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火雞辣么丑,為什麼要吃火雞?

火雞辣么丑,為什麼要吃火雞?

原標題:火雞辣么丑,為什麼要吃火雞?


作者:邵鑫月


編輯:kamin、Yuki


如果有「世界最丑鳥類比賽」,那麼滿臉肉瘤面容可怖的火雞,一定會榜上有名。


作為歐美國家感恩節、聖誕節的傳統菜肴,家養的火雞終其一生可能只去過兩個地方:農場和烤箱。

不過,你也許不會想到,這些「丑鳥」的祖先也有過「光輝歷史」——它們在數百年前曾是美洲原住民神殿中的「貴客」,甚至被當作陪葬品。



你看這個火雞長得又禿又凶,這樣下去不行的,不如……把它做成烤火雞?圖片來源:Pixabay.com


那麼,從廟堂之高走進尋常百姓的廚房,火雞在上千年來都經歷了些什麼呢?人們因何相中這樣一種「丑鳥」,把它們從野雞培養成「大型造肉機」的呢?這一切,都得從中美洲的史前森林說起。



火雞自述:我是誰?我從哪來?


從分類學角度來講,「火雞」是一個屬名,歸屬於雞形目吐綬雞科。在北美和中美洲森林中,火雞屬一共有兩個種:眼斑火雞(Meleagris ocellata)以及普通火雞(Meleagris gallopavo)。前者主要分布於尤卡坦半島的茂密森林中,並沒有被馴化為家養動物。而後者則是現代家養火雞的祖先,最初在墨西哥中部、北部和美國都有發現,包括六個亞種:


1.火雞指名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gallopavo


2.火雞中部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intermedia


3.火雞大平原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merriami

4.火雞墨西哥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mexicana


5.火雞佛羅里達州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osceola


6.火雞東部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silvestris



不同火雞曾經的地理分布。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你看,美國南部和墨西哥曾經遍地「野火雞」。而這6個亞種,究竟是哪一種被馴化成了今天的家養火雞?圍繞這個問題,動物考古學家們進行了半個世紀的探討。


早在1966年,一位愛好鳥類研究的化學家Arlie W. Schorger就研究了墨西哥中部山谷發掘的火雞骨頭。他認為,這些曾生活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700年的火雞可能已經被馴化過了[2],而分布在這一地區的很可能是火雞的指名亞種M. g. gallopavo。不過,由於缺少進一步鑒定,這一推斷仍然很模糊。


直到2010年,西蒙菲莎大學的考古學家利用古DNA技術才讓答案見了分曉。研究者對美國和墨西哥出土的火雞骨骼和糞便化石進行了線粒體DNA研究。分析表明,現代家養火雞與墨西哥中部的指名亞種親緣最近,而與美國西南部等種群親緣較遠。這一結果進一步證實:野生的火雞指名亞種M. g. gallopavo是今天全世界家養火雞的野生祖先,其馴化中心為墨西哥中部地區。此外,美國西南部或東部可能也有當地的野火雞亞種被人類馴化過,而瑪雅人甚至試過馴化眼斑火雞,但它們的香火併沒傳承下來,對現代家養火雞並沒有遺傳貢獻[3]


確定了火雞的老祖先,接下來就可以由此推斷火雞最早馴化的地點與時間了。


從考古發掘記錄中我們可以得知,目前看來,最古老的家養火雞遺骸出現在墨西哥特拉提科遺址(Tlatilco),其年代為公元前1200-900年[4]。而在稍晚一些的時候(公元前1150–850年),墨西哥南部聖喬斯莫戈特遺址(San Jose Mogote)中也發現了火雞遺骸,這些火雞很可能是當地人從北邊買來的[5]。也就是說,早在距今兩千多年前,墨西哥原住民就已經開始馴化甚至販賣火雞了。


墨西哥科利馬豎井墓文化出土的火雞形陶哨(公元前200年—公元500年,圖片來源:參考文獻[6])


養火雞,可能是無奈之舉


人類最初出於什麼目的來馴養火雞的呢?美國考古學會的研究者認為,選擇養火雞,可能並不是人們的本意,只是因為火雞實在太「粘人」了……



火雞:再嫌我丑,我就賴著不走!圖片來源:Pixabay.com


1944年,為了觀察野生鳥類和工作人員之間的關係,火雞被引進美國梅薩維德國家公園。結果,它們很快佔領了投喂站,甚至搶奪了周圍居民的溫暖居所。儘管人們向空中鳴槍,乃至使用了「櫻桃炸彈」,火雞仍然不退縮。


由此推測,生活在火雞分布地的古人,可能也遭受了同樣的痛苦。當他們知道自己無法趕走火雞時,很可能會把火雞關起來以保護莊稼和食物儲備,接下來才逐步意識到這種鳥在食物和工藝品方面的價值



在一款名為《饑荒》的生存類遊戲中,主人公辛苦經營的漿果田常常因為嘴饞的火雞光顧而絕收,遇到這種情況,玩家大多會選擇將其捕獲並變成「雞腿」充饑。圖片來源:《饑荒》遊戲

起初,火雞的飼養規模非常小,並沒有被原住民當成主要的食物來源,很多地區的養殖方法也近乎野生放養。考古學家推測,火雞在當時更可能是饑荒年份的應急食物,或是在貴族舉行儀式、宴會時,用來展示身份的高貴物種



阿茲特克文明中出現了火雞形象的神。圖片來源:Sciencealert.com


考古證據也證明了這種說法,當瑪雅文明人口數量達到了頂峰,周圍大型動物數量開始減少時,飼養火雞的數量並沒有顯著地提高。這說明,瑪雅人當時根本就沒指望用火雞來填飽更多人的肚子。


事實上,火雞一直被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視為珍寶,用作儀式、祭祀用品,甚至被當成神的替身。


在阿茲特克文明的首都,儀式、宴會和圈養食肉動物需要數千隻火雞作為貢品。而在瑪雅地區,火雞骨骼遺存大多發現於宗教廟宇和墓葬中,或是與貴族儀式器物一同出土。瑪雅文明的維斯塔赫爾莫薩 (Vista Hermosa)遺址最能說明問題,其墓葬中火雞骨頭出現頻率極高,但在生活垃圾中的卻是缺失的,說明這些火雞在這個遺址中並不是作為食物而存在的



阿茲特克文明發源於墨西哥,以殘暴的奴隸統治和宏偉建築而聞名,後被西班牙殖民者所滅。圖片來源:Wikimedia|Thelmadatter


與生俱來的的「貿易氣質」


自被人類馴化以來,火雞就充分展現了自己做「進出口貿易」的特長。當然,它們不是商人,而是被販賣的貨物。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美洲大陸的跨地區火雞貿易就已經存在了。那個時候中國還處在西周,雅典城邦還沒有建立。


從屁股看火雞,好像也挺美的。圖片來源:Pixabay.com


前面我們提到,墨西哥南部的遺址就發現了來自墨西哥中部的火雞。考古學家認為,南方人找中部人買火雞可能不是為了滿足口福,而是為了拔火雞羽毛製作裝飾品或藝術品[7]。這種跨地區買賣火雞的現象也發生在了其他遺址中,比如瓜地馬拉的瑪雅遺址 (公元前300年-公元100年)里也找到了來自墨西哥地區的火雞遺骸。


後來,隨著美洲原住民文明發展和航海技術的進步,尤卡坦半島、墨西哥灣和中美洲加勒比海岸之間的海上貿易航線不斷擴張。頻繁的海上貿易往來不僅能交易火雞,還能夠讓各地的人們交流養雞技術,這促使火雞養殖在中美洲大範圍流行了起來


而讓火雞真正流行於世界,從神廟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還是那批發現新大陸的歐洲人。


在我們的印象中,火雞加入西方文化圈好像是17世紀美國人創立感恩節以後的事情。實則不然,西方文明和火雞打交道的歷史其實遠遠早於這一時間。早在15、16世紀之交,西班牙人發現美洲大陸伊始,他們就把火雞帶回了歐洲,甚至還在歐洲培育出了新品種。緊隨其後,英國航海家William Strickland則率先將火雞引進英國。這件成就可能讓他和子孫們頗為驕傲——他的家族紋章就是一隻公火雞,同時也是歐洲已知最早的火雞畫像之一[8]


到了17世紀,大批英國移民進入美洲,火雞開始逐漸成為他們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在大洋彼岸的英國本土,火雞卻一直是難得的奢侈品。當時的英國工人階級通常會在聖誕節吃鵝肉或牛肉,幾乎從不吃火雞。直到維多利亞時期(公元1837—1901年),烤火雞這道菜才真正流行開來,正式成為英國全民熱愛的聖誕大餐[9]。直至今天,火雞仍然是歐美聖誕節不可或缺的經典菜肴,其他國家的餐桌上也頻頻出現它們的身影。


看到這裡我們已經了解到,火雞是由美洲原住民馴化,由西班牙和英國人帶到歐洲,再由美國人加入過節食譜的,那麼問題來了,火雞的英文名為什麼是「Turkey」呢?在這個過程中土耳其人並沒有參與呀。


實際上,火雞和土耳其的關係完全是一個誤會。一種可信的說法是,當時,土耳其商人經常往歐洲販賣一種幾內亞珍珠雞。等到歐洲人第一次在美洲見到火雞時,人們誤以為這種大鳥是就是土耳其人賣的珍珠雞,因此稱之為「Turkey coq」,久而久之,稱呼就變成了「Turkey[10]


珍珠雞:我覺得我們不是一個物種。圖片來源:Wikimedia|New Jersey Birds


不僅是英語對火雞身世有誤解,世界各族人民似乎都繞不清火雞的老家是哪。英語中的火雞叫土耳其,土耳其語的火雞叫印度,而印度人又稱呼火雞為秘魯…….


雖然搞不清火雞的出身,但這並不影響到大家吃火雞的熱情,畢竟它們營養高又味道好。所以,今年聖誕,要不要考慮給你的飯桌添一隻來自中美洲的大鳥呢?



長得丑也不影響我好吃呀。圖片來源:Pixabay.com


拓展閱讀


點擊圖片直達原文


作者名片



排版:小爽

題圖來源:Pixabay.com


參考文獻:


[1]Manin A , Corona-M E , Alexander M , et al. Diversity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Mesoamerican turkeys: archaeological, isotopic and genetic evidence[J].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18, 5(1):171613.


[2] Schorger AW. The Wild Turkey: Its History and Domestication. Norman: Univ of Oklahoma Press; 1966.


[3] Speller C F , Kemp B M , Wyatt S D , et al. Ancient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is reveals complexity of indigenous North American turkey domestic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 107(7):2807-2812.


[4] Valadez Azúa, R., & Arrellín Rosas, R. (2000). La domesticación de animales. In L. Manzanilla & L. López Luján (Eds.), Historia antigua de Mexico: Volumen 1 (pp. 379–334). Mexico City: Instituto Nacional de Antropología e Historia.


[5] Lapham, H. A., Feinman, G. M., & Nicholas, L. M. (2013b). Animal economies in pre-Hispanic southern Mexico. In C. M. G?tz & K. F. Emery (Eds.), The archaeology of Mesoamerican animals (pp. 153–190). Atlanta: Lockwood Press.


[6] https://collections.lacma.org/node/253714


[7] Lapham, H. A., Feinman, G. M., & Nicholas, L. M. (2013b). Animal economies in pre-Hispanic southern Mexico. In C. M. G?tz & K. F. Emery (Eds.), The archaeology of Mesoamerican animals (pp. 153–190). Atlanta: Lockwood Press.


[8] M. F. Fuller (2004) The encyclopedia of farm animal nutritionISBN 0-85199-369-9

[9] A Victorian ChristmasHistoric UK.com Retrieved December 26, 2010


[10] Krulwich, Robert (27 November 2008). "Why A Turkey Is Called A Turkey". NPR. Retrieved 18 July 2016

【拓展閱讀】快瞧那隻壁虎!它會「凌波微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科學家 的精彩文章:

自作多情讓男人更「成功」?
NASA正式宣布:「旅行者2號」離開太陽風層,飛向遙遠星際

TAG:我是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