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實驗室數據提高了地球生命來源自小行星的可能性

實驗室數據提高了地球生命來源自小行星的可能性

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現了一些證據能夠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小行星撞擊提高可信度,並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中。


研究小組成員:Michel Nuevo, Christopher Materese and Scott Sandford


此前科學家們做了很多努力仍然不清楚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開始的,也不知道生命是否來源於地球上現存的元素還是被小行星或彗星所帶來的後來物質。自然演化和外來說就是生命起源的兩大主要理論。自然演化說認為生命起源於陸地上的溫泉或深海下的火山口附近,在一定的成分配比和加熱情況下產生了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外來說則認為生命已經存在於宇宙中的彗星或小行星上,他們為地球帶來了最初的生命。前文研究小組所獲得的證據就是支持了生命外來說。

生命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是糖,它為生命提供所需的能量。2-脫氧核糖,DNA中的糖成分。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成功的在類似的宇宙空間條件中發現了這種糖的合成出現。具體點來講,他們講鋁製基板上的樣品放入冷櫃中,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然後再講樣品放在真空室中,來模擬宇宙的深空條件。再接著用管道輸送水和甲醇的混合氣體,這種混合氣體類似於星際介質中發現的氣體。同時為了模擬宇宙空間中遭遇到的輻射,樣品周圍還充斥在紫外光的照射。


實驗的最初階段,超低溫使得混合氣體直接凍結成冰塊,但又被紫外光照射融化。在融化後的液體中研究小組成員發現了少量的2-脫氧核糖與其他一些糖。他們對此感到非常振奮,並檢查了一些多年來所搜集到的碳質隕石的樣本,發現了醇和脫氧核糖存在(不止2-脫氧核糖)的證據。


對這些發現使得研究人員認為這進一步證實了地球上的生命很有可能起源於宇宙空間,因為只需要適當的條件就能讓一些簡單的化學物質合成成最簡單的生命物質。


本文譯自 /phys,由譯者 利維坦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英國人在廁所里度過的時間長達8個月
溫室氣體正在使人類變蠢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