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茶餘故事

茶餘故事

  茶餘故事(一)

我要說的是小人物「茶痴」的故事,我沒有接觸過大人物,無法看到大人物的茶餘飯後,因為自己也是小人物,喜歡喝茶,況且是地道的潮汕人,喝茶或許是潮汕人的專利。耳濡目染,熏陶滲透,自然也就成了愛喝茶的人,自然的就聽到許多茶餘故事。

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唯有「茶」不圍鍋台轉,是潮汕文化最有特色的一項。在潮汕地區,喝茶時有很多話題,邊聊邊喝茶時自然就會聽到很多故事或自己見過的小人物與茶的故事,姑且信手錄下。

第一個是「茶痴」的真人真事:解放前,老家有一愛茶人,姑且把他稱陳三,有文化,算盤頂呱呱,常於鄉里做「中人」(裁決的職業)。喜喝茶,善喝茶,家中余錢全部用來買茶葉,沒錢時便賣地,幾年下來,家中二十多畝地都往喝茶而去,子女時有怨言,但也無奈。解放後,鄉里定家庭成分,因無田無地被定為貧農,沒有禍及子孫。喝茶喝出了逃避命運的結局。聽說此茶痴活到九十多歲,無疾而終,蓋棺定論時是此人福蔭子孫。

原來喝茶在特定的時代成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一項美事。

我要說的第二個「茶人」是我的親戚。他應該還不算「茶痴」的份。我的這個親戚清清白白的活了一世,即使在他風光之時也待人一絲不苟的,就說他與茶相關的吧。

親戚退休後沒有與任何人交往,日常生活是夫人打理,每天的嗜好只是喝茶看報看小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到他家時發現他每天都用一個很小的壺泡茶,只見親戚用一茶匙小心翼翼舀出茶葉,放入小壺中,一套工夫茶的程序之後,便喝上了純正的潮汕工夫茶。聊著聊著便知此壺的年齡比我多了幾十倍,而且是紫砂壺,應該算是古董,是他的祖上留下的,不管是什麼茶葉,即使是廉價的茶葉,只要一用此壺來泡,茶味必不一般。我喝過此壺泡的茶,的確滋味很不一般,不管是什麼茶葉,有悠長的餘味,據說是養了幾百年的茶味,茶壺的裡層,已經幾百年沒有刷洗過,幾百年的養壺滋味是不同的。於是,每次我去拜訪,就帶上什麼安溪鐵觀音、鳳凰單樅等等類型的好茶,去的次數多了,我才發現他只泡潮汕當地的綠茶,其他的茶種一概束之高閣。

有一次我發現茶壺用鐵絲線纏了幾圈,一問,才知親戚的姐姐過九十大壽,親戚就讓夫人去,夫人覺得應該兩人一起去,於是把茶壺藏起來逼著他出門,不小心弄得茶壺破損,只能用鐵絲網補救了。子孫們都想給他重新買一把壺,可是他一概拒絕。我也曾表示買一把正宗的宜興紫砂壺給他,也遭到拒絕,理由是沒有任何的茶壺能泡出那種歲月的味道。於是大家只好作罷。

前幾年親戚過世了,也是九十高齡,據說他的那把裂了的紫砂壺成了傳家寶。

第三個「茶痴」是我姨媽的婆婆,世間「茶痴女子」較少,我沒有見過,她的故事是聽姨媽說的。

姨媽的婆婆上一代是大戶人家,她自小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後來家道中落,日子是緊巴巴的。可是她留存了一項愛好便是喝茶。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擦洗茶具,把茶具洗得一塵不染之後就沖泡茶喝,雷打不動的習慣,出嫁後亦如此,後來生了姨父也如此,孩子早晨哭得震天響她是不會去抱孩子的,必須等她的晨間那泡茶之後才開始一天的生活。

後來當了婆婆,姨媽生了三個孩子,她的習慣一如既往,不管姨媽如何抱怨,孫子哭得多吵人,她的習慣依舊。

文化大革命時她的這個「習慣」被說成是「資本主義情調」,茶具也被沒收,沒茶喝了,她曾經想尋死,後來是她的丈夫偷偷的用廉價的茶具偷偷讓她泡茶喝,才打消這一念頭的。

也許骨子裡的東西是一種烙印。有人說「三代才能出貴族」,或許姨媽的家婆是在堅守著永遠的「大戶氣質」。

小人物的故事是那昨天的事,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裡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像一朵朵小小的浪花,時而跳躍,時而轉瞬即逝,僅此而已。

——寫於2015年7月


拍攝:蘭子 自拍

寫作:蘭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從文藝談父母
深秋樹上的最後一抹紅色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