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釉」惑 元代卵白釉

「釉」惑 元代卵白釉

元 卵白釉暗龍紋碗

卵白釉器是元代景德鎮在宋代青白瓷生產的基礎上燒造的新品種,其釉色恰似鵝卵殼色,色澤勻凈,無開片,釉質緊密光潤,胎體厚重,多數有印花裝飾。卵白釉器的產量遠比同時期的紅釉、藍釉器為多,主要是由於元朝「國俗尚白」,皇帝對景德鎮燒造的「潔白不疵」的瓷器,有著某種特殊嗜好。據成書於元文宗時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五《中書耶律文正王》傳記載,元朝確有「國俗尚白」的風俗:「己丑,太宗即位……諸國來朝者,多以冒禁應死,公(耶律文正)言:『陛下新即位,願無污白道子。』從之。蓋國俗尚白,以白為吉也。」

元 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由於卵白瓷中發現有「樞府」字樣,因此人們稱之為「樞府窯」器。「樞府」是樞密院的簡稱,是元代最高軍事機關,具有「樞府」銘的卵白釉瓷器,應屬「樞密院」的定燒器,是毫無問題的,但傳世的這類卵白釉瓷大多是沒有文字的,只有極少量有「樞府」銘,一般都印在盤、碗器物內壁口沿下,「樞」和「府」分別在相對的地位。除了「樞府」字樣外,卵白釉器還發現有「太禧」、「福祿」、「福壽」、「東衛」和「壽」、「福」、「良」、「王」等單個吉祥字樣銘,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品中還有「昌江」字銘的器物。

元代卵白釉器往往會與青白釉器發生混淆。青白釉器的釉色白中閃青,釉面玻璃質感強,有氣泡,積釉處更青亮,有刻花、劃花或印花裝飾,花紋較清晰。而卵白釉器胎釉比青白瓷為厚,釉色變青白色為卵白色(近似鵝卵色),不如典型青白瓷——影青瓷那樣呈玻璃光,而是失透的。卵白釉器分精、粗兩大類,精細的製品器里大多有印花裝飾,圖案花紋主要為纏枝蓮、菊瓣、花蝶、雲龍、雲鳳、雲鶴等,其印花多數顯得渾圓而不太清晰。有銘文者,銘文常夾在花紋中間,鑒賞時需細心查看,才能發現是否有銘文,這也是卵白釉瓷器紋飾的一大特徵。還要注意的是,元代卵白釉器均為盤、碗之類的圓器,並無瓶、罐之類的琢器。

現代 白釉雲龍紋梅瓶

當代文物市場常見元代卵白釉瓷器仿品。新仿器胎體較薄,胎質細白,像現代的白釉瓷器,其印花紋飾和銘文很清晰,與胎體厚重、失透的卵白釉瓷相比,相差甚遠。市場上還常見兩種「樞府」款瓷器:一種是通體藍釉大梅瓶,肩部有以白釉為地、青花款「樞府」二字;另一種為白釉大梅瓶,肩部有青花款「樞府」二字。此兩種大梅瓶,結合胎釉分析,為現代臆造品。

原文作者:葉佩蘭 李昊冰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7年4月刊《古陶瓷鑒定研究——如何區別新老瓷器的釉(下)》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詩風詞韻 遊子吟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