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是項羽謀士,獻策差點殺死劉邦,卻因一條拙劣的反間計抑鬱而死

曾是項羽謀士,獻策差點殺死劉邦,卻因一條拙劣的反間計抑鬱而死

古代的戰爭,不光光是實力的對決,還有就是謀士之間也是要給自己的主公建言獻策的,能夠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戰爭的成功,這才是一個合格的謀士的,所以謀士的地位在古代是相當的重要,每個諸侯,或者野心家,都會培養或者尋訪幾位謀士,好讓自己的實力增加。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離不開能臣良將的幫助,有了張良,蕭何等智囊,韓信等名將的加入,所以,劉邦能在跟項羽的對決中成功,其實項羽的謀士范增也不差,但是因為項羽的剛愎自用,導致失敗。

范增當時一直在家,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他已經七十歲了,但是還有一顆反抗的心,就來到了還是項梁的軍隊,可以說,楚國政權的創立,范增有著很大的功勞的,後來項梁在跟章邯的對決中,戰敗被殺,他也開始輔佐項羽了,成為了他的首席謀士。

當時項羽的實力是最強大的,但是劉邦卻是最先進入關中的,不過,因為項羽實力強大,所以劉邦只能退出咸陽,駐紮在霸上,這個時候范增建議,消滅劉邦的勢力,所以就有了鴻門宴。

大家都知道鴻門宴,劉邦差點丟了性命,這一切都是因為范增的緣故,不過,因為項羽的剛愎自用,也一直不聽從項羽的建議,就沒有殺了劉邦,只能看著樊噲等人救出了劉邦,氣的范增直接對著項羽破口大罵,意思就是臭小子不足以成事,也預測了以後奪得天下的肯定是劉邦。

在當時,很多的反秦義軍都被收編或者是失敗了,就剩下了劉邦的漢,和項羽的楚了,史稱為楚漢爭霸,當時劉邦被項羽困在了滎陽,沒辦法,只能求和,項羽差點同意,這個時候,被尊為亞父的范增趕緊出來勸諫。

項羽這次聽了,立馬支援滎陽,就是為了擊敗劉邦,劉邦等人都知道範增餓厲害,這個時候陳平給劉邦獻策,希望用反間計來離間項羽和范增的君臣關係。

所以,在項羽的使者來了之後,劉邦說怎麼不是范增的使者呢,還撤去了但是豐厚的宴席,改為粗茶淡飯,使者回去彙報之後,沒有腦子的項羽果然中計,慢慢的不信任范增,還奪了他的權柄。

范增大怒,其實心裡也是不甘心,所以向項羽請辭,最終項羽同意了,就這樣,因為心中鬱結的原因,在回去的路上,范增得病,抑鬱而死,最終項羽的結局也是在垓下自刎,劉邦得了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史事 的精彩文章:

在清朝位極人臣的三朝老臣,晚年卻因為一件事落得身敗名裂
漢武帝四歲時候,姑姑指著女兒要把她嫁給劉徹,後世產生一個成語

TAG:知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