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鄒衛鵬:《秦巴古鹽道》自序

鄒衛鵬:《秦巴古鹽道》自序

秦巴古鹽道,猶如人體的脈絡,在華夏中央腹地的林海莽原上伸展,孕育了人性的本真和生命的張力,構成了長達五千多年而沒有斷層的文化走廊。它是至今還在跳動著的遠古歷史的脈搏,將人與自然的撞擊匯成一首凄婉悲壯的人類社會走向文明的史詩,吟誦著人文精神的真諦和我們的文化之根……

毛澤東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但無論我們讀正史還是野史總是很難找到這些「動力」的影子,即使有,也絕非是一個階層或一個龐大的群體。我有幸接觸到這樣一個階層和群體,並沿著他們所走過的歷史脈絡發現了中國第一口鹽泉。當我走完秦巴地區兩千四百餘公里尚有遺迹可尋的古鹽道,採訪了健在的二百七十六位製鹽工人和運鹽鹽夫時,我被這樣一個社會最底層的龐大群體深深地震撼了!是他們,用最平凡的勞動創造了綿延五千多年卻沒有記載的偉大歷史;是他們,用血與淚構築起華夏中央腹地最早的經濟文化圈,並伴著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從虞夏之時一直走到了1988年!

我忽然覺得自己有一種責任,我應該把這部至今還存活的真實歷史告訴今人,傳遞給後世。只要有人知道這個史實,只要這芸芸勞苦大眾用鐵肩和草鞋走出的鹽道以及他們所沉澱下的「仁義為本,堅韌不拔」的精神不再湮沒於蒼山江河之下就足夠了。因為,我不想讓這本該濃墨重彩載于丹青的歷史,隨著最後的鹽夫謝世、本已破敗不堪的鹽道逐漸消亡後,最終消失在世人的記憶中。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動機。

在徒步鹽道走訪鹽夫的日子裡,我聽著那些老鹽工、老鹽夫親歷的故事,陪著他們一起追憶和流淚,一個社會最底層的群體形象在我的心中偉岸起來,以鹽為主線的歷史脈絡也愈加清晰地在我的腦海里勾勒出來。這不是故事,而是五千多年來一代代鹽夫們用他們的生命所演繹的一部偉大卻毫無記載的血淚史。然而,他們至死也並不知道他們所創造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他們只求平安和溫飽;他們更不知道,正是他們用前仆後繼的勞動,在莽莽大山深處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經濟大動脈,進而形成了虞夏時期經濟文化圈的雛形,並以此影響和改變著社會的進程,他們只求勞動的本分和家的生存。

其實,兩千四百多公里的秦巴古鹽道只是現今殘存的大量鹽道遺迹的核心部分。早在商周時期,這條鹽道就已經延伸於雲南、貴州、甘肅、湖北、四川等地,覆蓋了現在的十一個省。它猶如一張巨大的路網連綴著每一處炊煙升起的地方,它更像人體的脈絡源源不斷地輸送著人類繁衍生息所需的生命營養。自虞夏到抗日戰爭,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圍繞著食鹽這一戰略物資的爭奪幾乎沒有停止過。也因為食鹽是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民生物資,歷朝歷代都將其視為立國強權的經濟基礎,春秋時期,食鹽的利潤就被稱為「藍色的財政海洋」。正因為如此,在食鹽的生產和運輸、掠奪和反掠奪的過程中推動了社會結構的演變,促進著中國古代經濟體系的生成和完善,創造和沉澱著多元文化的融合,同時也將民俗、信仰、道德等融合成社會秩序的規範。

古鹽道,神秘得像神話,抽象得像寓言。解讀它,我們彷彿伴著先民的腳步在時空隧道中旅行,歷史的脈絡在我們眼前清晰地延伸,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的智慧和精神在我們體內延續。他們的血、他們的淚、他們的汗都是鹹的,他們用血淚和汗水寫出了一部偉大而又不為人知的華夏文明史。所以,我把這早已沉入史海的歷史奉獻給讀者,算是對千千萬萬永遠留在鹽道的靈魂的慰藉吧!

20世紀70年代,隨著山區公路的開通,秦巴古鹽道上每日數千人的專業鹽運隊伍迅速減少,到1972年,中國鹽業史上最後的一支人力鹽運隊伍徹底解散。1988年底,這個沸騰了五千多年的大寧鹽廠在產鹽1.6萬噸後熄滅了它最後的一縷青煙,中國歷史上以木柴和煤炭熬制食鹽的古老工業永遠退出了歷史舞台。

由於歷史久遠,文獻資料奇缺,加之各類建設的快速發展,鹽道損毀嚴重,而從事手工製鹽的鹽工和挑背食鹽跋涉鹽道的鹽夫又年事已高,所剩寥寥,雖極盡所能,但仍有很多缺憾,懇請讀者給予包容和諒解。

鄒衛鵬

2018年3月

秦巴古鹽道是蜿蜒於秦巴山區的販鹽通道,北連關中平原,西通巴蜀盆地,東接荊楚大地。它既是鹽夫的謀生之道,也是信息傳遞之道、風俗交融之道、文化傳播之道。《秦巴古鹽道》作者長期在崇山峻岭間實地考察,探尋古鹽道的開闢歷史及價值,解讀沿途的文化風情,力圖展現鹽道的艱險與滄桑,為我們揭開隱藏在歷史迷霧中的鹽道真相。

作者簡介

鄒衛鵬,筆名鹽夫,陝西鎮坪人,現任鎮坪縣文化館、圖書館館長,文物管理所所長。在考察秦巴古鹽道過程中,發現了我國第一眼鹽泉和第一條商運鹽道遺址,被國家文物局錄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一書,出版有《鎮坪古鹽道——穿越歷史的生命線》《鎮坪古鹽道考察報告》等專著,發表文章近百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長安!長安!——張旭輝《回望長安》後記
錢文忠:把學生講睡了是一種可悲的失敗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