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小兒推拿精選6招:月嫂掌握這6招足矣!手把手教你

小兒推拿精選6招:月嫂掌握這6招足矣!手把手教你

精選推拿6招

根據小兒陰陽穴位的特性及自身體質特點,採用穴位推拿方式,幫助寶寶防病保健,增強抵抗力。推拿很系統很複雜,我們一般只需掌握這6招。

哪些孩子適合做推拿

1.免疫力低下,反覆感冒的孩子。節氣期間最易病邪犯肺,所以需要推拿增強肺功能。

2.慢性疾病需要調理體質的孩子。如:慢性鼻炎、腺樣體肥大、疳積、厭食、腹瀉疾病。

3.需要保健的孩子。上醫治未病,預防永遠大於治療。

對於體制較弱,抗寒能力較低的小寶寶來說,姐妹們早晚一定要盯緊給寶寶適當增減衣服。

簡單全面的6招小兒推拿手法

一、摩腹:專門解決腹部問題

手法:將掌心放在孩子腹部,做順時針摩腹50次,再做逆時針摩腹50次。

作用:摩腹可以幫助孩子消化,如果小孩腸鳴脹氣、口氣酸腐、放屁臭等等腸胃問題,都可以給小孩摩摩腹。

溫馨提醒:

以寶寶舒服為主,才能好好預防疾病的發生。姐妹們一定不能只順揉腹!天天順時針摩腹,很可能導致寶寶氣虛。

二、捏脊:食欲不振就找它

位置:位於後背正中,整個脊柱。

作用:適用於一切虛弱之症,尤其消化道病症。保健作用就非常大,能把五臟六腑的氣機疏通一遍,可以讓孩子長的高,吃的飽,睡的香!

溫馨提醒:

捏積要從下往上捏,對陽虛氣虛體寒孩子效果好,適合早晨和上午捏。下捏則適合一些陰虛嚴重,積食、發高燒等實熱的孩子。

三、推脾經:脾胃問題就找它

位置:位於拇指橈側緣指尖至指根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拇指指腹從孩子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由指根向指尖直推為清。

作用:如果寶寶脾胃虛弱,姐妹們就可以用補法給寶寶按摩;如果小孩有痰、便秘、嘔吐等癥狀,一般用清法;如果姐妹們只給寶寶做保健,一般用清補法,來回推就好了。

四、按揉足三里:專治消化系統疾病

位置:足三里位於小腿外膝眼下四橫指(用小兒的手取),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

手法:用拇指指端著力按揉30-50次。兩側都要按。

姐妹們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先試一試,當脾胃有問題,有腹疼腸鳴的時候,都可以用足三里這個穴位來進行調理。

五、清胃經:讓孩子吃嘛嘛香

位置:胃經在手掌面拇指第一節掌骨橈側面。

溫馨提示:

經常按摩可以緩解小二嘔吐,與板門穴功能相近,但板門還能通調三焦之氣之功。

六、揉板門:脾胃之門

位置:板門穴,位於肌肉豐厚處,姐妹們可以用揉法,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滯,也可用捏擠法,治食積化熱、大便秘結或下利稀黃。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運達上下之氣。常用於乳食停積、食欲不振、腹瀉、嘔吐等症,多與推脾經、運八卦等合用。

作為月嫂,我們不是醫者,我們只需掌握簡單的推拿原理與手法,協力為寶寶健康保駕護航。因為推拿是中醫用手在人體上按經絡、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進行治療的一門學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粹針灸文化 的精彩文章:

灸後出現這些癥狀,千萬別停灸!
頸肩問題總不好,可能是這裡「寒氣」沒有化解

TAG:國粹針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