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聰明人,都這樣發語音

聰明人,都這樣發語音

文 / 握書姑娘

昨天,一向對我幾乎都不怎麼大聲說話的老公,突然對我發脾氣了,嚇得我渾身一哆嗦。

說起來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可偏偏,卻觸發了他的憤怒情緒。

出去逛街,老公抱著孩子走在我旁邊,我因為有篇文章要和編輯溝通,就抱著手機低著頭不停地在打字。

零下十幾度的天氣,老公看著我凍得通紅的雙手,突然就火了:你發語音不行嗎?

我突然反應過來,抬起頭悻悻地說:人家不都說,微信聊天千萬不要發語音的嘛!萬一對方不方便聽怎麼辦?

老公更來氣:人家給你發的是語音,證明她這會兒方便聽也方便說,我提醒過你三遍了,還有你這樣低著頭走路,你知道有多危險嗎,現在是我在你旁邊,那如果我不在的時候呢……

被他這麼一說,我才突然反應過來,低著頭邊打字邊走路,也真的是很危險。而且在打字的過程中,因為太冷手都凍麻了,動不動就打錯,不得不刪了又重新打,費神費時還費力。

於是,我果斷把自己關於文章的看法用語音給編輯發了過去,編輯很快回了我這樣一條語音:你一發語音,我突然覺得好親切啊,以後如果方便的話,我們就盡量用語音溝通吧,打一大段字真的太浪費時間了,還感覺總說不明白!

本以為編輯會排斥語音,畢竟之前網上經常流行發語音是於己方便,於人不便,是自私,沒禮貌和低情商的表現,現在看來,這種說法倒是存在極大的以偏概全的偏見。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比如趕路,開車,做飯,吃飯等實在騰不出手,不方便打字的情況下,對於那些不得不及時回復的消息,發語音,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如果害怕對方不方便接聽,不如發之前先問一句「你現在方便聽語音嗎」,也不失為一種禮貌的體現。

所以,微信語音並沒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們硬將自己套進那些所謂的標準和條條框框的愚昧。

幾個月前,老公跟一位學生的家長,溝通出了問題。

老公說:每次我給她反饋完她孩子的學習情況,她就回我最簡短的「嗯」或「哦」,感覺愛搭不理的。你說,她是不是對我的教學不滿意啊?

一開始,我以為真如老公所言,學生家長可能對老公的教學有什麼看法,或者對孩子學習根本不關心,所以回復總顯得很冷漠。

直到有一天,家長主動詢問孩子的學習進展,老公因為實在太忙,沒辦法打字,就直接給家長發了語音。沒想到,家長也很快地同樣回了語音。

一條二十幾秒的語音,老公聽完以後樂了,他說:原來是我想多了,家長對我很滿意,還說很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帶。

後來,老公每次跟這位家長溝通都發語音,家長也很及時地回復,溝通久了才發現,其實她是很熱情的一位家長。

我跟老公不禁陷入了沉思:明明是一個很熱情的人吶,為什麼用文字溝通的時候總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

後來,我們找到了答案,不同年齡段的人,用文字溝通時往往有著不同的方式和喜好。

比如年輕一代,聊天時更喜歡用疊字或者感嘆語氣,同樣的意思,年輕人喜歡說「嗯嗯」,「哦哦」,「好噠好噠」;而年紀大的人,則更習慣於用最簡單粗暴的「嗯」,「哦」或者「好」。

如此一來,兩個年紀差距遠的人,用文字溝通起來更容易誤解對方的意思,猜錯對方的情緒。

比如,我會覺得你說的「好」很勉強,「哦」很敷衍,「嗯」也是滿不在乎。而你會覺得我說的「好噠好噠」很奇怪。

語音聊天,則完全不存在這樣的困擾。

心理學家指出,聲音是內心情感的最真實表現,相比文字,它更具真實性,更有親切感,更能調動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所以,社交軟體中的聲音,其實往往比文字更有魅力。

通過語音,我們更容易識別說話人的語氣和情緒。

我們不用再害怕言語被曲解,擔心意思被誤解,不用再費心去猜測對方的意願和心情,

那些隱藏在話語背後的情緒,都可以通過聲音源源不斷地流出。

我媽從來不在我們的親戚群里聊天,從來都是,一句話也不說。

有次,表姐發現了這個事實後就在群里艾特了我媽,問她是不是一直在潛水,大家都聊得熱火朝天的,她怎麼從來都不搭話。

我媽看到了消息,但她依然沒有回復。

為什麼?

因為我媽不識字。所以即使看到大家聊得很嗨,她也不知道聊的什麼,看到有人@她,也不清楚對方說了什麼,更無從回復。

後來,表姐知道這個事實後,便呼籲大家在群里聊天盡情發語音,讓每個人都可以參與進來。

有了這個呼籲之後,我們的親戚群,一下子熱鬧了。

連之前從來不聊天不說話的姥姥姥爺,也突然變得話很多。

原因顯而易見,用了語音之後,他們不怕看不懂文字,不怕跟不上節奏,想說的話,也都可以暢所欲言了。

有時候,聽到親人說完一句話後哈哈哈的笑聲,就覺得很歡樂很溫馨。

情緒是會傳染的,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

屏幕上冷冰冰的「哈哈哈」三個字,永遠無法讓人明白對方是在假笑,乾笑,尬笑還是苦笑,而微信語音,則無法掩飾這種情緒,那些發自肺腑的快樂,都會通過語音,流入對方的心窩。

無論是不在身邊的父母,異地的戀人,還是很久不見的朋友之間,語音,於對方來說都是一種更生動,更有感染力,更能溫暖人心的慰藉。

知乎上曾有人問:用微信語音就是情商低的表現嗎?有個回答我很喜歡:

不分場合使用微信語音是情商低的表現,而單純的使用微信語音,並不是。

對中老年人來說,手機打字效率低,使用語音功能無可厚非。

好友之間語音,更是能直接第一時間從聲音里聽出彼此的喜怒哀樂。

現在,如果我碰上了不方便打字的情況,都會提前問對方一句:方便聽語音嗎?

對方如果回答可以,我們迅速的做交流,效率反而更高。

所以「使用微信語音是情商低」和「買刀就是為了殺人」一樣,是缺乏最基本邏輯的體現。

當使用語音被不分青紅皂白地扣上沒素質,低情商和沒文化的帽子,或許,這並不是修養的提升,而是認知的退步。

說白了,打文字,並不意味著有修養,發語音,也並不意味著沒道德。一是要看場合,二也要看我們心裡是否排斥與自己溝通的那個人。

畢竟,對於一個很在乎的人,我們都是恨不得時時刻刻聽到他的聲音的。

圖片來影視劇截圖

作者簡介:握書姑娘,寫手圈最會拍照的偽文藝,攝影界最會寫字的美廚娘。夢想執筆走天涯,歸來仍少年。微信公眾號:握書姑娘。本文首發於卡娃微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託啦學妹 的精彩文章:

一段感悟人生的話語配圖
晚安心語:比起怒罵,沉默才是最徹底的失望

TAG:拜託啦學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