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覺知,是禪修的糾察

覺知,是禪修的糾察

什麼叫做「止」的禪修?所有世間和出世間、一切法道的基礎,都是專一的止的禪修。

所謂的「世間的基礎」,是指要證得初禪、二禪等等,這些功德也是要由於有「止定、專一」的基礎才可以達到的,意思是如果僅僅是很善良、具備正知正見,這還不夠,你必須要具備止的禪修,也就是你要知道如何專註一心,讓心靜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說,這個時代不太可能靜得下來、不太可能這樣修持,因為干擾、誘惑太多了,因此很多人會說,我只要專心念佛,求生凈土,未來到了凈土再修吧。會有這樣的說法,這也無可厚非,的確現在散亂的因實在太多了。

其實我之前也說過,就像密勒日巴尊者,我覺得他滿幸運的,因為他沒有出生在21世紀。有時候我也在想,如果他是出生在21世紀的現代,看看他在哪邊閉關,我就會去見他,還會帶著iphone、ipod去供養他。尊者一開始可能覺得這些東西沒什麼,放一邊不管,再過一段時間可能就覺得這東西還不錯,開始玩了,更不要說如果我帶一台手提電腦給他,他可能就真的沒什麼時間禪修了。

傳統上「止」的禪修有兩種:一種就在寂靜處,也就是完全沒有人的深山、靜處當中禪修;第二種,也是過去祖師們所用的一個方法,就是動靜皆是禪──行住坐卧,生活當中,你都安住於每一個當下,也是一種禪修。

我自己覺得,似乎現在這樣環境,第二種,也就是安住每個當下,比較適合;想依第一種方式,找個寂靜處做「止」的禪修,似乎不太容易了,可能要到喜馬拉雅山上或珠穆朗瑪峰上,才真的沒什麼人。其實現在手機什麼地方都收得到,覺得自己到了沒有人的山上,想要禪修,結果手機就「呤呤呤」響了,現在手機鈴聲也不只是傳統的「呤呤」響,還有狗叫聲,干擾可多了。

有一句話說,「覺知是禪修的糾察」,這跟這裡所說「無散即是修正行」是一樣的。保持正念、隨時覺知是很重要的。這裡說「保持正念」、「覺知」和「勿散、無逸」,是一樣的意義。這裡談到「勿散」有很多不同解釋,總之不要刻意去做什麼,只要當每個念頭生起時,覺知它,然後安住在這種覺知當中,這就是「勿散」。

舉個例子,當你一些強烈煩惱,例如貪心、嗔心生起的時候,你不需要專註在找它從哪裡生起來,而是要專註看它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差別在於:一個是「境」,一個是「心」,因此你試著要看的是自心的本質──明覺,並且不忘失自心的明覺,如果你能這樣的話,就是「不散逸」了,如果忘失的話就不是禪修了。能夠不散、能夠不忘失,這就是禪修。

這裡有個比喻,就像用石頭丟獅子,和用石頭丟狗的差別。向獅子丟石頭的話,獅子不會理石頭,它會找石頭的來源、就是扔石頭的人,然後過來把他吃掉,也就不會再有後續的故事,因為沒有再有丟石頭的人了;但如果是向狗丟石頭,狗會追著石頭跑,這樣就需要再丟一個石頭、再丟一個石頭,沒完沒了。這就好像我們喜歡跟隨沒完沒了的妄念走,例如好壞、善惡的分別等,這樣只會讓妄念層出不窮,因此,任何煩惱生起時,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守護心的本質,不忘失念頭的本質──明覺,這樣就好,不需要多做分別。守護心的本質,覺知而不忘失,這就像是用石頭丟獅子一樣,丟一次,後續的問題也就沒有了。這時你會發現,再強的煩惱生起,如果能夠覺知煩惱的本質,這個煩惱的力量就會慢慢消失,不再那麼強大了。

在這裡談到說要隨時保持一種覺知、不忘失正念,很多人會誤以為說:是不是念頭一生起,就試著去抓住它、去持續這個念頭、去保有住它?但你會發覺:念頭是抓不住的,這會讓人覺得不知所措,因為前面的念頭抓不到、後面的念頭又生起,那該怎麼辦?這是錯誤的理解。

其實念頭多得是,所謂不忘失覺知,意思是念頭生起時,要做的就是覺知它,你要把握住的是你那種清晰、不用力的覺知,不需要對念頭做任何評估或批判,只是去輕輕的覺知每一個生起的念頭。希望未來各位可以跟隨有禪修經驗、禪修口訣的上師,好好學習。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育萬物 的精彩文章:

他用肥皂刻了一尊佛,照亮了整個拘留所……
因為釣魚,我和兒子都遭了報應,太痛苦了

TAG:善育萬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