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寶應秦氏一族的來源,知道嗎?

寶應秦氏一族的來源,知道嗎?

原標題:寶應秦氏一族的來源,知道嗎?


秦」,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8位。據2003年國家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地區秦姓人口300餘萬,約佔全國大陸地區人口的0.26%,在所有姓氏中排名第78位。其中,四川、河南、廣西、江蘇秦姓人口較為集中,約佔全國秦姓人口的54%。


寶應

有一支秦氏族人,據記載,他們的祖先於明末遷至此地,繁衍生息。昨天,市民秦世亮通過一本《秦氏家譜》向記者講述了自己一族的來歷和繁衍生息過程。



秦姓分別源於嬴姓和姬姓


寶應秦氏是秦始皇后裔

秦世亮告訴記者,秦姓有兩個主要源流,分別源於嬴姓和姬姓。


「一是源於嬴姓,是少昊金天氏的直系後裔。少昊的裔孫伯益後人、非子的封地於秦。秦始建於雍(今陝西鳳翔),其後,國都多次遷徙。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秦穆公橫掃十二國,在西戎初步建立起霸業。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國力逐漸增強,並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成為戰國七雄之首。公元前227年秦王政縱橫捭闔,吞併四方,最終滅掉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滅後,王族子孫遂以國名為姓氏,稱為秦氏。這便是陝西秦氏,伯益從而也就成了這一源流秦氏族人的得姓始祖。」


「二是源於姬姓,周武王時,其弟周公旦被封魯(今山東曲阜)稱魯公。魯公後因輔佐周王留在了周都,兒子伯禽接封魯國,其裔孫中有一支食邑於秦,其後人以邑為氏,稱秦氏。」

秦世亮說,據家譜中記載,自己的家族因該是始於第一種,也就是秦始皇的後裔。


躲避兵禍明末遷至揚州


耕讀傳家桃李滿天下


「據譜中稱,我們的祖先原籍山西,明末之時戰亂不斷,祖先為躲避兵禍舉家南下,一直來到寶應,當時見此地民風淳樸、土地肥沃,便定居下來。其後的數百年間,家族不斷壯大,族人也因各種原因散落各地,如今只有我們這一支數十人還留在當地。」


秦世亮說,秦氏一族遷來寶應後,一直是耕讀傳家。「我們家族數百年來都維持著男耕女織的傳統,族中子弟年幼時便會進入家族學堂讀書,讀出一點成績的便繼續讀書,讀不出來的就種田。據家譜記載,我們家族數百年來沒出過狀元、進士等大人物,不過就算這樣,祖先依然認為後世子孫讀書能治愚,讀書為人生第一等大事,腹有詩書氣自華,做一個有修養、有學養的人,紙墨筆硯,書香不斷,薪火相傳,不辜負祖上希望。」

「我們家族在當地有名的,是先生出的多,也就是現在的教師。就拿周邊鄉親來說,很多人是我們家長輩教出來的學生。」秦世亮笑著說,「據說,從清代開始,我們家族便有了在當地教化鄉里的傳統,那時很多族人讀書考功名沒能考上,就在當地私塾教書,後來教書的人越來越多,基本每個大家族的私塾里都有秦氏一族的教書先生。現在看來,應該算是桃李滿天下了。」


家族傳家寶:孝、德、勤儉


幼時因碗中剩米粒曾被責罵


秦世亮說,自己家族的傳家寶就是孝、德和勤儉。

「一是孝,不僅是我們家族,相信幾乎所有家庭都非常重視。父母的養育之恩大過天,不孝之人天理難容。我們家族的孩子接受啟蒙教育的第一個道理就是要孝敬父母、長輩。這是做人之根本,你可以讀書不好、可以沒有才華,但卻不可以不孝,這是做人的根本。」


「二是德,這是做人的立足之本。我們家族出了很多先生,在過去,能成為先生,除了要有學問之外,能做好道德表率也是重要因素。這個道德包括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不做違法亂紀之事,只有先生自身德行過硬,才能給學生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德』這個字在我們家族已深入人心。」


「三是勤儉,這是家族傳承下去的重要因素。再富裕的家庭,如果鋪張浪費、驕奢淫逸,不會傳承很多代。我們祖先一直告誡子孫要勤儉持家。家族中的每家每戶每個人都有打補丁的衣服,家中孩子多的,都是老大衣服小了給後面的孩子穿。家中做飯也是剛剛夠吃,我記得小時候因碗中剩下米粒而被父親責罵,這些細節都是勤儉持家的體現,也是我們家族傳承數百年的根本。」來源 揚州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應跑團 的精彩文章:

TAG:寶應跑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