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資質平庸恪守祖業?乾隆選擇嘉慶,是為了這個不能說的痛處

資質平庸恪守祖業?乾隆選擇嘉慶,是為了這個不能說的痛處

小編在讀書的時候,從課本中知道「康乾盛世」後,一直認為這裡邊沒有雍正什麼事,畢業後好久才想明白,沒有雍正恐怕也沒有這盛世。不過,小編有個大膽的想法,如果把嘉慶和乾隆繼承皇位的順序換一下,那還有人敢說嘉慶資質平庸嗎?

雍正繼承皇位後,對朝廷內外開始一次清洗,不僅有「養廉銀」,還一掃清廷陋習。雖然後人多說他刻薄寡恩,可看他對碩怡親王,你就明白了,他也珍惜手足之情,政績也尤為突出。不過,他的兒子乾隆,傳說中被康熙看好的繼承者,和他相比,似乎就差了一些。

乾隆一生,好大喜功,自稱十全老人,十全武功,喜歡和聖祖爺康熙做比較。雖然,他和康熙帝執政只差一年,一直稱不能逾越。可是退居太上皇后,卻不肯搬出養心殿,以太上皇之名,又執政三年。六下江南,可是人家康熙是視察去了,他呢,每次出行,無不耗巨資。

而且在自己的眾多兒子中,選中了資質平庸的嘉慶帝,也讓後人很不解。其實,嘉慶帝並沒有傳言中的那樣平庸,反而,他很有實幹精神,並且追隨世宗雍正,勵志剷除朝廷的隱患。不過,乾隆在後期,基本沒有給嘉慶留什麼家底,甚至他連官員的任免也不能插手。

根據後人的推測,乾隆選擇嘉慶,因為他不肯也不想放權,才找了好說的嘉慶。不過嘉慶帝,也想做出一番作為,不甘平庸。可是,人家雍正過世後,給自己的兒子乾隆留下了豐厚的家底,而乾隆再世的時候,喜歡奢華,甚至建了做太上皇的院子。

而相對於乾隆來說,36歲的嘉慶,對朝廷上下的情況,更看的清楚。如果他真的資質平庸,就不會在剷除和珅集團上,做得那麼低調,卻那麼順利。甚至,在和珅眼線眾多的京城,把和珅的眼中釘肉中刺朱珪請進京,並在朱珪的指點下,不動聲色的,除掉了和珅。

不過,乾隆過世後,留給嘉慶的是一個大窟窿,所以,小編腦洞大開,如果嘉慶和乾隆繼承皇位的位置換一下,也許就他的帝王之路,就不會這麼艱難:

嘉慶是一個恪守祖業的皇帝,如果用雍正過世後,他繼承皇位,會繼續沿用雍正的「養廉銀」制度,雖然不能從根本杜絕「貪」,但是可以減少官員的腐敗。也會繼續整治河防,不會像乾隆借著巡視,搞個千人的旅遊團,勞民傷財。

其實,在雍正期間,還沒有閉關鎖國,那麼,恪守祖制的嘉慶,至少不會沿用乾隆的政策,沿海貿易的活躍,至少是國內的經濟有所提高,並且能夠很好的接受一些外國的文化。而且,在康熙後期,旗人已經開始變的膽小,甚至到了嘉慶帝,他都不知道蝗蟲是什麼。如果,嘉慶和乾隆換一下,安排一些上進的旗人出國學習,也許,就是另一番景象。

結語:在時間的推動下,人們的腳步一直在向前。如果歷史真的可以換一下,也許就不一樣了。25歲登基,執政60年的乾隆,自然不想放權,想要找一個好說話又聽話的,任他擺布。而嘉慶恪守祖業,看似不太活絡的他,如果早於乾隆繼位,也許,一切都不一樣了!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種花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都是她養大的皇子,為什麼順治帝叛逆,康熙卻為千古一帝?
身世成謎,海寧換子?為何清朝每任皇帝都留下一個不解謎

TAG:種花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