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第十六品:通達了這個道理,就能迅速清凈所有業障

第十六品:通達了這個道理,就能迅速清凈所有業障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又對須菩提說:「善男善女受持、讀誦本經,如果被人輕視、小看,這表明此人前世所造應墮惡趣的罪業,因為今世被人輕視,前世罪業滅盡,很快會得無上圓滿正等覺。」

通過念誦《金剛經》可以使罪障全部清凈,因為這部經是一切諸佛菩薩智慧的結晶,通過聞思修持此經,可了達業障的本性而清凈業障。永嘉大師云:「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了達業障的本性是空性,不需再受痛苦,不達其本性,始終需償還受報。平時修行中遇到一些違緣,不能一味地認為對修行不利,也許此違緣已將來世的痛苦解決,若今生沒有遇到此違緣,未來的修行過程中會有更大的障礙。很多學佛人的經歷中,極少有人能一帆風順地踏上解脫大道,而是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了挫折與痛苦才生起出離心,因眾苦所逼而對佛法生起信心。

藏地的拉西堪布經常引用此經做教證說:「大菩薩受到極多損害是以後必定能得到解脫的標誌。」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遇到違緣時應泰然處之,不要認為是不吉祥,雖然人生的違緣痛苦非常難忍,但通過遇到這些違緣即生中就可將來世墮地獄、餓鬼之痛苦滅盡。按照此經,受別人歧視、誹謗是最好的,受他人欺侮之時最重要的是護持正見,應當生起歡喜心:「今天有人欺負我,這是在消業,後世不用墮惡趣了。」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接著說:「須菩提!我能回憶起過去無量劫中,在值遇燃燈佛之前已經遇到無數如來,我皆作供養作過承事,從未漏過一位,依此善行所積的功德無法想像。但與末法時代能夠受持、讀誦此經者所得功德相比,百分不及他的一分、百千萬億分不及他的一分,乃至無法算出之分與無法比喻之分,於他的一分亦不能及。」

供養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如《妙法蓮華經》云:「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對一佛的供養尚且如是,而對無量佛作供養的功德更無法想像。雖然供佛功德無量,但於末法時,持《金剛經》的功德卻遠遠超過於此。即使對無數佛作供養的功德,也比不上持此經功德之百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乃至算數無法算分之一與比喻無法比喻分之一。因此,應知持誦本經的功德不可思議,以凡夫分別無法想像。

佛語諦實無虛,但凡夫往往不能信受。然而這也不足為奇,因為以凡夫的粗淺智慧豈能了達佛陀的行境?如《四百論》云:「觀現尚有妄,余義更不知。」一般人對世間簡單的因果規律尚不能知,更何況佛經的甚深含義呢?因此,在佛陀的智慧與凡夫分別心之間,我們應信受佛智,真正相信:持誦證悟了此經,其功德的確勝過供養千萬如來的功德。

為什麼持此經有如是大的功德呢?《寶積經》云:明珠和妙藥秘方,緣起力量不可思議,諸佛菩薩的方便、等持、神變行境功德不可思議。佛的智慧是幾種不可思議之一,故依佛智而說的本經,其功德必定不可思議。通過持誦此經,自相續中將獲得無量智慧,並將證悟大平等的境界,這遠遠超勝世間形象上的有漏功德。憨山大師也云:「悟般若者,一念頓生佛家,生生世世永不離佛,故此功德最為殊勝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佛又告訴須菩提:「善男善女在後來末法濁世,若讀誦和受持此經,所得功德不可思議,我如果詳盡地說出持經功德,或許有人聽聞以後,心意狂亂懷疑不信,甚至誹謗。」

世尊說得很清楚:對般若法門無有真正信心之人,雖能少信我已宣說受持本經之殊勝功德,但我一旦詳盡宣說此中世出世間一切功德,或許有人便會因懷疑不信而生誹謗,心不正常,顯狂亂態。按世親論師注釋之意,由於佛陀宣說了持誦此經所能獲得之世出世間兩種果報,有人便會耽著世間之果,並對能否獲得佛果生起狐疑,猶豫不決。

佛語真實無虛,不會有絲毫相違和矛盾之處。但少智之人總以分別心妄加揣測,難生正信。因此有智者對於佛陀的語言,應有堅定的信心,應經常以佛語作為依據讚歎佛的智慧、境界。並且,修行人以佛語主談至關重要,而缺乏智慧的人會經常談論一些世間瑣事,諸如「今天冷不冷」、「早上吃什麼」等無義之語,以此無法增長智慧,對深奧的佛法也難以生起信解。若生疑惑,則不但不能成就,而且過患極大,如佛經說:「彌勒,若生懷疑,即將墮落。」

佛陀完全知道萬法的真諦,學佛人應對佛語生起很堅定的信心:佛語肯定正確,有甚深密意,願我早日開悟佛陀的密意。經常這樣觀想,以上師三寶的加持,自己相續中一定會生起殊勝智慧。凡夫人習氣嚴重,無始以來串習成熟,習慣於接受世間法,而對佛語感到晦澀陌生,只有通過串習,才會接受乃至證悟佛的智慧。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佛又說:「須菩提!佛經的意義內容的確不可思議,所得果報也不可思議。」

佛經所述的內容有內外密各層意義,如果有人對佛經經常虔誠地祈禱、作意,則佛法的加持可以常常感受,其果報也無法思維想像。《龍王請問經》云:「眾生不可思議,其發心之功德亦不可思議。」《功德經》中雲信仰佛經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小小的因也能獲得不可思議的果報,眾生的根基不可思議,三寶的力量也不可思議。

由此可見,經義與持經果報不可思議,修行的功德也不可思議。念經有心念、默念、金剛念等六種方法。誦經必須思維經義,一剎那思維經義也有極大的意義。有的人對聞思修行不重視,對一些瑣事有很大興趣,應知即使生命只有一天,看一天經論的功德果報也不可思議。古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況求解脫的修行人呢?

敬摘錄於《金剛經開示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怎樣以理證成立「一切眾生皆為我們的父母」?
第十四品:怎麼才算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