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相控陣雷達難以進行長時間探測?米波雷達起奇效,相互配合立大功

相控陣雷達難以進行長時間探測?米波雷達起奇效,相互配合立大功

相控陣雷達是如今各國防空艦的主要雷達裝備,那麼在相控陣雷達已經普及的現今為何各國防空艦還要裝備米波雷達呢?

自雷達出現以來,其就廣泛應於與海陸空的軍事裝備上。而美軍軍艦憑藉著雷達優勢更是在二戰中擊碎了日軍的人員優勢,使得雷達成為夜戰和遠距離作戰的首選裝備。而戰後各國更是紛紛認識到了雷達的巨大性能優勢,在軍艦上想盡辦法也要裝上大功率雷達。而導彈的出現更是讓雷達系統必不可少,沒有雷達,導彈就難以發射和跟蹤目標,因此研發新型雷達系統就顯得迫在眉睫。

美國早在60年代就研發出了第一代相控陣雷達,裝備在核動力巡洋艦上,雖然其有著體積龐大,適裝性差,性能增加有限的缺點,卻也預示著相控陣雷達將會在未來大放異彩,成為艦載雷達的主流選擇。而到了80年代,宙斯盾系統等新型相控陣雷達隨著技術的進步而陸續出現,此後其更是成為了防空艦的標配雷達系統。

如今的相控陣雷達不僅體積小巧,還擁有極為強大的性能,其可以同時探測數千個目標並跟蹤鎖定其中最有威脅性的數十個,並迅速引導防空導彈進行攔截。因此相控陣雷達堪稱現代防空艦的核心系統和必備設備。但是相控陣雷達的出現並不能完全取代其他類型的雷達,這是由相控陣雷達的缺點決定的。

相控陣雷達性能強大的背後付出的是功率巨大的代價。由於耗電量和發熱量極為可觀,相控陣雷達很難實現長時間開機。而且相控陣雷達需要進行信號保密,避免在非必要時刻被敵軍探測到雷達信號特徵,因此相控陣雷達只在最關鍵的時候才會開機工作。

而米波雷達則恰好相反。由於米波雷達耗電少,同時不怕敵軍的電子信號偵查,並且米波雷達的探測範圍廣,所以米波雷達非常適合在平時作為軍艦的主力警戒雷達,而在關鍵時刻則將任務轉交給相控陣雷達,因此兩種雷達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探測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水 的精彩文章:

俄制雷達坑爹,研發10年未成功,指標差中國低端貨10公里
美國變後掠翼神器F111的黑歷史:斷機翼,不安全,難伺候

TAG: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