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子《道德經》:有個性的人容易受挫,不是人的問題,是規律使然

老子《道德經》:有個性的人容易受挫,不是人的問題,是規律使然

偶然看到一個短視頻,金星和楊麗萍參加一期舞蹈選秀電視節目,擔任評委的二人因為意見分歧而當著觀眾面拍桌子激烈吵起來。她們雙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各不相讓,尷尬的主持人立即好話把場面圓回來。金星後來在自己的脫口秀節目說,我不怕楊麗萍拍桌子,她拍地球,我都不怕。

我不說她們兩人誰對說錯,立場不一樣而已,兩位老師都值得尊重。為什麼有個性的人容易受挫?讀老子的《道德經》,我反思這個案例,得出這個觀點:為人處世,有個性的人容易受挫,不是人的問題,是規律使然。處理好人際關係,要注意這2點:

1、有個性的人容易受挫。

老子《道德經》第四章 曰:「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老子這句話,講的是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其中一條規律是,有「銳」的必然遭受「挫」。在生活中,一個人個性鋒芒,銳利,就容易受挫。因為這個世界,並不是圍繞你一個人轉的,是圍繞所有人轉。你張揚了自己的個性,就意味著必然有另外一樣東西受到壓抑。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是二元世界的規律,一物降一物,相生相剋。個性突出,必然會有克制的東西來相隨,這是無法避免的。所以,有個性的人容易受挫。人的個性,與其外張,不如內藏,形成內方外圓,這樣既能堅持自己的原則,又不會招來挫折。

2、一個人有利他人,其實也是利於自己。

《六韜》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姜太公在《六韜》中講了人的天然本性:喜歡有德望的人,有利於自己的人。有德望的人,有寬容的心態,有仁慈,在別人落難時能伸手幫助,救人所急,而不是落井下石。

所以,一個人有利他人,其實也是利於自己。自己有價值,有能力,別人自然喜歡和你交往。有人說,不用怕被人利用,別人利用你,說明你有價值。反過來,我們也喜歡結交有利於自己的人。

總結來說,人活一輩子,總得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一個人能常常反思,醒悟一點點,改變一點點,那麼人就自然地越來越好。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從全新的視野解讀人文、歷史。歡迎關注,每天學一點國學文化,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孔子:平常中見大智慧,這3條高明的處世之道,學到馬上能用
易經不簡單,生活中處處可見,而且人人都喜歡,看這幾點你就知道

TAG:煮酒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