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朱豹卿話語錄

朱豹卿話語錄

朱豹卿話語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初學書法,筆線要做到平實、圓重。要學漢以前的,不要學習唐的東西,溯本求源。

◆西畫的線條本身是沒有生命的,必須靠點、線、面的組合。但是齊白石的一根筆線是有生命的,這就是國畫的魅力。筆線它包含起筆、運筆、收筆,一波三折,哪怕是一個「點」,也必須記住有三個動作。

◆執筆不要死捏,一定要懸起來,腕不能靠著桌子,要養成習慣,這樣字才寫的好。

◆提即是按;按即是提,應該理解為一種綜合力。王石谷說:摯在水上飄

朱豹卿話語錄

◆運筆尤如犁田、老翁盪槳。再形象一點:就是拿一個皮球往水裡按,就像是萬噸輪在大海里航行,就是這個道理。

◆練字沒有條件,可以平時用圓珠筆、鉛筆當成毛筆來寫。空了就划上幾筆,日積月累,也是有收穫的。

◆切記黃老的五字訣:平、圓、留、重、變。

◆逆筆轉行,這是對的。是一種更高級的筆法。

◆書法越練越入迷,實質是「太極」。

◆李可染的畫看看就可以了。運筆不對,所以他的筆法不能學。

◆沙孟海不夠內在,林散之僅僅是黃賓虹的一些東西。看多了王蘧常、徐生翁也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我還是喜歡弘一的字。人不可能是完美的,總會受到時代的局限性,每個人只能代表他的時代!

朱豹卿話語錄

◆掌握筆法,是原始積累,這就是「資本」。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了資本,能不能成畫家、大家,那就看你的天賦和綜合的修養了!

◆風格的問題,你一定聽過「找羊的故事」,其實這個「羊」就是你自己。發掘「潛意識」的審美傾向,歸根結底是看你有沒有找到你自己。

◆畫畫,你喜歡齊白石,那就找一本喜歡的冊頁,反覆臨摹、研究,吃透。研究其表現法則,不同的畫家有不同的表現手法。關鍵是領悟其精神實質。

◆齊黃比較的話。齊白石天分很高,是一位天才畫家,但是他的文化底蘊深度不夠、廣度不夠。黃賓虹是一位學術性畫家,比齊白石還是更有高度。

◆潘先生(潘天壽)看學生的習作,只說好與不好,不講更多的道理,目的是好好領悟。潘先生說年輕人的畫展要多看。

◆畫畫眼高手低這是對的,眼不高,手怎麼跟的上。

◆畫畫要筆筆見筆。

◆畫畫的人要懂的什麼是有品味的畫。這就是良知。

◆畫出有質量的畫。就是良能。

◆直覺很重要。像「煤」的感覺,漆黑一片;像「果凍」的感覺,黏黏糊糊。這種感覺都不準確。溫潤如「玉」的感覺,這才是最好的。同一件事往往人與人之間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感覺非常重要,尤其是畫畫的人「直覺」非常關鍵!直覺也就是「第一念」。

◆中國畫是文化、是哲學、不是技藝。

◆現在畫畫大師普遍,這是一個歷史的過程,不奇怪,大浪淘沙。

◆國畫的「標準」,大眾不明白,就是許許多多畫畫的也不太清楚。這說明聞道的人少了,造成視聽混亂。

◆東西文化差異比較大。東方文化看世界,往往從宏觀考慮到微觀,用綜合思考的方法去認識世界。而西方文化正像尼釆所說的存在決定一切,從個體的意志去詮釋這個世界。所以我們在判斷某些現象,考察某一觀點,必須具備綜合思考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閱讀古今中外大量的相關書籍,增加知識儲備。

◆畫畫的人,經歷越豐富、知識越淵愽。天賦必將充分地挖掘「潛能」,發揮強大的作用。你可以看看《榮格心理學》是怎樣透過生命和生活的理解,闡述 「集體無意識」、「個人無意識」的一些觀點。他的許多東西是從中國的《易經》中得到啟發。

◆中西繪畫兩大高峰,內在的精神是相通的,是兩大獨立的體系。不可以中西合璧,但是可以相互吸收。

◆對中國文化要有信心,這是客觀存在的,不會消失,它將世代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這組油畫太美艷!他掌握了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技巧
讓您的孩子從小去了解享受這100首世界名曲帶來的精神享受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