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今年國劇丟的臉,都被它掙回來了!

今年國劇丟的臉,都被它掙回來了!

相信再不關心時政的小夥伴,最近朋友圈都被「慶祝改革開放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表彰傑出貢獻人物大會」刷屏了吧。

且不說會議的重要歷史意義,光是會議上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諸多大佬久違同台,就已經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馬雲好萌##馬化騰很精神##李彥宏好帥#等話題直接爆上熱搜。

其中,#馬雲馬化騰互動#的小動作更是火遍全網。

不少網友根據兩位大佬的互動行為大開腦洞,編寫出各種有趣對話。

而伴隨著這股「改革開放紀念風潮」,最近不少年代劇打著「致敬改革開放40年」的旗號扎堆上映,走馬燈般輪流登場,其中最受好評的莫過於由正午陽光出品的——

《大江大河》

本劇由王凱、楊爍、董子健主演。

講述了改革開放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浮沉的故事,映射了我國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的發展變化。

這種展現時代巨變的電視劇一不小心,就會拍成無躁乏味的偽紀錄片,或打情罵俏的小人物傳記。

但《大江大河》卻不一樣,它以小見大,時代變遷下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被襯托得淋漓盡致,完美避開了時代劇所有槽點。

《大江大河》上映以來口碑與收視齊飛。

目前豆瓣評分已經高達8.9,如果劇情走向良好,突破9.0指日可待。

收視率在同期電視劇中也是一枝獨秀,穩定破1

不過這麼好的成績在觀眾看來,也是理所當然。

通過《北平無戰事》、《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等口碑爆劇,出品方正午陽光和導演孔笙早已在觀眾心中樹起了金字招牌。

演員方面,王凱、楊爍、董子健、童瑤等人的演技基本沒有詬病之處,就連此前一直被人說「油膩」的楊爍,此次在劇中也呈現出和《歡樂頌》的小包總完全不同的感覺。

有人說,正午陽光是一群處女座組成的團隊。

或許正是如此,《大江大河》才會呈現出如今吹毛求疵的風格,細節方面完全經得起考究。

大棉襖,紅配綠,再加一頂皮帽子,每個人臉上都是黑黝黝一片,有種臉沒洗乾淨的感覺……村裡最洋氣的宋運輝宋運萍姐弟也僅僅是衣著整潔乾淨,樸素中透著一股知識分子獨有的書生氣。

一集電視看下來,只覺得原滋原味的「土」氣迎面撲來,但就是這種「土」讓人有了真實的代入感。

十年浩劫剛過,百廢待興,很多人連溫飽都滿足不了,窮的人家可能一家只有一套棉襖誰出門誰穿。在這種情況下,艱苦樸素才是主流,沒有人有多餘的時間和經歷打理自己。

現在很多年代劇被拍成了偶像劇。

不管歷史背景,怎麼帥怎麼來,褲襠藏雷、打鬼子穿短裙、炮火震天中談情說愛……槽點多到讓人吐不過來。

可是觀看《大江大河》你就不會有這種顧慮了。

王凱飾演的宋運輝天資聰穎,因為出身成分不好,初中畢業就下鄉接受教育改造,一邊學習一邊勞動。

劇中有個場景,姐姐興高采烈地跑來告訴宋運輝兩人都考上大學了,正在幹活的宋運輝紅背心已經被汗水浸透,頭髮一縷一縷搭在額上。

這個形象有些狼狽,但一下子讓人明白這小子吃了很多苦,也為後來宋家姐弟為上大學激烈抗爭埋下了伏筆。

想想看,一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中突然出現一個白得發光的人,就算所有人說這個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觀眾也不會感同身受。

現在年代戲宣傳時都喜歡說,「從細節到表演上方方面面呈現對那個時代的還原」,但實際上,做到這一點的卻寥寥無幾。

很多年代劇,敗就敗在細節上。要想去除現代人與那個年代的隔膜感,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細節處下手。

環境造就了思想,道具越精細,觀眾越能理解劇中人物的想法。

導演孔笙說過,當時的場景已經不復存在,但那些經歷過的人還在,當年的情況也歷歷在目,

「他坐過的火車,騎過的自行車,用的東西都還記得非常清晰。這些東西不能來一點假,一定是真實的。」

比如劇中宋家有場吃飯的戲要「豐盛」。

提起豐盛,當然少不了大魚大肉這些菜。可是等它們擺上桌,導演立馬開始罵:「叫你們擺這些!」

為什麼呢?

因為在那個年代,一碗豬油渣都是難得一見的人間美味,更何況大魚大肉,那已經堪稱國宴級別。

所以,最終上桌代表「豐盛」的菜就只是一碗油豆腐。而當時,一碗油豆腐也確實是人們平時也吃不起的。

這些細節,讓親歷者能輕易被帶往記憶長河,也讓後來者能一窺父輩們生活的痕迹。

王凱說,《大江大河》對於經歷過改革開放歲月的父輩來說,是「憶青春」,對於未曾經歷的當代年輕群體來說,是「惜當下」。

在幕後團隊精益求精的態度下和王凱等人的實力演出下,《大江大河》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36歲的王凱演19歲的宋運輝沒有任何違和感,鍋蓋頭,戴著眼鏡,穿著背心加襯衫,充滿少年感的同時又帶著有股書生氣。

王凱用演技呈現了一個完美飽滿的宋運輝。

他因為出身不好,做事小心翼翼,所以才會有在聽到自己高考全縣第一時,露出那種想笑又不敢笑,眼角眉梢都是得意興奮偏偏又要極力壓制的表情。

宋運輝把握住了1978年恢復高考的機會,眼看著就要改變命運,自己的出身卻成了上不成大學的理由。

倔強的他便站在烈日下一遍遍地背誦著中央文件和《人民日報》中關於高考政策的文章。

這是屬於他的反抗。

因為出身不好,他被迫放棄高中接受勞動改造,做事謹慎就怕留下話柄,好不容易看到曙光,能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和家人的處境了,結果一句「大學是社會主義大學,你成分不好沒資格」就被打回原形。

宋運輝不是苗正根紅的雷東寶,能想到就做雷厲風行,他最激烈的反抗也只是通過一遍遍背誦政策來表達不滿。

雖然他成功了,可他的姐姐宋運萍卻因此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童謠把宋運萍演得太好了,明明是樂觀開朗、內柔外剛,看著讓人莫名心疼。

姐弟倆只有一個能上大學,她笑著把名額讓給弟弟;為了給弟弟拾掇一身能穿的衣服,她剪了自己的辮子換成錢;她去大學看望弟弟,笑著坐在教室,看著四周的目光中帶著眷戀不舍,讓觀眾不禁眼睛一酸。

這麼好的姑娘,一出生就被決定了命運,無論怎麼掙扎最後還是被大環境禁錮在原地,她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

宋運輝的姐夫雷東寶是個軍人出身的「大老粗」,敢想敢幹,在集體經濟改革的浪潮中帶領小雷家全村人緊跟政策,承包到戶,辦磚廠、電線廠,走在時代的前沿。

他動員社員不是慷慨激昂地空喊口號,而是「想不想富」「想不想娶媳婦」,畢竟小雷家村窮到好多年沒人娶到媳婦了,話糙理不糙,完全沒有小包總的油膩樣。

而宋運輝的好兄弟楊巡是個體經濟的代表人物。

在目前播出的劇集中出場不算很多,但董子健黝黑的皮膚和好像一個星期沒洗的頭髮還是給人留下很深印象,完全沒有小鮮肉的偶像包袱。

眼看2018年就要過去了,但今年國劇並沒有交出一份多麼完美的答卷。

如《香蜜沉沉燼如霜》這樣半出圈的熱劇都一個巴掌數的過來,真正稱得上爆款的更是一部沒有。

究其原因,流量們的春天已經過去。

比起看臉觀眾越來越注重電視劇本身的質量,有沒有用心拍,想圈錢還是真正在做藝術,觀眾是能看出來的。

因此,正午陽光出品的這部《大江大河》從立項之初、到演員陣容曝光,再到如今開播,被許多人寄予了厚望。

而如今經過市場校驗,從播出的集數反饋來看,《大江大河》也確實有成為經典的潛質。

製作可靠、注重細節,演員出色,劇本緊湊……

只要後半程不垮塌,2018年劇王就是它了!

不服?看過再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審片官 的精彩文章:

TAG:電影審片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