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大學》:慎終如始 知其本末

《大學》:慎終如始 知其本末

導讀

我國古聖先賢早就意識到了始終、本末對於成功的重要性,並對其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說出了一些萬古不磨的真理性言論。如老子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詩經·大雅·盪》的作者意識到始終與堅持的艱難性,於是說出了「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以警醒世人。

現實社會中,人們做事情往往開始時雄心萬丈,但很少能堅持到終了。所以說,善始容易,而善終難

《大學》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有的事物都有根本、枝末、開始、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我們可以從中拈出「慎終如始、知其本末」這八字方針。這不起眼的八個字,正是成功者的法寶。

孟子曾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做一件事情就像是挖井一樣,如果挖到六七丈深還見不到泉水,仍然是廢井一口。

如果中道而廢,所有的努力都將前功盡棄。反之,堅持到底,勝利可期。

常言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時至今日,我們也經常說,做事情有始有終、分清本末。我們的失敗往往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是因為沒有堅持到底的決心與毅力。

很多時候我們距離成功只能一步之遙,因為不能始終一貫,畫地為牢、自我設限,導致功敗垂成、功虧一簣。

在做事情之前要以冷靜的頭腦、嚴肅的態度進行深思熟慮,反覆告誡自己要謹慎面對一切問題,對待結束要像開始時一樣,始終如一,這才是最大的吉利。

人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開始與結束,可以將他們看作是相互應合的儀式。而成功者總是將始與終看作是一個封閉的圓環,用統一的標準與法則,以隆重而盛大的儀式感去應對、治理萬事萬物,從始到終,周而復始,從不懈怠。

人君知本末終始之道,可成就盛世偉業。唐太宗納諫慎終如始、終始如一,成就大唐貞觀盛世。唐玄宗以開元盛世始,但不能慎終如始、終始如一,終成天寶亂世悲局,成為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之所以難以突破,不也正是本末終始之道一直起作用的結果嗎?

人臣知本末終始之道,可輔佐明主,成就個人事業。宋代蘇易簡以文章名滿天下,二十二歲那年皇帝欽點為狀元。《宋史?蘇易簡傳》中記載,他曾以終始之道諫當時的皇上。

話說有一日,蘇易簡在宮中試驗欹器。這是一種非常注重平衡的器皿。當它空著就會傾斜,灌入一半水就會端正,灌滿時就會傾倒。

皇帝聽說他在試驗這種器物,很好奇,想拿來玩玩。結果蘇易簡藉此機會啟奏皇帝說,「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願陛下持盈守成,慎終如始。」

太陽到了正午就偏西,月亮盈滿就虧缺,器物裝滿了就會傾覆,事物繁盛後就將衰敗。希望陛下能保持已成就的盛業,將開始與結束同等對待。皇帝對他的回答很滿意,對他信任有加。

慎終如始、知其本末完全可以作為我們生活與事業的指導思想。以之為人,以之做事,以之交友,以之處變,無所不宜。若事事遵循這八字方針,必得成功之妙用與大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菜根譚》:責惡勿太嚴 教善勿太高
王夫之談教育:「時」與「習」、「知」與「行」相合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