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對俄軍事挑釁事件又會重演?只不過,這次可能發生在北極

對俄軍事挑釁事件又會重演?只不過,這次可能發生在北極

作者:老兵

因意識形態截然相反、對全球領導力的爭奪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美國長期以來就站在了俄羅斯的對立面,對俄羅斯施以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全方位的遏制與圍堵。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以後,更是將俄羅斯正式定位於美國的「戰略對手」。最近,一西方媒體根據當前美俄博弈的態勢作出了一個十分中肯的預測,稱美國極有可能在北極對俄羅斯發起軍事挑釁。

12月23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據德國網路雜誌《TELEPOLIS》刊登文章認為,如果美國積極著手在俄羅斯海岸附近的北冰洋地區保護自由航行的話,那麼諸如此前在刻赤海峽發生的烏克蘭惡意挑釁俄羅斯的事件就可能會重演。在該雜誌發表文章的作者對此作了進一步分析,他表示,俄羅斯方面從2013年開始就致力於在北極地區增加軍事存在,迄今已經在那裡建立了多個海上及空軍基地,而且還正在加緊製造與徵調破冰船。然而近幾年以來,美國甚至是許多北約國家也在不斷地聲索自己在北極地區的「權益」。

其實《TELEPOLIS》雜誌分析得頗具情理。因為美國的確正在越來越重視北極地區的戰略地位,已經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要在該地區部署軍事存在的慾望。同時美國還對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軍事部署及軍事活動提出異議,一直堅稱北極只是俄羅斯「有爭議的領土」。根據俄羅斯勇悍的民族個性,如果美國真的在北極作出實質性的主權聲索活動,俄方還真是不惜作出如同不久前在刻赤海峽附近那樣的激進措施的。由此,軍事挑釁事件在美俄兩個大國之間上演並非是不可能的。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是奉行全球戰略與全球霸權的國家,它對於全球各地區戰略地位的審視還是很具有眼光的。北極地區可說是一個全球的戰略制高點,從該地區出發,能以最短的直線距離而分別將歐洲、俄羅斯、北美呈輻射狀態連接起來。只是鑒於北極地區極寒的氣候特徵,若在北極開闢航道是鮮有可能性的。然而隨著全球氣候的升溫,對於北極航道開通的可能性已經是越來越大了。因此,美國也越來越表現出了對北極地區垂涎欲滴的樣子。

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口頭上不相信「氣候升溫」,還毅然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但美國並沒有因此而忽視北極航道的重要性,並且還積極表現在了行動上。如早在今年3月上中旬之交,美國就攜其歐洲鐵杆盟友英國一起各自派出一艘核潛艇駛入北冰洋,並共同舉行了長達5天的聯合演練。顯然,美國是在以此向俄羅斯表明,自己有在北極附近發起軍事行動的能力,可說是已經在開始對北極地區露出獠牙了。

此後隨著北約在北歐加緊舉行史上最大規模的「三叉戟」聯合軍演,美國再次在北極地區活動頻頻。在此次軍演前夕的10月18日便傳出消息,美國海岸警衛隊派出「卡特·希利」號破冰船遠赴北極,而且還公然聲稱是為「為海軍研究處研究北極層化海洋動力學議題」。簡而言之,這其實就是在為美國在北極地區部署海軍力量而創造條件,或者說是為美國擁有在北極的軍事存在而打前站。

接著在10月27日又傳來一個對俄羅斯十分不利的消息,美國居然要創新啟動在冰島的一座反潛軍事基地。這無疑是在對俄羅斯在北冰洋冰層下面強大的潛艇部隊打主意。另在11月9日,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艦隊更是大搖大擺的駛入北極圈內。綜合美國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來看,對北極地區的覬覦之心可謂是昭然若揭。俄羅斯自然也到了要正式應對的時候了。

事實上,俄羅斯強大的北方艦隊早就在北冰洋嚴陣以待,並且最近以來也在加緊北極地區的防務事宜。近在12月3日,一批道爾-M2D防空導彈系統已被運往北極冰原進行部署。到了12月15日,俄羅斯空天軍無線電雷達部隊司令安德烈·科班就發布消息稱,該部隊已經在著手在約瑟夫地群島、北地群島、新地島、新西伯利亞群島以及弗蘭格爾島等地都建設監控基地。不僅如此,早前於蘇聯時期在北極地區設立的13個空軍基地也將被恢復,而且已經列入了軍事建設的計劃之內了。可以說,對於北極,俄羅斯已在攻防兩端正在加緊軍事部署。

美國對北極地區的戰略企圖已經在啟動,這顯然是不可逆的。而俄羅斯也絕不會對北極這一自家的後院撒事不顧。因此隨著美俄兩國在北極地區軍事活動的加緊進行,雙方是不可能避免發生在軍事方面的碰撞的。屆時,如同《TELEPOLIS》雜誌所預測的,一場危險性遠大於俄烏刻赤海峽挑釁的事件將極有可能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俄烏邊境突現大殺器,雙方再不收手,後果無法預料!
特朗普簽署法令,成立太空司令部,這是要拉開新一輪軍備競賽?

TAG:第一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