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帖圖片欣賞——陳繼儒《書法冊》

古帖圖片欣賞——陳繼儒《書法冊》

古帖圖片欣賞——陳繼儒《書法冊》

陳繼儒,出生於1558年十一月七日(12月14日),自幼穎異,工於詩文、書畫,書法師法蘇軾、米芾,書風蕭散秀雅,擅長墨梅、山水,畫梅多冊頁小幅,自然隨意,意態蕭疏。其山水多水墨雲山,筆墨濕潤松秀,頗具情趣。論畫倡導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的修養,贊同書畫同源。嗜好弈棋,得同郡徐階器重。

存有《梅花冊》、《雲山卷》等傳世。著有《妮古錄》、《陳眉公全集》,《小窗幽記》。

長為諸生,與同郡引齊名,三吳名士爭相與他結為師友。年二十九,焚儒衣冠,隱居小崑山之南,絕意科舉仕進。

建廟祀二陸(陸機、陸雲),乞取四方名花,廣植堂前,言:「我貧,以此娛二先生。」因名「乞花場」。父亡後,他移居東佘山,在山上築「東佘山居」,有頑仙廬、來儀堂、晚香堂、一拂軒等。

自此之後,他閉門讀書,但仍與三吳名士來往,其中亦有高官豪紳,時人頗有譏評。無錫人顧憲成講學東林書院,招徠前去,辭謝勿往。黃道周給崇禎帝上疏曾提到:「志向高雅,博學多通,不如繼儒」。陳繼儒,卒於1639年九月二十日(10月16日)。歿後,葬於東佘山。

歷來被董其昌的光環所蔽,他作為董其昌的好友,且幾乎是一直跟隨在董其昌身邊的一個綠葉一般的人物。其實陳繼儒的書畫藝術,和他傳奇的一生,遠比董其昌要精彩、要高妙。晚明百年里,此一人而已,董氏才應是綠葉。

明代「四大家」本有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陳繼儒之說,一說沈、文、董、陳為「吳派四大家」而沈、文、仇原只是被稱為「吳門四家」。唐仇成就固然不低,其影響卻遠遜董其昌,董其昌在當時和後世左右了山水畫壇的主流發展,陳繼儒是董的朋友和同道,其成就並不在董其昌之下,有些成就甚至在董其昌之上。

只是後人以董代表那個時代而已。內閣要臣太倉王錫爵(王時敏之祖)招陳繼儒與其子王衡讀書。文壇領袖「後七子」之首的王世貞亦雅重繼儒。三吳名士欲爭陳繼儒為師友,一時名聲大振。

陳繼儒所處的嘉靖、萬曆年代是官僚集團之間鬥爭最為激烈,最為尖銳,最複雜的年代,陳繼儒二十幾歲時,朝廷上下各派官僚集團的政見不同,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的衝突即將發展到高峰,陳繼儒為避免加入這種鬥爭,也許是害怕這種鬥爭,決定拋棄功名,終生隱居。

他的思想和精神狀同董其昌差不多,但董其昌卻在陳繼儒絕意仕途,下決心隱居的第二年參加鄉試,第三年參加會試,考上了進士,同時做了朝官。陳繼儒始終不為名利所動,終生隱居,《明史》將他的傳記列入《隱逸》部。

《明史》稱「繼儒通明高邁,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崑山之陽,構廟祀二陸,草堂數椽,焚香晏坐,意豁如也」他就在這裡專心研究學問,編書、著述、作書、作畫,名氣日重。

陳繼儒所處的年代與他的高潔氣節,塑造了陳繼儒鮮明的個性特徵,他的這種氣節,就是中國傳統文人雅士的氣節,陳繼儒平生崇尚松、竹、梅的品行,常常藉以自比,他晚年在東佘山購買新地,「遂構高齋,廣植松杉,屋右移古梅百株,」可見其對梅的崇尚的喜愛,此《橫斜疏梅》,以大草橫塗枝幹,瀟洒流暢,不失法度,又由細筆勾勒、點、染,大氣之中見真率,豪情奔放時見嚴謹,能收能放,將梅的暗香浮動,表現得極為生動,畫出了梅的「凌寒獨自開」的孤傲性格。

我國古人一向以梅「寧耐歲寒,不以盛衰改」來比喻人的高尚堅貞的品格。讚美梅樹,「挺然獨秀,壁立萬仞」「含咀華,流芳百世,陳繼儒可謂對此種品行身體立行,是這種品行的代表者。可見其人品、藝品之高,是常人所不及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家講譚 的精彩文章:

書法家們筆下的心經——草書於佑任心經
歷代原色法帖選——《顏真卿祭侄文稿》

TAG:自家講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