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愛上盆景,無須太多理由!

愛上盆景,無須太多理由!

王恆亮作品 《君子好逑》 真柏

高山流水

 古箏

於秋旋 

00:00/05:32

問一個人是怎樣愛上盆景的?那定是一人一個答案,千人千個故事,但喜歡盆景無須太多理由,一句話:遇上盆景是一種幸運,愛上盆景是一種命運!

盆景的魅力以及玩盆景的好處無需在此再贅述。盆景是一門藝術,誰也無法否認,也無需其他藝術界的人承認不承認,至於問盆景是不是高雅的藝術,您認為有必要去究竟嗎?盆景藝術是一種集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跨學科門類最多的一門藝術,這一點也是不容置疑的,一件成功的盆景作品創作過程,或許要付出比其他藝術作品更多的時間、心血,這也是得到大多數人認同的。

趙慶泉作品 《入雲》真柏

筆者絕對認同盆景藝術是一種高雅的藝術,但它卻沒有其它藝術的高姿態,高門檻,雖然沒用十分完善的理論體系,但是在民間卻有非常成熟的實踐經驗,因而它是一門更平民化,更大眾化,更容易讓一般人參與的一門藝術。很多盆景新丁,都是在機緣巧合之下關注了盆景,並在關注中愛上了盆景,進而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愛得瘋狂。玩盆景可以因人而異地選擇不同的起點,大有大玩,小有小玩,高手有高手的玩法,初哥有初哥的玩法,文化知識層次的不同也不妨礙大眾的參與,因為盆景的最根本的屬性陶冶情趣,豐富文化生活。當然,不同的文化知識層次,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的經濟條件,對盆景文化的理解和玩法自然就有所不同。

筆者認為,平民化,大眾化的藝術,一定是最有生命力、最長盛不衰的藝術。作為專業平台也好,業界的大咖、大師也好,爭取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盆景藝術領域,並正確引導他們愛上盆景就是對盆景藝術發展的最大貢獻。為了深化盆景藝術的內涵以及推動盆景藝術的發展,舉辦各種形式相關論壇、展覽、培訓活動一定是件好事。

講文化,提倡百家爭鳴,有討論,有爭議才有提升。

盆景藝術是文化藝術的一種,當然要講求內涵,講求內涵自然要涉及各種文化歷史背景,多了解與盆景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有益無害,必竟時代在進步,文化也在不斷創新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過多地宣染盆景的文化性,歷史性,過多地引出各種流派之爭,形式之爭,風格之爭,門類之爭都是瞎折騰!另一方面,如果在盆景創作過程中只憑經驗,閉門造車,孤芳自賞,不注重理論知識的積累、文化素養的提升,而是以標榜一個沒文化的盆景藝術家為榮,那他的作品水平會有多高,也是可想而知的。

近日,一場圍繞「文人樹與文人盆景」的論壇【魏晉流韻——苕上盆玩雅集】在業界引發熱議。其中署名:@十年一覺的盆友一文《文人盆景」、「文人樹」都是偽命題!》(點擊查閱)也引來不少盆友圍觀。雖然筆者與論壇嘉賓及此文作者有許多不同意見,但還是樂見盆景界多些對各種盆景理論及話題進行交流探討。只有持開放、學習、包容的心態,在百家爭鳴中吸取眾人智慧才是真正的藝術之道。

筆者不是文人,對前朝後代的歷史文化只懂皮毛,更談不上學富五車,但不影響我對盆景的鐘愛,特別是文人樹的「忠愛」。這裡我不想浪費時間對「文人樹盆景」這種提法的由來以及其提法是否合理的討論,我只知道這是業界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普遍叫法,況且,任何一種風格的盆景都體現一種文化,個人認為叫「文人樹」其實又何妨?或者說「文人樹",不太關乎方人? 知道自己喜歡這種風格的盆景就夠了。

文人樹,高矮、曲直,粗細都要恰到好處,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講究,一干一節的處理、一枝一葉的取捨,往往會思考大半天時間,甚至十天八天下不了剪子,常常也會因為一根枝條的去留和身邊的同好探討,還會想破腦袋地為愛樹取個有內涵的題名。這一切都源於盆景的魅力,源於其中樂趣,樂趣源於發自內心的喜愛,就如愛一個人,喜歡一棵也是源於內心深處的自然流露,講不出太多理由,也不需要講太多理由,喜歡就好!

袁浩球作品

《頂天立地》劉錦榮作品

《公孫樂》羅漢生作品

馮卓展作品

以下是韓學年大師的作品

如果您想了解別人是如何評價文人樹並參與探討,請

點擊查閱下面小標題

如果您認為創作一件文人樹盆景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那也不妨請你點擊查閱下面小標題,看看韓大師的作品,或許可以改變你對盆景的一些想法?

喜歡盆景無須太多理由,

一句話:

遇上盆景是一種幸運,

愛上盆景是一種命運!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ID: lnpjsj

點擊進入

嶺南盆景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

盆景投稿:微信lnpj178

書畫交流:微信tyzw17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嶺南盆景 的精彩文章:

懸崖,半懸崖型盆景的塑造要點
好玩,易玩的三角梅盆景,全世界都很火!

TAG:嶺南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