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誅孟達為什麼不向朝廷請戰,對陣諸葛亮就要上奏?

司馬懿誅孟達為什麼不向朝廷請戰,對陣諸葛亮就要上奏?

原標題:司馬懿誅孟達為什麼不向朝廷請戰,對陣諸葛亮就要上奏?



司馬懿向皇帝請示要求出戰的時候,他已經是曹魏西線軍政最高負責人,任寄分陝,也就是說,關西地區他完全可以說了算,除非特別重大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事事都通報皇帝然後施行,尤其是軍事方面,既然已經任命他為軍事負責人,戰守當然完全可以由他自己決定,那他為什麼要請示皇帝呢?

再這之前,司馬懿鎮守宛城的時候,可並沒有這樣。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司馬懿鎮守宛城,在上庸的孟達準備叛魏降蜀,起兵響應諸葛亮。上庸屬於曹魏荊州轄區,離孟達最近的曹魏軍隊就是宛城的司馬懿。這時候的司馬懿還沒有獨擋方面,並沒有假節,更沒有專征誅的權利,軍隊出動必須要先報告遠在洛陽的朝廷,然後才能行動。


諸葛亮給孟達的書信被截獲送到司馬懿手裡後,孟達的形勢就比較危險了。但孟達當時也想當然的認為,即使司馬懿知道他要叛變的消息也要先奏聞皇帝,來回需要時間,他有足夠的時間來做準備。所以,孟達並沒有馬上起兵,而是繼續準備。結果司馬懿並沒有等朝廷的命令,而是一邊上奏朝廷,一邊就直接出兵,破上庸,誅孟達,穩住了曹魏的南線。



等到和諸葛亮對陣的時候,司馬懿的地位比誅孟達的時候已經高多了,權力也要大多了,而且朝廷已經給了他假節的權利,前線的文武官員除非有特別的原因,一般的他都可以先斬後奏,不用先向朝廷請示,然後再動手。就比如後來鍾會伐蜀,半路上就殺了功臣許褚的兒子許儀以立威,按理說這是需要請示朝廷的,但是朝廷也並沒有因此而怪罪鍾會。

而且,當時司馬懿和諸葛亮對峙已經很長時間了,究竟是否出戰,或者選擇在什麼時候出戰,完全可以由他決定,根本不用通知朝廷。但他卻依然先上奏朝廷,要求出戰。這是為什麼呢?當然是因為他壓根就不想出戰,因為他這時候對諸葛亮很怕,完全沒有勝算,所以就想死守,坐待諸葛亮糧盡退兵。


在這之前,因為諸葛亮和司馬懿已經相持了很長時間。蜀軍遠道而來,道路不便,補給線太長,糧運困難,所以利在速戰。司馬懿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他認為不需要出戰,製造堅守不出,等蜀軍糧盡,自然就會退兵。諸葛亮實在沒有辦法了,就派人給司馬懿送了一套女人衣服,諷刺司馬懿還不如女人勇敢。



司馬懿當然知道諸葛亮這是故意激他出戰,仍然決心堅守不出,和諸葛亮拼後勤,拼消耗。但他手下的將領卻忍不住了,認為諸葛亮這樣做實在是太欺負人了,完全是羞辱了曹魏的將士。所以,司馬懿手下的將士都認為與其這樣當縮頭烏龜,被諸葛亮看不起,不如乾脆出戰,去拼一把。所以,司馬懿才向朝廷上奏,要求出戰。這意思就很明顯了,就等於告訴皇帝,我認為現在不能出戰,但是將領我壓不住了,需要你支持。


魏明帝曹睿也是聰明人,一看就明白了,雖然司馬懿的奏疏寫得詞氣慷慨,表示不當縮頭烏龜了,但實際上就是要借皇帝的詔書來壓一下手下的將領。所以,曹睿馬上下了一道詔書,要求曹魏將士繼續堅守不出,等蜀軍糧盡自敝,退兵的時候曹魏軍隊再出動追擊,可以萬無一失。不但如此,曹睿還給了司馬懿又一道大禮包,也就是讓他的近臣,也是元老重臣的侍中辛毗持節監軍,監督執行詔書上的命令。

不光曹睿明白了,其實諸葛亮當時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也馬上就明白了,司馬懿千里請戰,用意當然不是要求出戰,而是不想出戰,希望用皇帝的詔命來彈壓下面不堪受辱,要求出戰的將領。所以,諸葛亮當時就明白了,短期內要取勝是不可能了,只能做持久戰的準備。後來修晉書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為司馬懿做定評,就感慨說,當初誅孟達的時候是何等的勇毅,到對陣諸葛亮的時候,居然能怯懦畏戰到如此地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武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農耕民族面對游牧民族並不總是被動挨打,否則就沒漢族了
劉備一生中陞官最快的時期,五年從縣令到州牧,曹操助攻

TAG:蕭武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