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印象最深的阿根廷比賽當屬86世界盃決賽

印象最深的阿根廷比賽當屬86世界盃決賽

這是知乎上阿根廷足協的徵答問題。我印象最深的有且僅有一場:1986年世界盃決賽,阿根廷對聯邦德國。

這是球王馬拉多納登基的典禮,《體壇周報》出過一本《馬拉多納寫真》,用了膾炙人口的名句形容無比光輝的那一屆世界盃決賽。

「一個偉大人物的偉大時刻,一個偉大時刻的偉大人物。」

詳述這場比賽之前,我想先說一下,現在的球迷因為馬拉多納在四分之一淘汰賽當中的「上帝之手」,而輕率地下了各種定論,更有甚者還不切實際地自高身份,扣上「三觀不正」的大帽子——拜託,請先去了解一下當時特殊的大時代背景,再來看這場特殊的比賽,以及去了解一下整屆墨西哥世界盃上,馬拉多納遭遇了多少超出底限認知的粗野犯規。

球場就是戰場,只有勝者才能笑到最後。

我無意為英阿之戰做更多的結論,歷史確實擺在那裡,「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成為1986年世界盃的經典鏡頭,馬拉多納用自己的行為印證了拿破崙的名言:

從偉大崇高到荒謬可笑,其間只相差一步。

阿根廷對聯邦德國的決賽,賽前的民調多數偏向阿根廷一方,有幸親歷當屆世界盃的球迷,很多都想看一看,擁有比拉爾多和馬拉多納的阿根廷,是否能最終稱王。除了擊敗英格蘭,阿根廷還在半決賽輕取被外媒稱作「歐洲中場攻擊力第一」的比利時(那個年代的港澳紙媒,翻譯來源其實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認,比利時中前場打得的確好看)。

連過五人征服英格蘭之後,馬拉多納再次戲耍了比利時多達四名後衛,當場比賽完成梅開二度,潘帕斯之子留在了被幸運之神眷顧的阿茲台克體育場。這場比賽當中, 巴爾達諾曾經攻進一球,但因手球在先被判無效。

淘汰賽的四場比賽當中,阿根廷有三場都在阿茲台克進行,2:1勝英格蘭、2:0勝比利時,以及最後決賽3:2擊敗聯邦德國。

相比之下,聯邦德國在小組賽最後一場,令人意外地被大黑馬丹麥以0:2擊倒在地,四分之一淘汰賽又和東道主墨西哥打到點球大戰才勝出。半決賽他們的對手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淘汰巴西的法國隊,著名邊鋒羅歇托(我在之前的專欄文章當中寫成「羅切特」)對義大利、巴西兩戰都打滿全場,狀態大幅下滑,沒有上陣;傳奇的普拉蒂尼、蒂迦納、吉雷瑟「鐵三角」大戰桑巴軍團,幾乎耗盡全部能量,依然首發出場。這場半決賽是日耳曼軍團當屆世界盃開賽以來發揮最平穩的一場,憑藉布雷默和沃勒爾的兩個進球將1984年歐錦賽冠軍踢出局。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聯邦德國1:3負於擁有「蓋世金童」的義大利——坐球監期滿的羅西稱需要15場比賽恢復狀態,結果他只用7場比賽(不計熱身賽)就把大力神杯帶回了羅馬。四年之後條頓人捲土重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聯邦德國兩次「捲土重來」;而1966年到1986年的二十年時間裡,聯邦德國在六屆世界盃當中四次打進決賽,拿到一冠兩亞。除了1970年永久擁有雷米特杯的「超級巴西」,聯邦德國在歐洲列強追逐世界盃的歷程中,的確可以稱為「王師」。

1990年聯邦德國的「捲土重來」修成正果,在義大利他們擊敗的正是阿根廷,那時的馬拉多納已經成為了球王。

因此基於上述足球歷史,阿根廷決賽對陣聯邦德國,是最好不過的高潮。

對於這場比賽,現在的球迷可能毫無興趣,但在當時,比拉爾多的3-5-2陣型將本方三十米區域堵得水泄不通;阿根廷人擁有技術上的優勢,而且中場防守人多勢眾。這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成體系的防守陣型。

由於中場被嚴重限制,聯邦德國在通過中圈之後,很難找到合理的傳球路線,他們最常用的戰術套路,就是打向邊路,由福斯特(就是齊達內做客天下足球排夢幻11人的那位)、布里格爾尋求與埃德爾、布雷默、貝特霍爾德三人的簡單配合,然後傳中。隊中10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山東魯能前任主教練馬加特,他當時33歲,世界盃後即告退役,本場比賽毫無作為。原因很簡單,他在中場組織方面無法和魯梅尼格、阿洛夫斯形成足夠的化學反應,只好去和8號馬特烏斯、6號埃德爾共同防守馬拉多納。

另外,儘管時間來到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糟糕的場地條件彷彿還不如1970年。這也是阿根廷隊員擁有明顯技術優勢的原因。

上圖來自alamy

因為馬拉多納的存在,聯邦德國的中場運轉效率大大減弱,加上阿根廷人防守到位率奇高無比,日耳曼人的傳跑效率完全無法體現出來。不過,阿根廷後衛線的防守,在對位盯人的水平上和一支冠軍隊伍的身份完全不相符,以至於魯梅尼格和沃勒爾可以連續依靠簡單的定位球跑位,捕捉到第二落點迅速進球,扳平比分。

這場比賽最明顯的亮點基本都在進攻。第23分鐘,布魯查加開出自由球,插上的何塞·布朗壓著馬拉多納打進了第一球。兩人搶到了同一個點,都找到了聯邦德國的防守無人區。

第55分鐘,馬拉多納中圈傳給赫克托·恩里克,後者快速突進日耳曼人的三十米區域,分給邊路高速跟進的巴爾達諾,由他突入禁區斜射遠角,將比分改寫成2:0。這場比賽只要馬拉多納和恩里克持球,布魯查加和巴爾達諾就會雙雙從左右兩路高速插上,他們並不是傳統的邊鋒,插上的路線就是現在我們俗稱的肋部,但這兩側正是布里格爾、福斯特壓上進攻後留下的開闊地。

就在這個時候,看上去「大勢已去」的聯邦德國發起了洶湧的反撲。第74分鐘,魯梅尼格在阿根廷禁區中路的人堆里突然插上,在無人防守空間將隊友爭頂下來的角球鏟射破門。

上圖來自alamy

第81分鐘,沃勒爾如法炮製,同樣是角球,他先跑向前點,突然拐彎跑向中路,將隊友爭頂下來的皮球一頭頂進大門。阿根廷門將蓬皮多面對幾乎不到一米的射門反應不及。

上圖來自alamy

第84分鐘,馬拉多納接到右路隊友點下來的頭槌,在聯邦德國三人夾擊之下突然轉身,一記直線挑傳,將球交給中圈插上的布魯查加,後者突入禁區面對守門員舒馬赫推射奠定勝局。

這場比賽的最後時刻,馬拉多納還有單騎沖陣的驚世駭俗之舉,引發了馬特烏斯、布雅各布斯、福斯特、舒馬赫的巨大恐慌。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兩張圖。

1986年世界盃決賽對阿根廷和馬拉多納來說,意義重大。擊敗20年來世界盃成績最好的歐洲球隊讓阿根廷的奪冠含金量十足,馬拉多納和比拉爾多的3-5-2互相成就,從技戰術層面看,恐怕還是馬拉多納「自帶體系」的踢法更能提升3-5-2的高度。

[曠世球王是這樣煉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一人 的精彩文章:

TAG:十一人 |