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師從德國製造 創維彩電要「高精尖」更要工匠精神

師從德國製造 創維彩電要「高精尖」更要工匠精神

最近幾天,三星將在2018年年底關閉天津工廠的消息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這已經是三星本年度第三次宣布關閉中國工廠:上半年,三星關閉了位於深圳的通信網路設備工廠;11月底,三星向蘇州園區管委會提交了關閉蘇州工廠的材料,這家工廠主要生產顯示面板和半導體。

很自然的,這則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隨著國內人力成本的上升,很多跨國企業紛紛把工廠搬離中國,遷移到東南亞、印度等人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和地區。長此以往,「Made in China」會不會衰落下去?建立在製造業這片地基上的中國經濟的大廈,又會不會有倒塌的危險?

恰在此時,一部名為《中德製造》的紀錄片正在深圳衛視熱播。人們可以看到,中國製造業不但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指導下,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融入製造業外,全面提升數字化、信息化水平,而且在學習包括德國在內的全球製造強國的先進經驗,發力產品質量、供應鏈、品牌建設等關鍵領域,推動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升級進化。

看完這部開啟「中德兩國製造業對話,共謀高質量發展」的紀錄片,你會發現,即使人力成本不斷提高,「Made in China」也不會衰落,而是會佔領更多的高端製造產業,成長得更加強大。

學習「高精尖」,更學習工匠精神

和觀眾想像的不同,《中德製造》並沒有對大眾、寶馬等德國知名跨國巨頭著墨太多,而是主要集中在德國中小企業。其中,高端電視品牌美茲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記錄對象,因為它於2015年被中國彩電巨頭創維收購,由此成為連接中德兩國製造業的紐帶。

作為德國最早研發及製造電視的廠商之一,美茲成立於1938年,目前以高端電視機和閃光燈製造等為主業。2015年6月,準備以德國為橋頭堡打入歐洲市場的創維,將美茲收購為旗下全資子公司,開啟了一段中德製造聯姻的佳話。

收購美茲之後,創維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其原有的製造、研發、銷售、服務等崗位,並努力將美茲現有的研發與製造體系有效平移至創維。但創維很快發現,德國製造業馳名全球,並非僅僅靠「高精尖」技術,更依靠對細節精益求精的高質量追求。

創維集團全球研發中心工業設計工程師韋煒至今仍對一個細節記憶猶新:「正常情況下,我們一台彩電只要3種螺釘,數量大概30-40顆就夠了;而美茲標準是9種不同的螺釘,3家供應商,一共108顆。」

正是憑藉這種工匠精神,以及持續的技術創新,德國製造得以雄踞價值鏈條的頂端,並在細分領域長期佔據高端市場。而中低端市場,可能由中國企業或者其他競爭者瓜分。

幸運的是,隨著中德企業的合作越來越緊密,德國品牌帶來的高質量標準,成為促成中國企業產品升級的動力。例如,為了一個小小的電視機音箱組裝,創維足足研發了3年。

一位創維音響產品的供應商負責人回憶說:「2015年,創維找到了我們及其他4、5家企業。剛開始大家評估下來,感覺很平平無奇,就是一個普通木箱做的音箱。但是隨著幾次與德國人開會,他們對精度、對工藝提出了極其嚴格的要求,讓其他廠家直搖頭,說可能這個東西國內沒辦法做,就算要做,成本也會非常非常高。」

彼時,創維的彩電產品已經進入上市衝刺階段,但音箱安裝的合格率無法達到理想狀態,質量跟不上,就會影響新產品的上市時間。到底該怎麼辦?創維召集供應商一起開會討論解決方案,有人提出,音箱不是核心部件,標準略為降低就能節省不少時間,但經過並不激烈的爭論,創維選擇堅持原有的設計方案。

最終,通過一線操作人員一遍遍地尋找提高良品率的方法,創維終於讓音箱達到了美茲的標準,並建立了標準化製作規範。在這一領域,創維的製造技術已經越發接近原汁原味的德國製造,「Made in China」具有與德國製造相同的品質和質量,並大有超越之勢。

事實上,不僅僅在彩電行業,在汽車、材料、工業機器人等領域,中國企業正在積極學習德國製造的精髓,並不斷挺進高端市場。中國高端製造業的跨越與進步,令全世界為之驚嘆。

更重視供應鏈,讓合作夥伴成為「隱形冠軍」

《中德製造》指出,在與德國企業的合作中,中國企業的另一個收穫,是對供應鏈的管理。

德國370萬家企業中,隱藏著一批極具核心競爭力的中小型企業。它們的產品質量精良,具有說一不二的定價權,在全球某一領域佔有最高的市場佔有率,是某個細分領域的王者。德國著名管理學教授赫爾曼·西蒙專門提出了一個獨特的概念:「隱形冠軍」。據不完全統計,德國共有1400多家這樣的企業,是世界「隱形冠軍」數量最多的國家,接近全球的一半。

「隱形冠軍」是德國的名片,也是德國的驕傲。它們以高度的專業性,共同構成了令人驚嘆的強大供應鏈體系。甚至可以說,這些企業是德國製造業的根基所在。

通過移植美茲的製造體系,創維也深刻感受到這一點。創維彩電事業部海外副總經理劉黨表示:「我們想要做出一款好產品,光靠我們自己是難以完成的。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能夠提供價格合理、品質優良的供應商,大家一起才能做出好產品。」

在創維的支持下,其龐大的供應鏈體系中,會不會出現新的「隱形冠軍」?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可能不用等待太久。

香港中文大學供應鏈管理學院院長徐寧認為,以創維為代表的很多中國企業,對供應鏈體系的認知越來越深刻,並且做得越來越好:「企業都意識到,單打獨鬥或者下一個訂單把價錢壓得很低,這樣是不行的。供應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如果都有互利共贏的思維,這種緊密的供應關係就可以培養起來。」

儘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隨著廣大中國企業對產品質量、對供應鏈愈發重視,「Made in China」與德國製造的距離,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遙遠。

另外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是,三星關閉天津工廠後,立刻宣布在天津投入總計24億美元,對其展品結構進行調整,同時投資建設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生產線和車用mlcc工廠(多層陶瓷電容器)等新項目。

有理由相信,也許規模會停滯不前甚至有所減小,但積極進軍高端製造業的「Made in China」,未來只會變得更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情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戰隊NOVA奪冠!《皇室戰爭》CRL全球總決賽完美收官
《明日方舟》輔助幹員深海色介紹

TAG:機情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