流【2018】28號)以及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推動茶產業持續發展的意見》《福鼎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管理的通告》《福鼎市茶葉質量安全鄉鎮屬地監管主體責任年度考核考評辦法》等文件精神,逐級建立茶葉質量安全責任機制,層層抓落實。

市直有關部門將落實行業主管責任,建立完善聯合執法的長效機制,持續開展專項檢查,重拳打擊一批違法違規行為,形成震懾。

鄉鎮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組建專門的茶葉巡查隊伍制止亂打農藥、除草劑和茶葉不衛生加工等行為,切實將生產、加工等質量安全監管職責落實到村、到企、到戶。

全市涉茶行業協會、茶企、茶商也將進一步加強行業安全自律,遵守茶葉質量安全承諾,從嚴抑控茶葉農殘,實行清潔化生產,杜絕粗製濫造、等級不明、以次充好、年份造假、水分超標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並時時強化自我監管、自我約束。

同時,市裡派出的科技特派員也將加大茶園防治技術培訓和指導,引導茶農科學防治蟲害,科學使用農藥,科學管理茶園,杜絕農殘超標;引導茶企、茶農選擇適合自己的採摘模式,爭取從明年春茶開始,確保採收的每一批次茶青都無農殘。

今後,全市上下將切實把好茶葉質量安全的第一道關,全市茶園將全面參照無公害茶園管理模式進行管理,並大力推行有機茶栽培模式,全面推動福鼎市茶產業綠色可持續健康發展。 




《白茶時間》是對中國白茶(福鼎白茶)科學與文化知識的系統梳理,引用了許多專家的白茶論述,文字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誇張的修飾,純屬「乾貨」,是學習白茶知識、了解白茶內涵、讀懂福鼎白茶的指南。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進入白茶時間茶書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茶時間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一到冬天,大家就喜歡煮老白茶?
「咻咻咻」,福鼎白茶最準確的品飲方法,你知道嗎

TAG:白茶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