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金立供應商自述:我被欠了 6700 萬,貸款賣房補窟窿,苦等一年無果

金立供應商自述:我被欠了 6700 萬,貸款賣房補窟窿,苦等一年無果

困難重重的金立如今被供應商團團包圍。金立提供的《重組方案》里,資產部分只列出了投資股權和大廈,都是抵押出去的資產,應收賬款卻不翼而飛。這位供應商的遭遇,正是這群討債人的縮影。

迫近年關,金立的供應商能捱過這個寒冬嗎?12 月 17 日,在幾十家供應商向深圳市福田區信訪局請願後,香蜜湖街道辦事處終於口頭承諾:為這些供應商先向金立申請 1 億元資金,讓供應商發了員工工資,好好過年。

這些錢還沒到手,金立在 12 月 10 日發來的一份《金立集團框架性重組方案建議》卻讓他們憤怒。他們不敢簽字,因為簽字了就意味著對上面的 " 糊塗賬 " 表示認同。而他們的第一訴求正是讓法院查清金立的帳目。

一家供應商對《財經天下》周刊說,金立提供的《重組方案》里,資產部分只列出了投資股權和大廈,都是抵押出去的資產,應收賬款卻不翼而飛,這是不可接受的。另外金立在 2016 年尚有 70 多億元凈資產,到了 2018 年卻凈虧損 170 億元,與劉立榮說的 "2017 年前每月虧 2 億元 " 也對不上賬。

" 金立不是經營性破產,是被人掏空了,坑了供應商。"金立此前希望,無論是資產還是債務,就這麼打包處理,不要再查了。他坦言,自己恨透了金立," 如果不是被欠錢,自己也恨不得它倒掉。"

以下為金立供應商對《財經天下》周刊的陳述:

1 億元過年費,100 多家分

現在深圳市政府、福田區都知道金立供應商很困難,就口頭上答應了這個(先向金立申請 1 億元還款),但能否落實還不清楚。

香蜜湖街道辦事處一位主任作出口頭承諾:有 1 億元資金,分給被欠 50 萬元以上、8000 萬元以下的供應商,大概 100 多家,年底前償還。目前這 1 億元資金的還款還是口頭承諾,落實尚無定數:分配方案按什麼分?沒有錢的供應商怎麼平衡?過年還剩 40 來天,除了放假只剩一個月了,我甚至都不知道還能不能實現。

因為金立還有些財產,先解決過年給員工發工資的困難,年關是最難過的。這些錢還給我們,最後也要從我們的債務里劃扣出來。

之所以給這些人,是因為欠款 8000 萬元以上的,這幾十萬對他們起不到一點作用。對低於 50 萬元的,如果重組成功,他們不會搞債轉股,兩年內直接償還,所以也不用擔心什麼。(編者註:按照《金立集團框架性重組方案建議》,普通債權人將被債轉股,變成金立股東。)

絕不接受一筆糊塗賬

我們第一訴求是把賬查清。據說他們把賬毀掉了,不清不白。那麼大一個公司,怎麼可能因為員工離職把賬丟了?哪家公司沒有財務人員變動,難道賬都沒了?肯定是有意乾的。

我有很大一個疑惑,是 2016 年下半年金立收購南粵銀行股份的時候,金立是有會計事務所審計的。當時金立還有 70 多億元的凈資產,欠 100 多億元債務,總資產是 170 多億元。如果當時是負資產,銀監會根本不可能批准交易。審計公司也不可能作假,因為是要負刑事責任,是要坐牢的。

但一年多時間,金立就從凈資產 70 多億元,變成了 170 多億元負資產,這之間差的 250 億元去哪裡了?按劉立榮的說法,2017 年前每個月虧 2 億元,2017 年虧了 30 億元,那現在虧損 170 多億元,反推回去不應該在 2016 年就虧了 140 多億元嗎?為什麼 2016 年的審計報告顯示,金立還有凈利潤,凈資產還有 70 多億元?這不是很矛盾嗎?

金立的賬還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應收款。金立在全國有 30 多家經銷商,在欠賬上面一分錢都沒有體現過。金立的重組方案上面,債務只有供應商的經營性債務、銀行的金融債務兩項,還有 7 億多元的海關稅收,加起來是 202 億元。而資產部分只有原始資產 25 億元,是金立當初買股票和大廈的原始投資額,當然現在已經升值了。你想想看,這裡面相差 170 億元,沒有一分應收款,這可能嗎?劉立榮自己都說,挪用了公司的錢,這上面沒有一分錢能體現出來嗎?

(編者註:按照《金立集團框架性重組方案建議》,金立集團債務 202.53 億元,資產截至 2018 年 11 月為 75.1 億元,全部為投資購得股權和房產,沒有應收賬款。這被供應商認為是《重組方案》賬目不清的主要依據。)

這份重組方案,出具報告的深圳市富海銀濤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根本沒有審計,數據是金立提供給它的。金立找的會計事務所是德勤,今年年初就進駐金立開始審計。難道全國前三大的會計事務所,審了一年都沒審出金立的財務狀況?

無論金立虧了多少,至少你要有一個完整的賬本,沒有就是作假。金立創投是肯定會被法院查的(編者註:金立創投 2018 年 1 月更名為新基地創投,董事長從劉立榮變更為吳昊天,被供應商認為有金立轉移資產之嫌),但應收賬款這部分沒有賬目,就不好查。金立在全國幾十家代理商,光我知道的,幾千萬級別的就有好幾家。我們要求把這部分查清楚。

我聽到了一些消息。我們有個供應商是幫金立做紙箱包裝的,他在今年上半年,幫金立做了 1000 多個紙箱,都是空白的,沒有印字。做紙箱的老闆跟我講,金立把這些紙箱裝賬本,拉了十幾車藏起來了。(編者註:據《財經天下》周刊消息,金立在 2017 年 12 月資金鏈斷裂被曝光之前,還更換了財務系統。)

從投資南粵銀行(當時披露了金立部分財務狀況)起,只要有人關注,很容易發現問題。金立現在就逼我們快一點簽了《金立集團債權人一致行動協議》,它的目的就是逃避追究這些東西,趕緊打包處理了。北京有一家國企背景的公司本來要收購它,都談妥了,但他們要追究金立責任人的責任,據金立內部人說,要求金立這些高管要去自首,金立就不說話了。金立是希望打包,我有多少資產債務都打包,你也不用追究這些問題。但人家審計公司進來了,一查就知道有問題,最後沒同意。

金立拖累了多少人

現在有個問題,債權人並不團結。有資產抵押的大多是幾個銀行,他們不希望重組,就希望趕緊破產清算,反正錢也拿得回來。那些被欠款 50 萬以下的 200 多家小供應商,對他們也不痛不癢,他們對金立就是恨嘛,我個人心裡也是這樣,巴不得金立馬上倒閉,馬上清算。反而是我們,虧到五六百萬、幾千萬元的這些人,如果就這麼清算,刨去抵押完的資產,最後不會有一分錢到手。

目前,金立有 600 多家供應商,被拖欠 50 萬元以下的就有 250 多家,參與這 1 億元分配的 50 萬到 8000 萬之間有 100 多家,剩下則是被拖欠數額較多的。

我有兩家公司,一家被金立欠了 5348 萬元,另一家就是為金立成立的,專門做不含稅的東西,人員才 30 多個人,註冊資金才 100 萬元,被金立欠了 1410 多萬元,一共 6700 多萬。你想想這是多麼恐怖的事情。

供應商被欠的錢,自己佔到 20% 就很多了,80% 是欠更上游的。我被欠的 1400 多萬元,起碼有 1100 多萬元是我要付給別人的。600 多家供應商,背後就是 600 多串供應鏈,我們兩家公司員工都有六七百人,後面每個供應商都不少於十家。如果全是我們的就算了,當白做了,虧了就虧了。這後面的這麼多人怎麼辦?

金立太沒良心了。我們等了一年,什麼方案都沒有,今天說重組明天說重組,劉立榮現在都不敢說,他到底挪用了公司多少錢?你拿錢,財務系統里一定有體現吧?欠條借據呢?難道像從水缸里舀一口水喝就行了嗎?到現在,我在銀行貸了款,房子賣了兩套,自己的錢都在裡面,奮鬥這麼多年還欠幾百萬元。我能拿到多少,給大家先分一點,金立不能沒有一點表示。

另外,金立出事前大量向我們採購物料。我們是做櫃檯和燈箱的,跟手機沒關係,它都拚命採購。這些東西不是它需要的,跟手機一點關係都沒有,很多都放在倉庫里睡覺。這就是惡意採購。

我去年碰到幾家西安經銷商,還問我要不要櫃檯,說他們有幾百台金立櫃檯用不上。我想你不是搞笑呢,你金立不要,為什麼要跟我們訂呢,訂了又不給錢。金立採購以後給了經銷商,或者經銷商向總部申請了這麼多。後面經銷商看到金立有問題,反正不用給錢了,就拚命採購,有沒有用不管。有些抱枕啊,送客戶的禮品啊,以前一年採購兩三百萬元,現在一個月採購三五百萬元。所以金立今天情況這麼嚴重,它不是經營性破產,是人為地把公司掏空了。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OLED新突破,將能夠讓VR一體機擁有更長的續航時間
首發丨Facebook 2018 VR/AR市場營銷調研報告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