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謝家山發現一種蒜頭瓶,專家嘗了裡面的「神秘」液體說:沒味道!

謝家山發現一種蒜頭瓶,專家嘗了裡面的「神秘」液體說:沒味道!

2007年,在湖北省荊州市的清河村,謝家橋M1漢墓正式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在出土的眾多文物中,有一隻蒜頭瓶子,裡面盛有「神秘」液體。這液體是水?是酒?還是別的「神馬」東西。當時,一位考古學家大膽地嘗了一口,嘗完之後,為什麼直搖頭,還說根本沒有什麼味道?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經過,那就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秘:

謝家山發現一種蒜頭瓶,專家嘗了裡面的「神秘」液體說:沒味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謝家山發現一種蒜頭瓶,專家嘗了裡面的「神秘」液體說:沒味道!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說起謝家橋M1漢墓,從被發現起,就充滿了戲劇性。在清河村附近,有個很大的大土堆,沒有人想過大土堆的成因。但多年來,村民們已經形成了習慣,家裡用土,就到那裡取土,可以說,方便得很。2007年11月7日,村民又在大土堆取了不少土。這天,碰巧荊州市的護墓隊在例行巡查時,正好經過剛取完土的大土堆。護墓隊突然發現,已經露出的土層,很像是古墓回填用的五花土。護墓隊立即叫停取了村民土,並上報有關文物部門,準備組織探測。

謝家山發現一種蒜頭瓶,專家嘗了裡面的「神秘」液體說:沒味道!

謝家山發現一種蒜頭瓶,專家嘗了裡面的「神秘」液體說:沒味道!

讓人嚇出一頭冷汗的是,相關部門還沒做好準備,盜墓者卻先找上門來。6天後的一個深夜,盜墓者就摸到了村民取土的地方,借著月黑風高,開始了「非法」的盜挖。盜墓者儘管小心翼翼,但附近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他們一個電話,就打到了當地的公安機關,隨著執法人員迅速趕到現場,盜墓者就被抓獲了。此時,盜洞雖然已經接近棺槨了,可慶幸的是,盜墓者連墓里珍寶的影子都沒摸著。

躲過一次又一次劫難的謝家橋M1漢墓果然不負眾望,經過考古學家的挖掘,出土了各類陶器、漆木器、竹器、鐵器,絲織品等489件隨葬品,尤其是其中的208枚竹簡,不僅向世人展示了漢代的社會習俗,還有人文風貌等諸多信息。出土文物之豐富,甚至可以說是近年來中國考古所罕見。

謝家山發現一種蒜頭瓶,專家嘗了裡面的「神秘」液體說:沒味道!

在眾多文物中,有兩件青銅做的蒜頭瓶子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學名叫蒜頭壺,是古代的一種酒器,流行於戰國晚期到西漢時期。蒜頭壺的造型奇特,大肚,長頸,整體形狀像一頭大蒜。而且,瓶口通常還被做成蒜瓣狀,因此,又被形象地稱為蒜頭壺。當年,人們通常用它盛滿美酒,然後用木塞密封住瓶口,掛在腰間,便可騎上駱駝,從遙遠的西域,穿越黃沙大漠,一直來到長安。

令考古學家驚奇不已的是,經過了兩千多年的地下時光,謝家橋M1漢墓里的這兩件蒜頭壺保存得十分完好,連壺上繚繞的綜繩,還有密封用的木質瓶塞,竟然都沒有一點損壞。

考古學家小心地拿起蒜頭壺,輕輕一晃,新的驚喜又出現了。其中的一個蒜頭壺裡,明顯有液體存在。他們小心地打開瓶口的木塞,裡面裝滿了液體,還散發著一股淡淡的酒味。一位考古學家一時沒忍住,小小地喝了一口。圍觀的專家們緊張地問道「什麼味道?」

謝家山發現一種蒜頭瓶,專家嘗了裡面的「神秘」液體說:沒味道!

謝家山發現一種蒜頭瓶,專家嘗了裡面的「神秘」液體說:沒味道!

這位專家給出的答案是:沒味道。

結論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地就下了。考古學家將液體倒入專業的玻璃容器中,共約5升液體。經過對其化學成分的分析,最終確定,那是一壺如假包換的,2000多年前的老酒。

這壺珍貴的漢朝老酒為何寡淡如水?一是、當時還沒有採用蒸餾提純技術,還只是簡單的穀物發酵而成,所以酒的度數本來就不高。二是、因年代實在太久遠,本來就度數不高的酒中,酒精又蒸發了一部分。難怪,考古學家嘗了後直說沒味道。

如果從技術的角度講,新釀造的酒之所以喝著辣,是因為酒中含有大量的醛,醛不僅沒有香味,而且還刺激喉嚨。可如果將其存放起來,酒中的醛就會慢慢地氧化為羧酸。如果存放的時間夠久,羧酸還會與酒精發生酯化反應,最後生成乙酸乙酯,這時候的酒,就是美酒。但是酒一但存放得過久,比如幾百上千年,這些乙酸乙酯就會全部揮發掉,而酒水喝起來就真的寡淡無味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坊 的精彩文章:

石寨山出土古怪青銅器,專家指出,古滇國就因這件青銅器而壯大!
燕王陵墓中,出土了四條「神秘」銅馬腿,它們有個詭異的用處!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