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信仰之「道」:我為什麼信仰道教?

信仰之「道」:我為什麼信仰道教?

許多人問我,為什麼會信仰中國傳統的道教?我在最初信仰道教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太高大上的理由,至少誠實地說,並沒有特彆強烈的感召與力量驅使我。

但回過頭思考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冥冥中有著方向,只是自己渾然不知罷了。坦白講,很多人在起初信仰某種信仰的時候,可能並不見得有多麼地虔誠,甚至帶有某些目的性。

這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信仰最初如此是相當尋常的,這是普通人的認知規律,我也是這樣。

當然我們不排除有些人是例外。對於很多人而言,信仰在萌芽階段的時候更大程度上是某種抓住「生命稻草」的信賴感與歸宿感。

信仰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資料圖)

信仰的萌芽,就像初識的朋友,第一印象是如此的親切。首次的信賴會吸引人深入地去了解這位「朋友」。

「信仰」中的行為、智慧與感受。隨著自身與信仰的緣分逐漸加深,有些人會漸漸疏離,有些人會漸漸深入靠近,這同樣是非常正常的,這並不能說明人在遠離信仰,而更可能是人正在以某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信仰。

我們不應該因此而去否定一個人,假定團體組織中的離去者與疏離者的品格。

曾經親近過同樣信仰的人,假若他是基於某些善意,我們應該學會尊重,並依然靜候其在善意的路上。

於是,由此可知,不是每一位在起跑線上搖旗吶喊、歡聲笑語、喜極而泣的人在與信仰及其團體接觸後,就會與信仰融為一體,並順利相處。

其實,並不見得很多人,能夠將信仰從內而外地融貫在自己身上,直至彌留之時亦不變。

人與信仰這位特殊的朋友,甚至會像人世間的「情變」一樣,出現悲歡離合。信仰本身是有純度的。評定信仰本身,源自本心之發的追求與落實,唯有蓋棺之後,方可定論。生死交換之前,評定的其實是某個時期的概況。

信仰是一種持久的力量(資料圖)

信仰的純度是會發生變化的,有時候會污濁些,有時候會清凈些。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信仰也可借用「上善若水」而內外窺見一二。

信仰的純度像是水,可能是充滿泥垢的雨水,可能是昆崙山上冰清玉潔的雪水,也可能是江河中的平凡清水。

所以,每一種信仰都如水帶著不同程度的「沾染」,我們不要將人先天帶來的特點以及後天所附著的沾染等同於骯髒。與生俱來或相隨後來的特點,往往是我們探索求知與修行驗證的重要部分。

故此,每個人在面對信仰問題時,其踐行力度與方式就會存在差異。世界上所有信仰都有一種特質,就是為了明了終極真理和讓更多的人獲得平安。

世界各國、各民族在不同時期產生的經濟、藝術、哲學、政治等燦爛的文化,都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宗教」。

因為凡成體系、有所崇尚之處,都會產生最初的「信仰」,即上述的信賴感與追求感。世界上某些經濟學家認為,帶著使命去踐行與發現經濟規律,是可以救世的。

世界上某些藝術家認為,極為崇高與震撼的藝術,會喚醒我們與真理在靈魂上的對接。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心靈皈依(資料圖)

從世界的意義上,我們應該尊重與敬佩這些領域的頂尖者與呼籲者,他們身兼天然的濟世情操與使命。

世界是多元交叉的,多宗教與多學派並行而立,我們置身於全球一體、現代化、多元化的時代,沒有人可以逃離這個時代。世界各國人民苦苦追索,均是希望落於終極的同根之緣,到達徹底的目的地。

然而,作為人本身,繁複多端的內容,脆弱的凡胎生命不可能承載以上全部內容。我們在某種層面上樹立「信仰」,並沿襲這種「信仰」的內涵,便可能用較為簡單的方式去奔向所要探尋的落點。

談及此處,不難發現,信仰本身是需要人去親近的,同時需要人通過最初的信賴感與歸宿感,逐步築起高程度的理解與領悟,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信仰的純度,最終破解自我的境界與智慧,回歸融匯世界的形式與根本。

道教之學修,在超越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叩向「眾妙之門」的求道者不斷地信仰、學習、嘗試,要麼失敗,要麼羽化成真。

信仰團體並不會因為某個人的信仰而變好,也不會因為某個人的不信仰而變得不好。因為信仰不以單純的外象為衡量的準則。

同時,信仰也不會因為誰僅有形式上「信」,就能迅速讓他在該信仰中得到最大的超越。因為信仰只有純度,即便沒有一個人信,信仰依然還有純度。

在這條路上,有人會堅定踐行而成功,有人會中途調整而有所改變,這是一條持續不斷,考驗我們天性中的高貴品德的道路,是不容易的。

信仰能夠加深我們對生命的思索(資料圖)

回到起初的問題,為什麼會信道教?不是因為本人進行過對比,最後選擇了道教。誠如剛才所提的,宗教的不同就像許多「朋友」的氣質性格各有特點一樣,只是因為道教這位「朋友」與自己意氣相合罷了,並不是說其他信仰有什麼問題。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地方割據的君主為了自己利益,枉顧老百姓的權益。許多人試圖用陰謀權術、戰爭兵法來要統一江湖,稱霸一方。

當時的中華大地百家之學林立,諸多智慧修行之人,帶著崇高的使命,極力交流與探索,不斷推出各自的救世良方。

道家沒有這麼做。道家不將「大道之學」用於救世,而是闡明了在不同的選擇下,會出現什麼不同,讓世人各由己擇。

比如「無為」和「有為」、「道」和「聖人」的關係等。當年的諸多信道者,並不像墨家、法家、儒家等各家的信仰者那樣要直接提高自己組織的社會參與與影響力,而是與百家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濁世清流中的道家在當時,並沒有特彆強調這些內容,或將某方面的「救世」作為標榜的對象來闡揚。但我們在深入學習道家經典的時候會發現,這些都是包含其中的。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翻開百家大部分的經典,都會看到開頭出現「黃老氣息」的「論道」的闡述。彷彿百家各祖,都在給予道家一份尊重。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在嘈雜之中,大家往往容易各執一詞,道家並不是在刻意推崇某種學說,而是在儘力認可各種當期百家之祖存在的意義。

擁有平靜的心靈(資料圖)

這對今天的人有重要的啟發。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往往不是靠過度地強調與爭執顯現的。而是在平息爭吵與衝突後,才能顯現的。

很多時候,人們看待事情,往往採用非此即彼,唯我即是的態度。

可是,我們會發現真正的幸福往往源自愉悅與安寧的長期存在,這恰恰需要人們在多元化的社會中,學會彼此尊重。立足當下,我們不妨借鑒這樣的方式。

作為個人,在面對全球多元化的情況下,學會尊重不同的學問、形態、內涵和修行。強調某種方式走到底,這很合情理。

形式終歸都是有區別的,沒有必要進行對立,甚至以敵對的方式對立。男女、父子、朋友都有不同,卻可以共處。

只要每個人心中都堅持和諧共存、無我無彼的原則,去除「非此即彼」的思想,各種正信之學便會在群體中產生更大的價值,而不是造成衝突與裂痕。

如此的「中和」相融之道,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讓是非、對錯、好壞、善惡等差異較好地避免「人為」的刻意劃分,將「普世」綁架逐步卸除,讓大家獲得「周行不殆」的有序性。

易於出現「是非」各安其位而不紛爭、「對錯」自有公行而不爭辯,「好壞」自合乎整體而不抽刀斷水、善惡自有歸德於厚而不標榜。

存在有其合理性。大道之學承認世間的各種差異,主張兼容並蓄,反對僵化對立。

事物雖然都有個性,但可以「和而不同」;事物在應用上可能有主次,但不必分別貴賤。

世間上的任何一條道路,都不可能讓一輛汽車同時走七八個不同的方向,選擇著力一處只是因為志趣所合與能力有限。

世間事宜有所別,有所異,但並不妨礙「天下玄同」。

(編輯:見石)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如何才能從勸善書中讀出修真密語?
大道昌明,道德為尊:唐朝時期的道教(下)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