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於王昭君,我們應該同情惋惜嗎?其實,若不遠嫁她的命運更悲慘

對於王昭君,我們應該同情惋惜嗎?其實,若不遠嫁她的命運更悲慘

原標題:對於王昭君,我們應該同情惋惜嗎?其實,若不遠嫁她的命運更悲慘


昭君出塞後的幾十年時間裡,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關係。呼韓邪單于附漢與昭君出塞,不但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所以,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對王昭君的命運表示同情和惋惜。


當然,也有無數人試圖去體會這一代傾城傾國的美人的內心,但是,我們在同情王昭君的同時,是否想過:她的遠嫁或許是她命運的一種最好的歸途,所以,我們是否應該為她高興呢?


現如今,廣為人知的關於王昭君的是一代絕佳美人被送進宮中當妃子,卻因為不肯賄賂畫師而深居於皇宮之中,不被皇帝知道,自然也得不到皇帝的寵幸。後來,匈奴單于知道了這位絕佳美人,於是發兵來犯,漢軍不敵,王昭君自願遠嫁和親,最後,在漢番交界的河裡跳水自盡。



王昭君在西漢元帝建昭元年被選入宮,先是成了一名默默無聞的宮女。後來,王昭君在後宮中以最卑微和痛苦的方式呆了整整五年,浪費了她那本該擁有的青澀美好年華。她只是一個小宮女,在後宮無權無勢,她也無法像普通的女子那樣尋一位好人家,生得一兒半女,安穩度日。

但是,這一切也許是早就已經註定了。


漢元帝竟寧元年,單于第三次朝見漢帝,並希望能夠娶漢公主為妻。這其實和那些小說野史中所說的「匈奴大舉來犯,但是,漢朝打不過」的故事恰恰相反。此時的匈奴經歷了相互殘殺的內亂,結果,被分為了兩個部分。



呼韓邪單于為了求取自保,前來依附於漢王朝,郅支單于則無奈之下被迫遷至西域以西,但是,其結果還是被漢將所剿滅,後來,呼韓邪單以客臣的身份前來朝見,從王昭君的身份也足以說明這一點:


之前,遠嫁的漢朝女子都是來自漢皇宮裡的養尊處優的金枝玉葉,而此時,嫁給單于的王昭君僅僅是深宮中一名默默無聞的小宮女。

王昭君終於在十九歲的時候走出漢室高牆,並且,是以漢室公主的身份出嫁。她為呼韓邪單于生下的兒子也被封為了右日逐王,且有著西漢王朝強大的國力作為依靠。由此可見,對於王昭君來說,在匈奴那邊是擁有著至高權利的王后,但在漢王宮裡卻永遠只能成為一位無權無勢任人宰割的小宮女,所以,遠嫁對於她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有的人說:「王昭君國色天香,只可惜,漢帝並不知道她傾城的面容。」但是,史書中更是明確的記載了,呼韓邪單于辭行的時候,漢帝看到王昭君的面容之後,頓時後悔不已,奈何一切已成定局,無法反悔。史書中所記錄的真假暫時不論,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在王昭君遠嫁的一年後,漢帝也駕崩了,所以,即使她不出塞,也免不了作為宮女守陵的悲慘命運。


後來,王昭君嫁入西域後,呼韓邪單于年紀已長,兩年後便辭世。王昭君曾向漢成帝表達了自己想要歸漢的願望,但是,漢成帝卻讓王昭君「從胡俗」。其實,所謂的「胡俗」,就是匈奴人的「嫂婚制」,即:迎娶後母及嫂子的婚俗。也許這就是人們同情王昭君的悲慘命運的原因之一,後世人甚至還編出了王昭君必須嫁給自己的兒子,最後,羞恥之下服毒自殺了。


其實,真實的故事是:建始二年,呼韓邪單于去世,之後,王昭君復嫁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株累單于。並且,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鴻嘉元年的時候,復株累單于又去世了,且由糜胥繼任為搜諧若鞮單于,他是復株累單于的親弟弟,之前被其兄復株累單于封為左賢王。


至於此時,搜諧若鞮單于是否收繼了王昭君,史料中沒有記載,但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兩年不到,王昭君病逝。王昭君病逝的時候33歲左右,約公元前52年—約公元前19年。由於,33歲正是一個女人精力旺盛的年紀,所以,依照如今「約定成俗」的說法是,昭君的「匈奴三嫁」是很有可能的。



匈奴的婚嫁制度其實是我們漢人所不能理解的,漢代時期的婚俗已經變得非常開放和自由了。丈夫去世,女子改嫁是很尋常的事,例如:漢武帝的母親王娡。王娡年輕的時候就嫁給了金王孫,後來,一位算命的說:「王娡是富貴的命,不僅會入宮當上皇后,生下的兒子也會成為日後的天子。」於是,王娡便離開金王孫,進入了太子宮中。

之後的歷史告訴我們,她果然一躍成為皇后,而其兒子劉徹也正如算命說的那般,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漢武帝。關於王娡的這一段往事,一般來說,皇后會拚命掩蓋往事,但是,當時西漢人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漢武帝不但派人去民間尋找自己同母異父的妹妹,甚至,還將其封為公主。如此看重禮儀和顏面的皇家都如此,更何況是西漢民間。



由於,漢初國家實行的休養生息的政策,所以,漢朝對男女之事是更加開放和自由的。所以說,那個時候就算沒有匈奴的「嫂婚制」,王昭君改嫁也是很尋常的事。並且,實際上她的年紀和呼韓邪單于的兒子更為契合。現如今,我們從很多歷史資料中所了解的王昭君,並不一定就是她本人真實想法,她所嫁之人並不代表著就不是她所願之人。


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王昭君不論是出於和親,還是對於她自己的幸福來說,遠嫁所得到的東西肯定比她一直處於漢深宮之中受到的痛苦要強很多。


參考資料:


『《漢書·匈奴傳》、《西京雜記》、《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點江山 的精彩文章:

大金國為什麼能立國一百多年?看這個國家的規矩,皇帝直接挨板子
此人堪稱政商全才,當政時興邦滅國從商時富甲天下,至今被人崇拜

TAG:指點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