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三翼之戰:鐵木真明明慘敗,為何實力和名望反而大大增強了呢?

十三翼之戰:鐵木真明明慘敗,為何實力和名望反而大大增強了呢?

原標題:十三翼之戰:鐵木真明明慘敗,為何實力和名望反而大大增強了呢?


十三翼之戰:鐵木真明明慘敗,為何實力和名望反而大幅增強了呢?


成吉思汗,發動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征服了720多個部族,建立了世界古代史上版圖最大的帝國。即使在亞歷山大、凱撒、拿破崙這些不可一世的偉大帝王面前,他依然光芒萬丈。但是,儘管他一生榮耀無數,卻也躲不掉一場讓他刻骨銘心的戰役,史稱十三翼之戰。



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統一蒙古進程中與札答蘭部首領札木合之間的一場戰爭。因鐵木真將自己所屬三萬人分為十三翼迎戰札木合而得名。「十三翼之戰」之後,慘敗而歸的鐵木真實力反而大幅增長,取得大勝的札木合勢力反而加速衰落,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戰役背景


本來鐵木真和札木合是「三次結義」的好安達,札木合還幫助鐵木真搶回自己的老婆。但是隨著「黃金家族」繼承人鐵木真在草原上的威望與日俱增,兩人心生間隙,開始分道揚鑣,畢竟他們都是想成為草原之王的人。然而,就在分手之際,原本歸屬札木合的一些小部落投奔了鐵木真,這讓心胸狹窄的札木合大為光火。後來,因札木合弟弟到鐵木真的領地偷馬,被鐵木真遠房叔叔拙赤發現,並將其一箭射死。札木合勃然大怒,聯合泰赤烏部、弘吉剌部、合答斤部、塔塔爾部等,組成了十三部,共計三萬人,聯軍浩浩蕩蕩殺向乞顏部。


二、戰役經過



鐵木真得到札木合部下泰赤烏部人的秘密報告後,將自己所屬三萬人分為十三翼(營),鐵木真和母訶額倫各分統一翼軍,其餘各翼多由乞顏部貴族統領。另外命令大將博爾術和者勒蔑,先將部族中的老弱病幼先轉移到哲列山谷之中,並做好防禦準備。


這是一次規模宏大的戰役,也是鐵木真自己領導的第一次戰役。鐵木真命令各部以他的白色大纛為依據,大纛進則進,大纛退則退。札木合聯軍的前鋒是由以能征慣戰著稱的兀魯兀惕部和忙忽惕部組成。成吉思汗指揮著博爾忽、赤老溫、木華黎、速不台等大將帶領部眾頑強抵抗,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局開始不利。鐵木真為挽回危局,親自驅馬前往陣前衝殺,鼓舞部族士氣。札木合調來泰赤烏部的神箭手只兒豁阿歹,要其射殺鐵木真,但箭只射中了戰馬,戰馬拖著鐵木真後撤,鐵木真的白色大纛也隨著開始向後撤退,根據戰前的指令「大纛退則退」,鐵木真部族的將士們開始全線撤退。



結果,札木合聯軍乘機掩殺,鐵木真慘敗,一口氣向西逃了三百多里龜縮進斡難河畔的哲列山谷據險死守。札木合眼瞅著對手死活不出來,瞪著眼睛干著急,又久攻不下,無奈之下只好得勝而歸。


三、戰事結局


戰役最終以札木合聯軍勝利告終,但得意忘形的札木合卻做了兩件蠢事:一是捏古思部曾歸附札木合,後又投奔了鐵木真,札木合懷恨在心,這次戰役該部首領被俘,不僅將其砍頭泄憤,還把腦袋綁在馬尾馬上拖爛為止;二是札木合命令部下生起篝火,用七十口大鍋煮殺戰俘。本來札木合想藉機威懾聯軍各部,殺一儆百,打壓鐵木真的士氣,沒想到適得其反。面對如此慘景,聯軍內部開始產生分歧,一些部族的戰士紛紛投靠鐵木真,其中就包括射傷鐵木真戰馬的只兒豁阿歹。鐵木真不僅不怪罪,還給他賜予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哲別」。



當鐵木真知道捏古思部首領腦袋被剁下拴在馬尾巴後面拖著游營展覽和七十名壯士被煮食的消息後,鐵木真悲痛地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哀悼會,發誓要讓札木合血債血償,並厚待他們的家人。等到後來蒙古建國後,成吉思汗追封捏古思首領為第二十五位功臣,並分封他的兒子為千戶長,全權管理捏古思部全部事務。

四、後記



「十三翼之戰」雖然以札木合的勝利而告終,可是他的殘暴逆行卻使他失去了民心,可謂似勝實敗;而鐵木真卻以他那寬廣的胸襟和恢弘的大氣贏得了草原人民的真心擁護和愛戴,可謂不勝而勝。殘暴和武力只能逞一時之快,短期內能夠壓得住人民卻永遠征服不了人心。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鐵木真自十三翼之戰後,不斷發展壯大,繼而拉了他爭霸草原的序幕!



參考資料:《元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長空 的精彩文章:

古時有四種姓可「免貴」:兩個不必說,一個不能說,一個不如不說

TAG:歷史的長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