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得有一股「擰拉」勁|人民論壇

得有一股「擰拉」勁|人民論壇

懂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現在有一種打法叫「擰拉」。以往打球時搓、削、推等比較常見,現在往往對方球過來就直接上手擰拉,「擰」得帶勁、「拉」得有力,既好看又管用。擰拉成了乒乓球賽中的關鍵一招,也是高手過招時的制勝法寶。

得有一股「擰拉」勁|人民論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擰拉關乎輸贏,人生貴在「擰拉」。如果把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比喻成一場球賽的話,高低好壞甚至成敗輸贏也在「擰拉」。擰拉的好處是給自己擰出機會和主動,擰出幹勁和衝勁,擰出氣勢和鬥志。然而,也有一些人恰恰缺少這種「擰拉」精神,有的干工作要麼無精打采、疲疲沓沓,要麼束手束腳、畏首畏尾,精氣神不足。面對改革發展中的新問題新矛盾,沒有一股「擰拉」勁,是頂不上去、干不下來的。有闖的精神、冒的精神,「有一股子氣呀、勁呀」,這也正是「擰拉」勁的真諦所在。

擰拉是一種本領,得會「擰拉」。擰拉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技術,得下苦功夫勤學苦練才會有。現在有些人手裡頭都是一些「老技術」和「老套路」,好比打球只滿足於一般的「搓」「削」「推」,面對新的時代潮流和新形勢新變化,只知道「吃老本」,只會「念舊經」「哼老調」,不會「謀新篇」「唱新歌」,常常落入「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土辦法不能用」的窘境和尷尬。擰拉是一種自我突破和自我革新。「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只有不斷地勤學苦練,吃大苦、流大汗,不斷地戰勝自我、完善自我,才能為「擰拉」打下紮實基礎。不然「擰拉」就是一句空話,根本無從談起。

擰拉是一種勇氣,得敢「擰拉」。有擰拉本事的人,未必都有膽略放手擰拉,有的或因丟過分而變得謹小慎微、瞻前顧後起來,怕擰出台、怕擰失誤,有的還會變得不自信起來;有的則面臨強大的對手,懼怕在先,或面對風雲激蕩、瞬息萬變的賽場,膽怯害怕、裹足不前,眼裡只看到挑戰卻看不到機遇,只看到困難卻看不到希望,等等。俗話說:洗多碗的容易打碎碗。擰拉多了,出現些失誤是正常的事,大可不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人最寶貴的是不怕失敗和不忘失敗,最值得驕傲的是從成功中走出來和在失敗中站起來。特別是,兩強相遇勇者勝,在激烈的矛盾鬥爭中,在滾石上山、逆水行舟的改革大潮中,就得拿出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勇氣,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辦法。

得有一股「擰拉」勁|人民論壇

擰拉是一種技巧,得善「擰拉」。擰拉是有講究的,不是說每個球都可以隨意擰拉的,得把握好時機,擰拉出旋轉、節奏、角度和變化,這樣擰拉出去的球才有質量。有的人工作中習慣於憑經驗、想當然,決策時拍腦袋、承諾時拍胸脯,出了毛病和問題則拍大腿,最後拍屁股一走了之,有時甚至是來蠻的、動粗的。擰拉不是盲目蠻幹,得講科學方法,釐清可為、可不為和不可為的事情,按規律辦事、實事求是辦事。

擰拉的球很旋轉,「擰拉」的人生更出彩。擰拉是強者的身姿、勇者的風采,是一種責任擔當和英雄氣概。學會擰拉、敢於並善於擰拉,多一點「擰拉」勁,便能「擰拉」出新天地、新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