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歐洲國家真的拒絕轉基因嗎?

歐洲國家真的拒絕轉基因嗎?

文 / beirio


由中國出口轉基因食品遭歐洲國家退貨說起:

一、中國出口轉基因食品遭歐盟退貨了?

由於中國米製品頻頻被歐盟查出含有轉基因成分,2012年歐盟委員會發布了《對中國出口大米製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採取緊急措施的決定》。根據該決定,歐盟將對中國米製品實施史上最為嚴苛的入境檢查,將對中國米製品採取強制性轉基因成分檢測,並以退貨和銷毀處理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

2017年義大利通過RASFF(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通報我國出口粽子不合格,並拒絕進口,原因是檢出轉基因成分。

無獨有偶,2017年6月1日,保加利亞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米線不合格,並拒絕進口,原因也是檢出轉基因成分。


二、中國出口的食品里為什麼會查出轉基因成分?

中國並未批准種植轉基因水稻,為什麼中國出口的食品里會查出轉基因成分呢?我們推測原因無非是兩個:

第一,有意或無意之中使用了進口的轉基因大米(含糯米)。但是目前中國批准進口的轉基因作物僅是大豆、玉米、油菜、甜菜、棉花,並沒有大米(含糯米)

第二,有意或無意之中使用了偷種的轉基因作物。我們一看到「偷種」,首先會想到這是違規的壞事;其次,很容易會想當然的認為偷種的作物一定是有害的,這種推測多數情況不會錯,然而轉基因領域卻有比較特殊——轉基因作物卻並不是因為有害而禁止種植

具體原因很複雜,簡單說就是產業政策和科學結論並沒有步調一致,已經確定非常安全的轉基因作物不能合法種植,造成現在「逼良為娼」的現象有星火燎原之勢。這就像已經竣工驗收合格,拿到質量安全合格證的樓房,卻得不到銷售許可證和房產證——於是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就造謠說這個樓房質量不好,住進去要塌,所以政府不讓賣。

例如:華恢1號轉基因水稻,早早拿到安全證書卻不能商業化種植。這很大部分要「感謝」國內反轉勢力對中國轉基因產業化的破壞——沒有他們造謠、誤導、煽動,中國也不至於變成現在這樣自己不能種植,只能大量進口的無奈局面。

不過,國家十三五規劃對轉基因產業化發展已有規劃,網路謠言是無法阻擋國家意志的,我們拭目以待,在此不進一步討論。


三、退貨的食品有多少轉基因成分?歐盟是如何檢測出來的?

歐洲多次拒絕進口中國轉基因食品,給人的錯覺是中國的轉基因大米非常之多、中國是世界上因為出口害人的轉基因水稻退貨最嚴重、最醜惡的國家。那麼這些歐盟退貨的食品有多少轉基因成分?答案是中國出口的大米中每10000粒大米中混雜的轉基因大米不超過10粒,但在歐洲的檢測手段下,只要10000粒大米中含有1粒大米就被退貨。

歐盟在2011年專門針對中國做出規定:對來自中國的所有大米製品100%的檢查,要檢查的轉基因成分包括:來自蘇雲金芽孢桿菌的CAMV(煙草花葉病毒)的35S promoter(啟動子),來自農桿菌的終結子(NOS)和下列BT基因:CryIAb、CryIAc、和/或CryIAb/CryIAc。

歐盟要求中國對出口的大米在出口之前做轉基因含量檢測,保證沒有轉基因大米混雜在出口大米中。歐洲安排了一種只針對檢測從中國進口大米real-time PCR技術,這是一種靈敏度非常高的檢測BT基因的方法,其靈敏度高達1/10000,即10000粒大米中有一粒是轉基因大米他都可以檢測出來;而中國自己的檢測手段是常規的PCR檢測方法,比歐盟的靈敏度低10倍,即1/1000,或者說要10000粒大米含有10粒轉基因大米才能檢測出來。這就是問題的全部:

儘管中國出口的大米中每10000粒大米中混雜的轉基因大米不超過10粒,但在歐洲的檢測手段水平及其對中國的轉基因大米零容忍情況下,只要10000粒大米中含有1粒轉基因大米就被退貨。

歐盟這種萬分之一的檢測標準是專門針對中國的轉基因大米制定的,對美國執行的是千分之一的標準(但往往對美國企業並不執行,即使檢查出含有轉基因成分也不處理),這就是歐盟專門針對中國大米出口所設計的貿易壁壘,目的是提高貿易壁壘,壓制中國企業。

四、歐盟退貨的借口不是不安全,而是標識不一致

中國並未批准種植轉基因水稻,所以出口的大米標識上寫的是非轉基因品種。但是可能由於偷種的緣故(說明了農民對轉基因的喜愛),實際出口的大米裡面混入了轉基因品種。這就造成標識與實際產品不一致的問題,因此歐盟退貨是合理的必然結果。這和轉基因是否安全一點關係都沒有。實際上歐洲每年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數千萬噸,轉基因玉米數百萬噸。


五、歐洲人吃轉基因食品嗎?當然吃!大量的吃!

歐盟對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大米製品進行退貨,於是國內一些人造謠歐洲人不吃轉基因,比如崔永元還故作憤慨的說「歐洲人是人,中國人就不是人了嗎!」。

歐盟真的對轉基因說「不」了嗎?實際上,歐盟批准很多轉基因作物上市,歐洲人一點也沒少吃轉基因食品。

1996年,第一批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從美國運到歐洲,由此開始轉基因在歐盟的發展生涯。

1998年,歐盟批准了轉基因玉米MON810在歐洲種植和上市。MON810玉米也是歐洲種植最廣泛的轉基因作物。

2010年,轉基因土豆第一次在捷克、德國和瑞典大規模種植。

2012年,6個成員國在種植轉基因玉米,包括:捷克、波蘭、葡萄牙、羅馬利亞、斯諾伐克以及西班牙。

2013年西班牙、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5個國家種植轉Bt玉米面積14.8萬公頃。

2014年,歐盟委員會又批准了新型轉基因玉米的種植。ISAAA發布的數據顯示,歐盟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43016公頃,特別是西班牙採用率達到創紀錄的31.6%,其種植的Bt玉米占歐盟總面積的92%。

2015年,歐盟進口大豆約1600萬噸、玉米3000萬噸,其中轉基因大豆佔90%以上,轉基因玉米的比例約佔10%。

2016年,歐盟4國繼續種植超過13.6萬公頃的轉基因玉米:西班牙、葡萄牙、斯洛伐克、捷克,比2015年的大幅增加了17%。

歐盟數據顯示,自2018年7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達成協議以避免貿易戰以來,美國已經取代巴西,成為歐盟最大的大豆供應國。不久前,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白宮達成的協議中承諾將購買更多美國大豆,作為避免美國對進口歐盟汽車徵收威脅性關稅的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數據顯示,在截至9月中旬的12周里,歐盟進口的美國大豆達到147萬噸,占歐盟進口大豆總量的52%,較去年同期增加133%。預計到2026年,歐洲將每年進口1億噸,主要為轉基因成分。

雖然歐盟國家種植的轉基因作物種類很少,但是在食品市場上流通的轉基因作物就多得多了。目前,歐盟已經是轉基因作物的消費大戶,從未產生任何健康或環境問題。歐盟一共批准了22種轉基因玉米上市可以作為食物使用。另外,歐盟已經批准了多種轉基因大豆、甜菜、油菜、土豆。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數據顯示,歐盟已經批准了12種轉基因油菜、13種轉基因棉花、50種轉基因玉米和15種轉基因大豆的上市許可,這可比中國48個產品多了很多。歐洲也是轉基因產品進口和食用較多的地區,每年進口玉米400萬噸、大豆4000萬噸左右,進口產品中大多含有轉基因成分。

值得澄清的是(網上有謠言說歐盟轉基因食品不是給人吃的,而這個謠言來源於崔永元),被批准在歐盟國家上市的轉基因作物中,極少有隻能作為飼料或是工業原料使用的,絕大部分轉基因作物都可以作為食物使用。

大豆和玉米是烹調油和甜味劑的重要來源,說歐洲人不吃轉基因食品是不現實的。事實上,時至今日,要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找一個沒有吃過轉基因食品的人都難於登天。

批准上市的轉基因產品都是安全的」,這一結論早就成為全世界科學界的共識,沒有任何爭議。科研工作者在另外一篇文章裡面做了一個簡略的計算,指出:

全世界大約有數百萬名科研工作者支持轉基因。

SCI和《自然》《科學》等頂級期刊,支持轉基因的論文超過100000篇;而質疑轉基因的論文僅為數十篇,並且絕大多數作者後來都承認實驗方法有缺陷等學術不規範問題,或者因為偽造數據被撤稿。

世界毒理學學會、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科學理事會、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歐洲委員會、美國科學促進會理事會、歐洲食物安全中心、美國國家科學院、巴西國家科學院、英國環保部等30多個權威機構,通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和實驗,一致判定:轉基因食品目前在國際上都經過了嚴苛的風險評估,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比傳統食品更多的風險。


六、歐盟對轉基因的政策是什麼樣的?

由於政治宗教文化等原因,歐盟是對轉基因作物及其產品管理最為嚴格的地區之一,27個成員國的轉基因食品、飼料以及進口申請統一由歐盟食品安全局(ESFA)負責審批。2014年12月,歐盟委員會發布聲明,一致同意「在成員國境內限制或禁止轉基因作物栽培,無須依據歐盟風險評估結論,最終決定權交由具體成員國」。在外界看來此舉是歐盟「將轉基因作物種植權下放」,但同時還意味著,第三國在向歐盟出口轉基因產品時,要經受進口成員國基於本國實際和民意所設置的政治壁壘的考驗,而不是安全與否的科學考量。2015年1月,歐洲議會通過了「允許歐盟成員國在本國限制或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法令。

對於市場上的轉基因產品,歐盟採取溯源管理體系和強制標識制度。歐盟規定含有轉基因成分超過0.9%(標識閾值)的產品必須從始至終在標籤上標出「基因改良」或「加工自某種轉基因作物」的字樣。


七、歐盟內部對待轉基因的分歧

2008年,希臘和匈牙利以MON810轉基因玉米有可能破壞環境為理由,禁止了這種轉基因作物。歐盟食品安全局隨後再次對MON810進行了評估,並認為希臘和匈牙利的轉基因禁令是不合理的。

2009年,德國政府同樣以對環境存在潛在威脅為理由,禁止了MON810轉基因玉米。次年,一項系統分析研究顯示德國政府的決定並沒有科學依據,政府決策再次站在了科學的對立面上。

歐盟並非鐵板一塊,其實各個成員國沒有對轉基因作物的態度達成共識。在某些歐洲國家,一些反轉基因組織的能量相當強大,他們不斷地運動,試圖影響政府的決策。歐洲國家對轉基因作物的態度分為3類:

1是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代表,持積極開放的態度;

2是以法、德、瑞士等國為代表,其態度搖擺不定,解禁的呼聲逐漸高漲;

3是奧地利、希臘、盧森堡和匈牙利等國,轉基因作物種植仍然被暫時禁止,但是已經開始出現鬆動跡象。

贊成和反對轉基因作物國家間的分歧限制了EFSA的評估決定。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贊成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希望解鎖審批流程,並允許更多作物進入歐盟範圍。但德國、法國和奧地利等「反轉國」希望能夠禁止這種作物出現在其領土範圍內,即便EFSA認為它們是安全的。

在歐盟,轉基因生物的註冊審批根據不同的用途是區分開的,尤其是在轉基因作物的培育上存在很大的爭議。一些成員國允許培育轉基因作物,而另一些成員國則禁止培育。儘管有多數歐盟國家對轉基因品種的種植持謹慎態度,但歐洲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卻一直保持增長態勢。


八、歐盟對轉基因保守態度的原因是什麼?

1、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

上帝創造了一切生物,基因乃上帝所賜,人類不應隨意改變。但是可笑的是他們並不反對雜交育種技術,而且他們不明白,人類幾千年來對生物基因不斷進行擇優汰劣,如今餐桌上幾乎見不到物種在自然界的原始形態了。

歐洲宗教勢力根深蒂固,保守一些可以理解,而中國作為無神論國度,近年來竟然也有一些宗教界人士妄言國家轉基因政策,令人不可思議。

2、「綠色恐怖組織」勢力

「綠色恐怖組織」是歐洲一股強大的勢力,歐盟各國政府和民眾確實受到形形色色的勢力或利益團體的左右,如綠黨、動物保護主義者、有機產品生產者等。在歐洲有大量的非政府組織(NGOs)利用消費者對於轉基因生物的態度成功的反對了轉基因食品。

這些「綠色恐怖組織」不僅反對轉基因技術,還打著自然環保的旗號反對核電等其他他們搞不懂的科技。

3、自然條件相對優越

歐洲用世界30%的耕地養活著9%的人口,農產品生產和供應充足,沒有必要推廣轉基因作物。

4、決策體制弊端和政治影響

目前歐盟一些國家的轉基因政策的決策體制存在弊端,並不是以科學、事實為依據制定的,和是否安全無關,而更多的是基於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有時會由於政黨輪替或為爭取某部分人群的支持而改變,如,法國、德國和波蘭原本已經批准轉基因玉米品種種植,但後來上台的政府因需要綠黨的支持,又暫停了對轉基因品種的種植許可——即使明知道是安全的。

5、需求導向

如處於南歐地區的西、葡兩國蟲害較重,種Bt轉基因玉米的積極性就高,而其他一些西歐、北歐國家沒有嚴重的蟲害問題,就沒有感受到種植轉基因品種的必要性。

6、產業保護政策

對自己處於優勢的轉基因品種較容易得到批准,且敢為天下先。如,馬鈴薯是歐洲人的主食之一,德國人均每年消費70千克馬鈴薯。1989-2010年間,歐洲國家有293例轉基因馬鈴薯的田間試驗申請,其轉基因性狀包括抗病毒病、抗真菌病、抗線蟲和改變澱粉成分等。其中德國艾格福(AgrEvo)公司培育的改變澱粉成分的馬鈴薯(Amflora)得到歐盟批准進行商業化生產,並已在德國、瑞典和捷克種植,僅限於工業化加工使用。這是世界上首例被批准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馬鈴薯。

7、消費者缺乏信心

儘管歐盟科學界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認知較為清晰,但由於過去瘋牛病的流行以及可口可樂遭二惡英污染等食品安全事件,歐盟消費者對待生物產品的信心被大大動搖,非常容易被謠言誤導。

8、貿易壁壘工具

「含有轉基因成分」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貿易壁壘工具,中國深受其害。即使明知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歐盟一些國家也願意裝傻,其目的為的就是壓制中國企業,但對美國企業則「心慈手軟」。


九、脫離了政治宗教等干擾因素,歐盟食品安全局結論一致:安全!!!

技術風險評估由歐洲食品安全局作出,而風險管理,作為一個政治決策,則牽涉到常委會,委員會和內閣會議,所以受到的政治宗教等干擾因素非常巨大。

而歐盟食品安全局的評估主要是由科學家組成的,所以他們的報告受政治干擾的可能性最小,而歐盟食品安全局對於轉基因的態度在各方中是最堅定的。在所有上市的轉基因作物的報告里,歐盟食品安全局幾乎無一例外得做出相同的結論:這種轉基因作物和非轉基因作物一樣安全。


十、著名轉基因致癌謠言——法國塞拉利尼試驗是怎麼回事?

長久以來,歐洲都是反轉派的主戰場——這裡不僅有著世界上對轉基因態度最頑固的政府,而且還是諸多反轉謠言的發源地。一個最著名的轉基因謠言——法國塞拉利尼試驗,是怎麼回事呢?

2012年9月19日,《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誌發表法國教授塞拉利尼文章「農達(草甘膦)除草劑和抗農達(草甘膦)轉基因玉米的長期毒性」,得出轉基因玉米NK603致癌的結論。

權威機構早已徹底否定了塞拉利尼的研究結論。歐洲食品安全局指出,該研究結論不僅缺乏數據支持,而且實驗設計和方法存在嚴重漏洞:

(1)研究使用的大鼠是一種容易發生腫瘤的品系;

(2)研究未遵循國際公認的實驗準備與實施的標準方法;

(3)對於這一類型的研究,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要求每個實驗組至少需要50隻大鼠。該研究每個實驗組只使用10隻大鼠,不足以區分腫瘤發生是由於概率還是特別的處理導致;

(4)缺乏餵食大鼠的食物組成、儲存方式或其可能含有的有害物成分(例如真菌毒素)等細節。

法國國家農業科學研究院(INRA)院長Fran?ois Houllier在《自然》雜誌發表文章指出,這一研究缺乏足夠的統計學數據,其實驗方法、數據分析和結論都存在缺陷。

簡而言之,這樣預設結論、人為製造想要結果的「實驗」並不是科學實驗,就算給小鼠喂有機大米,也會得出致癌的結論。

2013年11月28日,《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誌發表聲明,決定撤回這篇文章,並強調該撤回決定是在對該文及其報告數據進行了徹底的、長時間的分析,以及對論文發表的同行評議過程進行調查之後做出的。

不過遺憾的是,歐洲已經撤稿闢謠達6年之久的老謠言,在中國依然熱度不減。崔永元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闢謠爛了的謠言重新拿出來,稍微變換一個字詞順序,就捏造出一篇新的謠言。

十一、不堪謠言繼續危害,歐盟正在積極反思錯誤的轉基因政策

歐洲轉基因的研發水平曾一度領先於美國,但之後態度趨于謹慎,目前已大大落後於美國。如今,歐盟正在反思錯誤的轉基因政策,一些成員國也在積極調整政策。

歐洲科學院科學諮詢委員會主席、英國皇家學會前副會長布林·西普(Brian Heap)在《自然》雜誌發表題為《歐洲反思轉基因:歐盟不能再節節敗退》的文章,對轉基因育種技術在歐洲的過去做了反思。他稱,歐盟一直在轉基因作物問題上採取限制約束的態度和行動,現在,歐盟應該按照科學依據,調整對轉基因作物的監管。

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業事務大臣Owen Paterson在洛桑研究所發表演講,公開表示歐洲正在錯失轉基因良機:「當世界其他國家都已搶先種植轉基因作物並從新技術中獲得收益時,歐洲正在冒著被甩在後面的風險。」他同時稱,反對轉基因「不道德」,並呼籲歐盟批准新的轉基因玉米種植。

2013年1月3日,英國作家,著名環保人士、曾經是反轉運動標誌性人物的馬克?林納斯(Mark Lynas),在牛津農業會議上發表了激情演講,並為其一直以來妖魔化轉基因的做法道歉。這被國際上許多媒體看作是英國及歐盟輿論界在針對轉基因問題的上一個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事件。林納斯現年45歲,大約在1996年-2000年期間,也就是林納斯二十多歲時,他是堅定的「反轉」人士,組織並參與了諸多的反轉運動,是歐洲最出名的反轉領袖。

按圖:林納斯演講現場。林納斯稱,他通過學習和研究,早已認識到,自己當年發起反轉的運動完全是出於「無知」。同時,他呼籲中國科學家在轉基因的問題上要向公眾發出自己明確的聲音,來說明農業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

在崔永元反對轉基因並開公司提供高價非轉基因食品之際,曾同為「反轉」旗幟的林納斯和崔永元走了一條不同的路,他為自己過去對轉基因的詆毀而道歉,並努力彌補自己的過錯。他說:「反轉更像是陰謀論,陰謀理論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在其中也有一定的『功勞』,但是我已經為此進行了公開的道歉,同時我現在的工作也在為解決這種陰謀論努力,希望能夠減少我在過去工作中帶來的一些破壞,且該工作已開展了有十年之久。」

20多位歐洲頂尖植物學家聯署了一份聯名信稱,在大多數歐洲國家轉基因作物被禁止進行田間試驗,這不是科學原因而是政治原因。公開信警示歐盟:如果仍不允許發展轉基因作物,歐洲農業的發展目標將遙遙無期。

作為歐洲科學院科學諮詢委員會主席及英國環境大臣,由於其身份及職責所在,布林?西普和歐文?帕特森的言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歐盟和英國的官方態度。兩位官員的上述言論,以及馬克?林納斯的「倒戈」行動,共同給出了一種強烈的信號,意味著反轉陣地中最堅硬的堡壘正在加速瓦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封聯名信是來自歐洲科學家的聯合反擊。歐盟的悄然覺醒,或許已經指日可待。

科教興國,科普先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蜘蛛媽媽也餵奶?
如何分辨轉基因玉米?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