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原標題:巴勃羅·畢加索:一切都是矛盾

一旦藝術得到認可,它就一文不值。任何值得一做的事情,都不會得到認可。——巴伯羅·畢加索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巴伯羅·魯伊斯·畢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自畫像》1895

他是一個很難定義的畫家,罕有的天才藝術家。才情過人,必然地讓人難以捉摸。一生的藝術生命經歷了多個階段的變化,卻都是真實的畢加索,憂鬱、激情、理性、稚趣、浪漫、超現實……充分展現了人類個體性情的多樣與多變。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夢》

他的每一幅畫上彷彿都刻著一句「這就是我」。早期深厚的「傳統」,使他後來的變革與反叛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當然,他的性情也預示了他出走的必然性。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1912

畢加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 6121幅。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亞威農少女》1907

跟一生窮困潦倒的文森特·梵高不同,畢加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老吉他手》1903

即使他擁有那讓人傾倒與折服的過人才華,不可否認的是,從始至終他都是一個引起爭議的人。他為自己的幾任妻子、情人和孩子們畫過許多畫,他的親人們對這位天才畫家的評價卻褒貶不一。1973年畢加索以92歲的高齡去世,他在世時人們爭先恐後地同他結交,在他去世四分之一世紀以後,世人仍在為他的故事和名聲爭執不休。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赤腳的女孩》1895

《赤腳的女孩》又名《赤足姑娘》,是畢加索在14歲時的作品。

藍色時期

1900到1903年,是畢加索人生的低潮。卻也是成就他的鷹巢。

"藍色時期",這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個時期作品背景藍,人物藍,頭髮、眉毛、眼睛皆藍,藍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簡化,避開光感和深度的感覺,把人物結合成一種簡單的圖樣,其中沉重,強烈而流動的線條,給人以不真實的、虛擬世界的印象。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熨燙衣服的女人》

這種線條具有情感的重量。畫家後來的作品大多具有這種富於表現力的線條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從觀察人的動作和姿勢中得到的。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兩姐妹》

這一時期也是畢加索對現實生活關注的時期,他還沒有脫離普通群眾太遠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強於藝術性的表現。那時候的藍色,是貧窮和世紀末的象徵,於是作品多表現一些貧困窘迫的下層人物,畫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獨。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至於為什麼畢加索會採用藍色作為主調,尚沒有確定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受法國畫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響,認為這種色調加強了畫面中的詩意成分。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畢加索之所以偏愛藍色是因為它代表著憂鬱。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生命》1863

看這幅畫好像是要說人的一生就是為了完成生命的延續。就在那片單色的淺藍、粉藍、深藍、湛藍中,畢加索開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玫瑰時期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只有畫筆陪伴著的畢加索,慢慢地畫里有了些許色彩,不再只是藍色,這些色彩在畫布上的綻放和蔓延,預示著畢加索粉紅色時期的到來。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馬戲團演員》

這是畢加索一系列馬戲團題材作品的先聲,也是玫瑰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拿著煙斗的男孩》1905

畫中年輕的巴黎男孩被畢加索稱為「小路易」,他常到畢加索的畫室消磨時光,畢加索以他為模特創作了這幅作品。《拿煙斗的男孩》被評論家譽為:具有達芬奇《蒙娜麗莎》似的神秘,梵高《加歇醫生》似的憂鬱的唯美之作。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扇子女人》

1904年春,畢加索在巴黎蒙馬爾特區永久地定居下來,隨著他遷居巴黎、與菲爾南德·奧里威爾的同居,他的藍色風格時期也宣告結束。柔和的粉紅色調開始滲透到他的畫布上的單一藍色中去,很快成為他畫布上主要的顏色。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花籃女人》

那種暖洋洋的、嬌滴滴的玫瑰紅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鬱的一片藍色。青春和愛情活生生地出現在畫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睡著的女人》1904

「玫瑰紅時期"就這樣開始了,畢加索的油畫進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個與流浪藝人和雜技演員接軌的世界,於是也有人稱之為"馬戲團風格"。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小丑之死》1906

立體主義

經歷了憂鬱的「藍色時期」和充滿浪漫情調的「粉紅時期」後,畢加索探索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繪畫技法——立體主義。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亞威農少女》1937

《亞威農少女》是畢加索第一幅具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後來,人們這樣描述畢加索開創的立體主義:它把從不同角度看到的事物不同的面交疊在了一起,向觀賞者呈現了事物立體的面貌。立體主義畫家筆下的事物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表象,而是事物深層的、本質的和心靈化的東西。

畢加索曾說過:「當我們搞立體主義時,並沒有搞立體主義的打算,而是要表達我們身上的東西。」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畫家和模特兒》

此畫描寫了畫家在畫女模特兒的情景。右側的裸女坐在地上,畫家坐在椅子上聚精會神地作畫。背景簡略,人 物充滿畫面。畫家完全以自我的立體派面貌來表現對象,他將人體拉長、壓扁、扭曲、調位,從而獲得了令人驚駭的藝術效果。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吉他》1912年,雕塑作品

我們發現這個時期是:不要去描繪客觀物體的外表形態,而是把客觀物體引入繪畫,從而將表現具象的物體本身和表現抽象的結構形態綜合起來。畢加索開創的這種立體主義的造型方法,就是要通過畫面同時表現事物的所有部分,而不是象傳統畫法那樣以一個固定視點去表現形象。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立體主義美術運動的鼎盛期雖僅有7年,但卻造成極其廣泛的影響,立體主義在藝術形式上的探索,在二十世紀的最初十年影響了全歐洲的藝術家,並激發了一連串的藝術改革運動,如未來主義、結構主義及表現主義等等,尤其鮮明地反應在對現代工藝美術、裝飾美術、建築美術等注重形式美的實用藝術領域不小的推動作用上。

超現實主義

當撕裂的造型、深邃和兇殘代替了以往的憂鬱或是怪誕的時候,畢加索的生活也陷入了一個個的旋渦。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格爾尼卡》

畢加索對於他的作品經常保持沉默,希望給予觀賞者自由的體驗空間,但是對於《格爾尼卡》這幅作品他曾解釋道畫作中的牛、馬和以生氣勃勃的線條繪出的手的涵義,以及西班牙神話中那些象徵的起源的涵義。他說:「……牛代表殘暴,馬則代表人民。不錯,我在那畫里用了象徵主義,但並不是在其他畫里都這樣做……。」「那幅畫是存心向人民呼籲,是有意識的宣傳……」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袒露胸部的女人》

他開始以放蕩不羈的個人形象展現在公眾面前。女人們在這個狂暴、貪婪的男人身上渴望著分享他的藝術靈感與名氣,但她們得到的卻只是虛無而殘酷的現實;相對感情而言,畢加索更看重她們的身體,為了使她們在使他娛興之餘成為他聽話的創作工具,甚至使用了許多令人瞠目的低級手段。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夢》1932年

這幅畫作可以說是畢加索對靈與肉的最完美的體現。畫面用線條勾勒女人體輪廓,並置於紅色背景之前,肢體沒有做分解,只是稍稍誇張的劃分。色彩也極其單純。《夢》與《鏡前的女人》屬於畢加索立體派和新古典主義相結合的產物。是形象極端自由性——線條和色彩自由組合的傑作。用榮格的話說:「無意識的集合體。」

蛻變時期

1932至1945年可稱為畢加索創作的蛻變時期。這一時期的畫作多為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手法相結合的抽象畫。以劇烈變形、扭曲和誇張的筆觸以及幾何彩塊堆積抽象去表現痛苦、受難等感覺。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坐在紅色座椅上的女人》

在《坐紅色扶手椅的女子》這幅畫中,畢加索強調了人體的局部特徵,而同時減損了整體的關聯。頭部和胸部則變成球形,雙手的關節和肌肉都被省略,整隻手臂變成茄子形,只以些許凹陷的痕迹去標示手指的位置,從頭髮到肩膀的曲線被描繪成奇特的薄片,至於連接四肢的身體反而變成空心的,使得各部位怪異地飄浮在空中。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朵拉·瑪爾畫像》

在《朵拉·瑪爾肖像》這幅作品中,畢加索仍然重視變形,引人注目的繪畫技巧是對於臉部的變造。側面與正面的輪廓重迭,兼具拆解和裝飾的原理。這種雙重視角接近於1920年代以來畢加索的風格,五官的扭曲成為這種風格的一大特徵。然而線條的使用在這幅畫里大量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豐富而艷麗的色塊。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讀書》1932

1932年《讀書》,展示了畢加索的金髮情人瓦爾特胸口半露地搭著披肩、膝上擱著一本書,坐在椅子上頭倚著紅色椅背打瞌睡的模樣。該畫在2011年2月8日於英國倫敦再次成交,以九百萬英鎊為底價,六分鐘內有至少7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投標,最後由俄羅斯客戶通過電話買下,成交價為兩千五百二十萬英鎊。

《兩個小孩》1950

這件作品是畢加索風格成熟和創作巔峰期的精品,其市場價值不遜於那張著名的畢加索早年作品《拿煙斗的男孩》。

巴勃羅·畢加索:矛盾的開始

《卡思維勒像》1910

畢加索畢生致力於繪畫革新,利用西方現代哲學、心理學、自然科學的成果,並吸收民族民間藝術的營養,創造出了很有表現感的藝術語言;他的極端變形和誇張的藝術手法,在表現畸形的資本主義社會和扭曲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方面,有獨特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