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坦克僅5.4噸,卻造就二戰德軍的「無敵」,中國曾用它打日本

坦克僅5.4噸,卻造就二戰德軍的「無敵」,中國曾用它打日本

原標題:坦克僅5.4噸,卻造就二戰德軍的「無敵」,中國曾用它打日本


1920年前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吃了英國坦克虧的德國人,開始重視坦克這種戰爭新物種的研發,一名叫馮·西克特的德國將軍提出德國要建立自己的機械化快速反應部隊。


然而由於一戰之後限制德國發展的《凡爾賽條約》明確規定德國的軍隊,不準進行過度的機械化,所以馮·西克特將軍的建議一直被「冷啟動」。


即軍方「各路神仙」想法設法的藏著去推進,因而德國這個自我「機械化」的進展非常的緩慢,直到1933年德國的軍械署才壯起膽子向軍工單位亨舍爾、曼、萊茵麥塔、克虜伯、戴姆勒-賓士五家公司提出要生產屬於德國人自己的坦克。


且就算是到這個節骨眼,德國軍方依舊是「躲躲藏藏」,他們給軍工廠的訂單,大大的寫著「Kleintraktor」(輕型拖拉機)。


此後經過德國軍工企業日夜不停的打磨,以及軍方的再少選擇。由克虜伯兵工廠生產的LaS-Krupp(克虜伯農業拖拉機)被定為德國大規模「機械化」的起始點,並賦予其一個叫「Sd.Kfz. 101」的編號,而通過這個編號走出的「拖拉機」,日後被稱為「1號坦克」。


1號坦克正式被軍方上線使用的時間是在1934年,當時的主要職能是作為訓練裝備使用,幫助德國人找到一個正確使用坦克的方法。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是德國在坦克生產、運用上的探索產品,「1號坦克」的初始版本A型可謂是異常簡陋,重量僅為5.4噸,也沒有大規模配備火炮,兩門7.92毫米MG13機槍是它的標配武器。


但是它雖然簡陋,卻並沒有被德國軍方嫌棄,在1934年7月「1號坦克」A型走下生產線之時,立刻受到德國軍方的廣泛認可,不完全統計此後2年德國軍方裝備了800餘輛「1號坦克」A型。


大批的原步兵單位,將其編輯成各種戰鬥小分隊用於戰鬥方式創新。也正是因為「1號坦克」A型的成規模使用,德國軍隊裡面的士兵,原本對坦克的陌生感完全消失,開始有了把坦克當做優質武器的意識。

因而從「使用意識」的角度來說,「1號坦克」A型用5.4噸的重量,造就了此後二戰德軍的「無敵威名」。



而俗話說的好實戰出「真理」,德國人在自家院子里用各種演戲探索坦克的使用方法很快就遇到了瓶頸。但上天在這個時候幫了德國人一把,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


德國軍方於是有了把坦克投入西班牙內戰去實驗的機會,在德國政府的同意下,成建制的「1號坦克」殺入了西班牙內戰,在持續數年的內戰之中,這群坦克把戰爭花樣都玩了個遍。


其中坦克利用自身速度和火力優勢大規模突擊的方法被證明最具有殺傷力,而這個方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奠定了日後德國閃電戰的基礎。

1939年-1940年的波蘭戰役、法國戰役之中,作為沙場老將的「1號坦克」往往是沖在最前面,帶領德國的那些後輩坦克們「橫行霸道」。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曾在1936年引進了「1號坦克」A型,數量是16輛,在部隊的編製是陸軍裝甲兵團第三連,曾在震驚中外的「凇瀘會戰」中死戰日本,是當時中國為數不多的「重火力」輸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載譽 的精彩文章:

在二戰中的德國,沒有這張紙,你休想合法「買」到食物
出生在窮人家,14歲為吃飽飯當兵,49歲當上國王

TAG:袁載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