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無事不登的「三寶殿」在哪裡

無事不登的「三寶殿」在哪裡

小媳婦無事不登三寶殿,奉本縣正宅衙內分付,敬來說咱宅上有一位奶奶要嫁人,講說親事。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

所以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是有為而來的了。這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人們在佛教寺廟中有禮拜等法事的時候才能踏進佛殿,沒有事情的時候不能隨隨便便在佛殿裡面走動吵嚷。這就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最初的意思。後來這句俗語被引申為有事而來,沒有特別重要的事不找別人的意思。

那麼什麼是「三寶」呢?

原來,「三寶」又稱作三尊,屬於佛教名詞範疇,具體指代的是佛教徒尊敬供養的佛寶、法寶、僧寶等三寶。

「佛」是指覺悟人生的真相,進而教導他人的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諸佛;「法」為根據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說的教法、真理;「僧」是指修學教法的僧團。

三者都是信徒學習、行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實,三寶的「寶」用的是譬喻的手法,彰顯的是佛、法、僧的勝德。這個「寶」字用得好,因為其中透露著深層次的含義:和擁有金銀、珍珠、瑪瑙等世間珍寶能使我們物質生活十分富裕一樣,佛、法、僧等世間珍寶則能使我們的靈魂得到安靜,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洗滌,比起來身體所受之苦,精神上的愉悅才是最為重要的。

三寶所在之殿當然就是三寶殿了,即佛教信徒登場做法事的地點「大雄寶殿」;佛家珍藏經書、經典之所「藏經樓」;還有僧人「燕息(即和尚等出家人睡覺之意)」的「寧靜禪房」。所以「三寶殿」泛指一般的佛殿,佛殿是十分神聖的地方,人們對三寶更是懷著一種尊敬與敬仰的心態來進行祭拜的,在其中大聲喧嘩或者嬉戲都被認為是對佛的不尊敬的行為,是會受到譴責的。

「三寶殿」只有較大規模的寺廟才有,像少林寺、棲霞古寺、普陀寺等。這三處地方,是清凈高潔的佛教重地,不可隨意亂闖,所以也就有了「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俗語,比喻沒有事不會登門造訪,只要登門,必是有事相求。

古代的人在戰爭、災荒、婚喪、生日、病痛時常要求神拜佛;法事、儀式、招魂必要拜佛上香、請僧人出廟,必然要去;軀體康復、考試中舉、生兒育女、許願還願,也要去寶殿……可見,無事的話,誰會去「三寶殿」騷擾呢?

本文轉載自「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十大最美詞牌,十種悲喜人生
誰說中國無城堡?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