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他說了9個字,朱元璋立即將他列為開國功臣?

為何他說了9個字,朱元璋立即將他列為開國功臣?

原標題:為何他說了9個字,朱元璋立即將他列為開國功臣?


古代帝王都不缺謀士,說到古代有名的謀士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劉伯溫,雖然劉伯溫也是一代奇才,但是這個人比他還厲害,他就是朱升。


說到朱升就不得不提我們偉大的一代偉人也非常的賞識他。在偉人看來,歷史上最厲害的帝王師不是「運籌策幃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張良,因為張良儘管幫助劉邦奪取天下但是卻未提出綱領性的國策。也不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因為諸葛亮雖有謀略卻沒有使劉備統一天下,更不是被民間高度神化的劉伯溫,因為歷史上的劉伯溫並無太大作為。偉人眼中最厲害的帝王師就是朱升,並且贊其「九字國策定江山」。


當時朱元璋麾下不缺謀士,李善長、劉伯溫等都非常出名,而朱升與他們相比就名氣小得多了。但是名氣小並不意味著能力小。朱升能夠最終善終就是他能力最大的體現。在朱元璋創立明朝的過程中,朱升可以說是開國功臣。朱升還運用他比較精通的天文知識,為朱元璋出謀劃策,這也是他的神技之一。


我們首先先來了解一下朱升。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寧(今休寧縣陳霞鄉)人,出生在一個半教半農的人家。因為朱升出生的時間剛好是晨曦之初,太陽東升之際,他的父親也就取之昌盛、吉祥之意,為其命名為朱升。朱升八歲的時候,拜在迥溪開館講學的江敏求老先生門下,在此求讀四年。十二歲後,就在金齋諭學館裡求讀了四年。


少年時代的朱升,就已經遍投名師訪高友,學富五車,深諳治國之道。在他十九歲得時候,他首先通過了科舉考試就中了秀才,然後就在家鄉一邊教學生讀書一邊務農,生活可以說是過的怡然自得。朱升愛好廣泛,喜愛寫作。朱升二十四歲時,採訪民間的好人好事、千古傳說,編寫了一本專著《墨庄率意錄》。


除此之外,朱升還喜歡研究星象、占卜,同時也研究風水學、刑書、德經。還曾將自己觀察研究的星象變化、占卜的技術整理成了《星卦提綱》一書。朱升在42歲的時候考上了進士,但是一直到52歲才做官。雖然朱升曾經擔任元廷官職,在池州路擔任學正,但是朱升自己也知道元朝時日無多,也就辭官還鄉。並且遷居石門在那裡教書講學。



朱升遇到朱元璋那一年,朱升已經59歲了。當時朱元璋時年29歲,剛剛當上主帥。朱元璋在攻打一個地方的城池但是卻久攻不下,朱元璋非常著急。這時的大將向他說附近有一個本事特別大且有學問的人叫做朱升,他的才能可以稱得上和諸葛亮一般。朱元璋一聽就連忙換了衣服去朱升住的地方拜訪他。


朱元璋打算請朱升出山幫助他奪取天下,也就是在這時朱升提出了廣為流傳的九字真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一戰略方針成為了朱元璋在後期能夠打敗陳友諒的基礎為明朝開國立下了基本的方略。朱升獻「九言策」後,朱元璋立馬將他列為開國功臣,即被拜為中順大夫,備受朱元璋器重,連年被徵召問策。


朱元璋稱帝後,朱升繼續充當謀臣,於應天府中擔任要職,其政治地位於開國養老相當,而朱元璋也對朱升的人品稱讚有加。朱升為官在朝十年,功績卓越深受朱元璋器重。但是天下初定後,許多功臣良將都沉迷於榮華富貴之中時,朱升卻選擇功成身退,想要告老還鄉。面對朱元璋的勸阻,朱升還是執意離開最終朱元璋只能同意。這一點,即便是神機妙算的劉伯溫也感嘆:奇才也。


不過在離開南京沒有多久以後,朱升就因病逝世了。許多大臣都躲不過兔死狗烹的命運,但是朱升最終還是得以善終安全脫身了。朱升可謂料事如神,他跟隨朱元璋多年對朱元璋的性格稟賦也非常了解,及時隱退可謂良策寧可葬身於鄉野,也不願亡命於兵刃之下,也許這就是朱升比李善長、劉伯溫的高明之處。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爺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明朝第一戰略家之爭,他九字就能定天下!
91歲奶奶公開自己身份,兒子不信,這段歷史至今不敢提起

TAG:貓爺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