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政府為什麼能「關門」?這次真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缺錢」才關門?

美國政府為什麼能「關門」?這次真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缺錢」才關門?

原標題:美國政府為什麼能「關門」?這次真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缺錢」才關門?



22號一大早醒來,就傳來美國政府關門的消息,雖說美國政府關門的事情時有發生,而且這次白宮要關門也是早有耳聞,但是這次關門和以往的關門真的是很大不同。

以往一般是因為美國國會兩黨鬥爭,導致政府預算案通不過,政府缺錢,所以才關門。但是據小編觀察所知,這次美國兩黨並沒有在預算上太為難特朗普政府,咋個還是關門了呢?


政府「關門」歇業這種事,在我們「天朝上國」的子民來說是很難想像的,但是對美國民眾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那麼為什麼美國政府會有關門這種在我們來說不可理解的事情發生呢?



其實這是國家體制問題,美國國家體制奉行的是三權分立的原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屬不同的國家職能部門。其中行政權歸屬總統;立法權歸屬眾議院和參議院;司法權歸屬最高法院大法官。三者聯合行使國家的權利,其中財政預算的撥款權利掌握在眾議院和參議院手中。意思是政府提出財政預算,眾議院和參議院對預算進行審核,審核通過了,政府才能拿到錢。拿到錢的政府才能維持日常運轉,而拿不到錢,就跟企業一樣缺乏資金周轉就會「關門大吉」一樣,政府也會因為缺錢而「關門」,當然這種「關門」都是臨時性的,但是對政府的日常工作還是造成很多困擾的。

而我們國家就不一樣,我們的國體是民主集中制,行政權和財權都掌握在政府手裡。而且幾千年以來,我們都是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所以「政府關門」這種事,中國人可能都不理解。不過不理解也沒關係,您只要知道就行了。


美國政府上一次比較著名的關門事件,還是發生在2013年的奧巴馬政府時期,奧巴馬政府推行了一個「全民醫保」法案,結果因為共和黨所提出的三次「臨時撥款議案」都跟阻撓「奧巴馬健保」的實施相互捆綁,導致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以及當屆白宮再三否決,最終在最後期限之前,也沒能完成妥協,從而導致了為期十六天的美國政府「歇業期」。


2013年的這次政府關門,那是真缺錢,所以沒辦法才關的門。而特朗普政府的這次關門,情況可打不同,此次則是國會敞開腰包想給白宮裡的特朗普總統塞錢,特朗普卻傲嬌的再三拒絕。


給錢都不要,怎麼這麼傻呢!這是為什麼呢?


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的時候有一項競選承諾,那就是在美墨邊界修建一條隔離牆,將兩國隔離開來,用來阻止從美墨邊界非法湧進的南美移民。修隔離牆是要錢的,而這次美國國會就是不批准美墨邊界修牆的50億美元的預算案,而特朗普卻堅持必須通過這個預算了,我才能接受其他預算案的通過,貌似在跟國會「賭氣」。


那麼為什麼特朗普一定要這麼堅持呢,甚至不惜導致政府關門?


這就要說美國老大難的「非法移民」問題了,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有合法移民的,也有大量非法移民的,其中美墨邊界是非法移民進入美國的「通衢大道」,以往美國雖然已經加強了美墨邊界的「治安管制」,但是還是無法阻擋來自南美的非法移民大量湧入。



那麼說移民進入美國,為美國提供了很多廉價的勞動力這不是好事嗎?怎麼說呢!從這個方面講的確是好事,但是什麼東西多了,都會有相應的副作用。

以前我們都說美國白人在減少,黑人在增多,不過現在問題已經不是黑人在增多了,而是拉美移民在增多。現在拉美移民已經是美國的第二大族群了,人數已經超過了黑人。美國南部的幾個州「拉美化」得非常嚴重,現在已經出現了專門的西班牙語社區,學校,報紙,甚至電視台。這樣海量湧入的拉美人口,極大的擠佔了當地人的工作崗位,而且因為拉美人的工資普遍比較低,也讓企業有了「更多的選擇」,導致美國本地工會在跟企業談判的時候屢屢吃虧。從而導致了很多美國藍領對非法移民的不滿。


而我們都知道藍領階層是特朗普的主要支持階層,正是因為特朗普提出管制非法移民,在美墨邊界修牆等等「移民問題」承諾後,美國藍領才投票給特朗普的。從2016年特朗普當選以來,一直在推動美墨邊界修牆的工程,但是因為國會反對黨的杯葛,這件事情進行的頗為不順,導致當初支持特朗普的美國藍領心生不滿。所以特朗普為了穩定支持率和爭取2020年連任,必須在這個重大競選承諾上有所表示,不然本來就缺乏「建制派」支持的,特朗普如果再失去美國藍領階層的支持,那麼2020年就就未必有戲了。



?於是我們看到這次特朗普不惜引發美國政府關門,也要推動美墨邊界修牆預算案的通過。以己之必得,攻彼之非守,這才是特朗普大張旗鼓「不建牆就關門」的原因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湯池小蝦米 的精彩文章:

唯一敢賣印度飛機的國家,接待賓客直接墜機,飛行員都不敢登機駕駛

TAG:湯池小蝦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