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艦上的損害管制部門都有哪些具體措施來對付破損?

軍艦上的損害管制部門都有哪些具體措施來對付破損?

李三萬

摘要:損害管制簡稱損管,是軍艦上的重要部門,負責在軍艦受損後緊急搶險控制損害進一步擴大,以保障軍艦安全,那麼損管部門都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圖1:軍艦的損管部門都有哪些具體措施?

軍艦的損害管制簡稱「損管」,是艦艇為保障或恢復生命力所採取的預防、限制和消除損害的措施和行動。損管的內容包括:防沉與抗沉;防火、防爆與滅火;監測核武、生、化沾染情況,為艦船「三防」提供報警和啟動對抗措施。

損害管制是軍艦上必備的部署,而且損害管制是全體艦員都要掌握和了解的,特別是機電部門,更是艦艇損管的核心力量。

所謂水火無情,對軍艦威脅最大的無非就是水和火這兩種危害。

火災管制,在戰鬥情況下,每個艦員都有自己分管的部位,並且根據不同情況會利用手提式滅火器、泡沫艙,還有就是用海水滅火。如果火勢較大,就需要由損管隊為主,其餘艦員協同的方式進行。

相比較火,其實進水對艦艇的危害要更大一些。畢竟艦艇是航行在大海中的一葉扁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艦艇在受到進水的危害的時候,危險程度自然更大。所以現代艦艇在設計之初就做有了抗沉設計,一般情況下,三個相鄰艙室進水,軍艦不會傾覆。當然那是不得之舉,其應對的措施也是多種多樣。主要的就是堵漏和排水。堵漏的措施又很多。一般情況下,對於水管爆裂相對還是比較小的危害,主要是艦艇受到撞擊,發生裂痕進水,其水壓極大,其處理方式上也是比較困難。

圖2:對軍艦來說,水火是危害最大的

軍艦的損害管制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實現,一個是艦艇設計時的損管設計,如不沉性設計、消防系統和三防系統的合理性設計;再一個就是艦員在實際使用中的操作措施。

防火與滅火對艦船來說至關重要的,防火與滅火主要體現在防火設計和滅火組織上。中國海軍艦船消防系統通常由水滅火系統、浸水系統、噴水系統、1301滅火系統和水成膜泡沫滅火系統等組成。其配置的原則是:可燃、易燃液體火災採用泡沫或鹵代烷或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可液化或危險固體物質火災採用鹵代烷或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普通可燃材料火災採用水滅火系統;電氣設備火災採用鹵代烷或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彈藥庫火災採用水滅火系統;直升機機庫滅火系統為高壓細水霧系統,用於機庫的降溫滅火。在作戰艦船和一些輔助艦船還設置有艦艇水幕系統。艦艇水幕系統是艦艇上能產生細微水流籠罩全艦艇的噴水裝置。由水幕管路、噴頭和消防泵構成。水幕管路,是連接在水平滅火管路上的分支管路。噴頭分布在甲板和上層建築周圍.消防泵用於將海水抽入水幕管路,水流頂開噴頭射出,形成籠罩全艦的細微水流幕。水幕系統能為艦艇降溫、滅火,還可在艦艇遭到沾染時進行消洗,在發現核、生、化襲擊時,啟動水幕能減輕光輻射對艦艇、人員的傷害;減輕毒劑、放射性物質或生物戰劑對艦艇的污染。

艦艇滅火具有易燃易爆物多,火勢易於蔓延,通道艙室狹小小行動不便等特點。滅火時,必須按普通火、油火、電火、彈藥火等種類和火勢的大小,正確採取措施。對甲板及一般艙室的普通火,使用消防水使火場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而熄滅;對油艙起火使用化學滅火系統、器材和隔離窒息方法,使火場空間的空氣含量降到12%以下而熄滅;對工作艙的電火必須先切斷龜源,再用化學滅火劑使火熄滅;對彈藥艙起火使用海水冷卻降溫滅火,嚴禁使用封艙滅火的方式。對甲板上起火的水雷、魚雷、深彈、導彈等,要組織人員迅速將其推出舷外,然後艦船高速駛離;在火勢撲滅並控制後,還要逐步開艙通風,防止復燃復爆。

圖3:艦艇滅火需要面對的情況比較複雜

艦艇抗沉是在艦艇破損時,為保持艦艇不沉所採取的措施和行動。主要是充分運用防沉設備和器材,進行堵漏、支撐、排水、平衡和扶正負初穩度,保持艦艇的浮性和穩性。艦體破損時,迅速進行堵漏,阻止海水灌入;進水危及鄰艙安全時,及時支撐加固,限制海水蔓延;及時排除艙內積水,保持艦艇的儲備浮力;針對進水引起的傾斜、傾差,及時平衡艦體,保持艦艇的穩性;出現負初穩度時,要消除自由液面,下移載荷加以扶正。

堵漏是在艦體破損時,阻止海水入艙的損管抗沉措施。由內向外堵漏是運用堵漏墊、支柱、肋骨撐架等堵漏器材,視破洞大小由適當人數在艙內進行。由外向里堵漏是將用繩索系好的堵漏墊、麻絮袋、橡皮塞、防水席或活頁堵漏板等堵漏器材,從舷外利用海水壓力和繩索拉力,使堵漏器材緊貼破洞。舷板夾堵是將丁型堵漏板折頭伸出舷外,使折頭與堵漏墊夾住破洞。支撐是艦艇為限制灌入的海水蔓延所採取的加固抗沉措施,對破損部位和隔牆、人孔、水密門的加固。排水是艦艇消除破損進水後果保持儲備浮力的抗沉措施。平衡是捎除艦艇的縱傾或橫傾,恢復艦艇穩性的一種損管扶正措施。平衡通常由損管總部自動實施,也可人工實施。其通常採用的方法有對角注水法、導移載荷法、排出載荷法等。現代艦艇損管與傳統的損管概念已有極大的不同,現代艦艇損管的發展趨勢是自動化、智能化,並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中國海軍對損管技術的發展歷來較為重視,在損管設計上也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圖4:中國海軍艦艇的損管水平正在逐步提升

人民海軍艦艇的損管,由艦(艇)長統一指揮。副艦(艇)長協助指揮並具體指揮艙面損管、舷外堵漏等工作。機電長具體組織實施艦艇的損害管制並直接指揮各損管戰位,大型艦艇上還有專職損害管制軍官協助。各部門所轄管區和戰位的一般損管行動,如滅火、堵漏、技術裝備損管等,由各部門長負責指揮。大、中型水面艦艇的戰鬥部署中,按甲板和艙室分布情況,劃分若干損管區劃,各區劃長負責本劃區損管。大、中型水面艦艇還設損管戰位(損管隊)、平衡戰位、舷外堵漏組和離艦損管組。損管戰位由潛水、焊工、木工、電工和艙段等專業士兵組成,由艙段或帆纜區隊長(軍士長或班長)任戰位長,負責無人艙室的損管和全艦性的損管,並協助其他戰位的損管。平衡戰位由熟悉艦艇系統的艦員組成,專司消防水供應、噴淋灌注彈藥庫、排除積水、導移油水和平衡艦體。舷外堵漏組由武器部門的士兵和帆纜、艙段、潛水等人員組成,負責臨時製作和安裝大型堵漏板、堵漏席、沉箱以及其他舷外堵漏工作。離艦損管組包括抗沉、滅火、器材供應、救護等小組,負責支援他艦的損管。小型水面艦艇不設損管戰位,損管工作由各戰位分擔。潛艇按隔艙劃分損管區,由艙室長分別指揮。潛艇抗沉實行嚴格的集中指揮,均衡潛艇、排除積水等作業由潛浮、應急吹除等戰位按命令實施。大、中型水面艦艇和潛艇都設輕潛水組,擔負各種水下損管作業和排除推進器、舵、海底門等水下裝置的簡單故障。損管指揮部位一般與機電部門指揮所結合,該處備有指揮用的損管備忘板、電話、廣播器材及損管圖表文書等。新型艦艇上設置損管指揮中心,配有水情、火情探測和顯示裝置,以及自動或遙控操縱系統,有的還配備專用計算機,提供抗沉和滅火決策方案,輔助損管指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軍事 的精彩文章:

1288公里輸油管突然中斷: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大批重型運輸機集結
東北方向突現2道紅光,美軍雷達立刻鎖定:速度太快,來不及阻攔

TAG:深度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