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何使唯識修學成為菩提道的修行,而不至偏向學理研究?

如何使唯識修學成為菩提道的修行,而不至偏向學理研究?

問:如何使唯識修學成為菩提道的修行,而不至偏向學理研究?

法師答:首先是學習《道次第》,重點在於皈依、出離心、菩提心,止觀這部分先略去,因為《道次第》為中觀見,而學習唯識專業是要確立唯識見。接著學習《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由菩提心導入菩薩行。然後進入唯識的中道正見,主要學習《辨中邊論》,兼以《攝大乘論》、《唯識三十論》等經論。最後,是唯識的止觀實踐。

整個課程的基本次第,是皈依、出離心、菩提心、菩薩行、唯識中道正見、止觀。以往,人們學習唯識較偏重於見的部分。如果忽略皈依、發心等佛法修學的核心,很容易將唯識當做哲學看待。事實上,民國年間的唯識學人已然出現這一傾向。

有鑒於此,特別提出學習唯識必須注意的十個問題。由菩提心、菩薩行進入唯識見,如三性三無性、八識、唯識、種子,再進入瑜伽止觀、唯識修行次第及轉依。只要按照這一次第來學習,就不太容易出現偏差。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耳識:梵音繚繞
水陸法會中的梵唄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