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三十歲不到就敢和曹操打赤壁之戰,為何在老年時卻昏招頻出

孫權三十歲不到就敢和曹操打赤壁之戰,為何在老年時卻昏招頻出

在三國後期,孫權在晚年的時候。就開始做很多昏頭的事情。這和他青壯年的時候是完全不同的,他在30歲不到的時候就敢以弱勢兵力和曹操打赤壁之戰。但是在晚年的時候,他的昏招卻是越來越多。

這一切還得從太子的死開始說起,三國演義並沒有記載這段歷史,但是在公元214年的時候,當時太子孫登在33歲的時候突然病逝,這對於孫權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要知道太子就是準備要當皇帝的,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為了當這個皇帝,孫權可是準備了很長時間,現在的富二代們接手家族生意,不可能等到自己父親退休了再去接,而是在之前就已經經過歷練了。所以孫登也接受過很多歷練。

可以說孫權為了自己的這個兒子是煞費苦心,而他剛剛被封為太子的時候,和他一起讀書但都是當朝高官的子孫。這些人在都是東吳的高官,未來也將會下一代的朝廷棟樑。可以說對於太子孫登來講,登基這種事情就是萬事俱備,只欠時間了。可惜他爹還沒死呢,他就自己先走了。

這就給孫權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麻煩,就是接下來誰來當太子,孫權不只有一個兒子,但是孫登是在裡面最出色的,兄弟也不會有非分之想。但是在他死了之後,就另封了一個太子,而更重要的事他還有一個一母同胞的弟弟,這個弟弟雖然名義上不是太子,但是和他享有一樣的待遇。有老臣建議孫權現在趕緊要先挑出一個來,不然會朝綱大亂,但是孫權沒聽。

就這樣,這場太子之爭就變成了政治鬥爭。而孫權有一個公主叫全公主,而這位全公主因為得罪了太子,所以就不停的給他找麻煩。而偏偏孫權還非常聽這個公主的話。於是就這樣,雙方便開始因為這些爭執而導致朝廷陷入停擺。安公主雖然和太子不對付,但是和太子的親弟弟,也就是另一個想要當太子的人。關係其實也不怎麼好,如果自己幫助他成功了,最多也就是錦上添花,得不到什麼巨大的功勞。於是這個長公主就想到了另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後來的太子孫亮。在全公主的幫助下,這個傢伙最終還是成功上位。

可以看出來孫權在政治鬥爭中,他沒有做到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他如果早早的就斷了其他人的念想,那麼朝堂也不會因為奪嫡而導致陷入癱瘓。實際上孫權這樣的做法,是所有老年人都會做的,因為人一老就難免會變得嘮叨,他們總喜歡能聽自己嘮叨的那些孩子。像那些大領導他們往往在年紀大的時候,最喜歡的下屬就是能一起陪著自己追憶往昔的這些下屬,他們知道過去的日子已經回不去了,只能靠著追憶來維護最後的尊嚴。和珅為什麼得乾隆喜歡,除了能做事外,還能聽他嘮叨。孔子曾說過,老而不死是為賊也。並不是說老年人活著就是在浪費社會保險金,而是說如果讓老年人掌握了權力,那麼就容易變成禍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茗茶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的侍衛,從不稱呼蔣介石為委座 而要稱之為先生
長征有多艱難,三百米就犧牲一個戰士,卻依然擋不住鋼鐵洪流

TAG:史海茗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