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歷史再次重演?46國反對俄羅斯,美國可以肆無忌憚了

歷史再次重演?46國反對俄羅斯,美國可以肆無忌憚了

原標題:歷史再次重演?46國反對俄羅斯,美國可以肆無忌憚了



此次的聯合國大會,否決了俄羅斯提交的一項重要決議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依靠其各自的優勢迅速成為了世界的兩個超級大國。雙方為了遏制對方的發展,分別採取的一系列不同的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影響深遠的《中導條約》誕生了。但是這些年來,美國卻希望退出該條約。據新聞媒體的報道,在近期舉辦的聯合國大會中,俄羅斯提交了關於維護《中導條約》的決議。但是在投票環節上,有美國、北約成員國等46個國家投了反對票,另有78個國家放棄投票。由此可以看出,美國退出此條約的意願已經越來越強烈。



美國在簽訂條約後大力發展海空基的巡航導彈


《中導條約》全稱為《美蘇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該條約的主要意圖在於銷毀美蘇兩國的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導彈、巡航導彈以及相應的發射器和後勤保障設施。值得注意的是,該條約對於空基和海基的中短程導彈並沒有做出限制。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在歐洲的中短程導彈力量相比於蘇聯其實還佔據優勢,但是在世界範圍內,美國對比蘇聯卻有巨大的劣勢。於是,為了遏制蘇聯的軍力,並使美國在未來可能爆發的戰爭上的常規戰場不受此劣勢的影響,美國希望與蘇聯共同簽訂《中導條約》。


「伊斯坎德爾」一般被認為是「奧卡」的繼承者


在該條約尚未簽訂之前,蘇聯在東歐部署了大量彈道導彈。為了應對蘇聯的這一舉動,北約通過了在1983年開始在歐洲部署數百枚新型導彈的決議,同時美國也開始了與蘇聯關於共同簽訂《中導條約》的談判。但是在最初蘇聯不同意簽訂該條約,隨後美國做出讓步,稱條約簽訂後蘇聯在歐洲的中短程導彈力量可以比美國強,但在世界範圍內雙方的中短程導彈數量必須相等。蘇聯的首都莫斯科位於歐洲,為了不讓莫斯科受到美國導彈更大的威脅,蘇聯最終於1987年同意了簽訂《中導條約》。



一件利器,因為一個沒有涉及到它的條約而被銷毀

該條約簽訂後,美蘇雙方都開始銷毀各自的中短程導彈。美國銷毀了「潘興-2」彈道導彈和陸基「戰斧」巡航導彈,而蘇聯則銷毀了「先鋒」和「奧卡」兩種彈道導彈。事實證明,在這場關於中短程導彈的博弈上,美國勝利了。「奧卡」導彈在蘇軍中編號為OTR-23,射程從300公里到500公里不等,原本這一系列不是《中導條約》規定要銷毀的導彈。但在簽訂時,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為了表示蘇聯的善意,將這個大名鼎鼎的導彈一同給銷毀了。



「潘興-2」導彈射程雖然達到1800公里,但它卻不太適合美軍的運輸體系


在1979年末,蘇聯開始入侵阿富汗打擊當地武裝分子。在這場戰爭中,有多種蘇聯武器成為了後來耳熟能詳的戰場明星,其中就包括「奧卡」導彈。在上個世紀,蘇聯軍隊是唯一將彈道導彈的運用發揮到極致的一支軍隊,蘇軍的「奧卡」導彈出現在了每一個戰場上,該導彈的發射受地形的影響較小,因此其擁有優秀的機動性能,對阿富汗武裝分子造成了嚴重的打擊。同時,該型導彈也經常取代蘇聯的空軍部隊,直接打擊阿富汗的機場目標。而在「奧卡」之上,蘇聯還有更強大的「飛毛腿」和「先鋒」導彈。


美國看到了蘇聯導彈的卓越表現,也看到了自己與蘇聯的差距,所以,美國急需抹平這樣的差距。在名義上,《中導條約》是一個對等的條約,該條約對簽訂雙方做出來相同的限制,要求雙方銷毀同類型的武器,但該條約的不對等之處在於條約之外的一些東西。如今,蘇聯已經消失,它的繼承者俄羅斯再也沒有蘇聯那樣強大的導彈力量,曾經能極大的限制蘇聯的《中導條約》現在極大的限制了美國。美國受此條約的約束,在軍隊體系化建設中缺少了陸基中短程導彈力量,於是,美國便想放棄這一條約。


同樣被蘇聯銷毀的還有「先鋒」中程導彈,曾被大量部署在歐洲


回想到二戰開戰前和二戰開戰前期,以英法為首的各國對德國的縱容。它們都認為德國掀起的戰爭是為了對付與他們矛盾重重的蘇聯,而英國同時又不願意看到歐洲大陸由法國一家獨大,在二戰前不斷對德國提供幫助以期德國能夠制衡法國。二戰爆發之後,法國還未怎麼出力便被德國亡國了,英國天天被來自歐洲大陸的德國導彈轟炸,後來與英美成為盟友的蘇聯,它的斯大林格勒也差點守不住了。


這次的聯合國大會之後,美國有極大的可能在近期擺脫《中導條約》對它的限制,「潘興-2」和陸基「戰斧」的繼任者也可能會出現。屆時歷史是否會重演,不得而知。


作者:97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解析 的精彩文章:

現代軍艦為何還要保留火炮?專家:有一種情況必須使用火炮
美軍也沒錢造艦了,355軍艦計劃要涼,美國大航母時代要終結了

TAG:軍情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